一种桥梁墩柱和基桩纠偏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09153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6:17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桥梁墩柱和基桩纠偏系统,包括墩柱纠偏结构和基桩纠偏结构;墩柱纠偏结构包括顶升千斤顶组件、移动组件和纠偏组件;顶升千斤顶组件设置在墩柱上,顶升千斤顶组件设置有两排,两排顶升千斤顶组件互相平行设置且位于左右两侧支座垫石之间,顶升千斤顶组件的上端抵在混凝土连续箱梁的下端面;移动组件垫设在上支座垫石和下支座垫石之间;纠偏组件围设在支座垫石外侧;基桩纠偏结构包括应力解除孔和高压旋喷桩,应力解除孔设置在墩柱偏位的反向一侧的土体中,高压旋喷桩设置在墩柱偏位方向一侧的土体中。本技术能够实现可控纠偏施工,且施工过程更为简单方便,真正实现上、下协同的墩柱和基桩纠偏复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桥梁工程领域,具体及一种桥梁墩柱和基桩纠偏系统


技术介绍

0、
技术介绍

1、在我国,软土分布地区很广,主要是在沿海地带及平原低地、沼泽地区,在内湖沼泽地区也常遇到软土。由于软土具有含水量高、抗剪强度低、压缩形变量大、流塑特性强等特点,在工程实践中因软土而引发的桥梁桩基础病害时有发生。除了因地基不均匀沉降导致桥面裂缝、行车舒适度差等病害外,施工堆载、路基填土或使用期间桥下大面积绿化填土等不均匀堆载将引发地基土发生侧向挤压,直接导致桥梁桩基发生偏位或倾斜,严重时甚至威胁桥梁的安全。

2、然而,当前桥梁墩柱及桩基纠偏技术仍较为有限,主要包括:

3、(1)梁体牵引纠偏:依靠桥梁周边的锚固措施或顶推支座,牵引或顶推桥梁梁体,以纠正箱梁复位并更换支座。该技术仅能利用外力强行对桥梁梁体进行复位,难以有效对桥梁墩柱及桩基进行纠偏,且易引发附加内力,引发次生破坏。

4、(2)墩柱推拉纠偏:依靠设置的锚固或顶推措施,牵引或顶推桥梁墩柱,必要时在堆载一侧进行钻孔或高压射水,以对桩基或墩柱周边土体进行应力解除,并纠正箱梁复位。该技术仅能利用外力强行对桥梁墩柱进行复位,但无法有效对深部桩体进行纠偏,且易引发附加内力并造成次生破坏。

5、(3)堆载反压:结合桩基偏位情况,采取反向堆载的方法减小桩身侧移,缓解桩身内力,并采用深层地基土进行加固。该技术可在一定程度上对桩基进行纠偏复位,但该技术纠偏效果存在滞后性,难以有效控制纠偏力度,且纠偏后土体卸载仍可能产生不利影响。

6、总之,上述纠偏方法无法有效地实施桥梁纠偏施工,且易引发墩柱和桩基产生新的附加内力而引发新的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桥梁墩柱和基桩纠偏系统,能够实现可控纠偏施工,且施工过程更为简单方便,真正实现上、下协同的墩柱和基桩纠偏复位。

2、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桥梁墩柱和基桩纠偏系统,所述桥梁包括混凝土连续箱梁、墩柱、系梁以及基桩,所述基桩埋设在土体中,所述系梁设置在基桩上,所述墩柱设置在系梁上,所述混凝土连续箱梁下端两侧通过支座垫石设置在所述墩柱的上方,各所述支座垫石包括上下设置的上支座垫石和下支座垫石,所述纠偏系统包括墩柱纠偏结构和基桩纠偏结构;

4、所述墩柱纠偏结构包括顶升千斤顶组件、移动组件和纠偏组件;所述顶升千斤顶组件设置在所述墩柱上,所述顶升千斤顶组件设置有两排,两排所述顶升千斤顶组件互相平行设置且位于左右两侧所述支座垫石之间,所述顶升千斤顶组件的上端抵在所述混凝土连续箱梁的下端面;所述移动组件垫设在上支座垫石和下支座垫石之间;所述纠偏组件围设在所述支座垫石外侧;

5、各所述顶升千斤顶组件包括顶升千斤顶、多个钢垫块以及三块第一钢板,多个所述钢垫块叠放在所述顶升千斤顶顶部,三块所述第一钢板分别垫设在所述墩柱与所述顶升千斤顶底部之间、所述顶升千斤顶顶部与所述钢垫块之间、叠放钢垫块的顶部与所述混凝土连续箱梁底部之间;

6、所述基桩纠偏结构包括应力解除孔和高压旋喷桩,所述应力解除孔设置在所述墩柱偏位的反向一侧的土体中,所述高压旋喷桩设置在所述墩柱偏位方向一侧的土体中。

7、进一步的,所述移动组件包括二第二钢板和多个圆钢滚轴,二所述第二钢板分别设置在上支座垫石的下表面和下支座垫石的上表面,多个所述圆钢滚轴滚动设置在二所述第二钢板之间。

8、进一步的,所述纠偏组件包括型钢套箍、多个定位锚筋以及至少二薄型纠偏千斤顶,所述定位锚筋分别植入在上支座垫石的偏位方向侧和下支座垫石的偏位反向侧,

9、所述型钢套箍包括二型钢板件、二个具有双头螺纹结构的圆钢,二所述型钢板件中部镂空处套设在对应侧的定位锚筋上,且该镂空处尺寸大于所述定位锚筋,所述薄型纠偏千斤顶设置在上支座垫石和对应侧的所述型钢板件之间;

10、所述型钢板件的两侧设置有圆钢预留孔,二所述圆钢的两端分别穿设过二所述型钢板件上的圆钢预留孔,并通过螺母锁紧围设在所述上支座垫石和下支座垫石外侧。

11、进一步的,所述型钢板件包括二横向型钢、二竖向型钢以及多个钢面板,二所述横向型钢上下平行设置,二所述竖向型钢分别固定在二所述横向型钢的两侧,多个所述钢面板分别固定在二所述横向型钢的一侧,所述圆钢预留孔设置在对应的钢面板上。

12、进一步的,所述应力解除孔设置有至少两排,每排长度与对应的系梁宽度相同,各所述应力解除孔的孔径不小于300mm,圆心间距为500~600mm。

13、进一步的,所述高压旋喷桩设置有至少3排,每排长度与对应的系梁宽度相同,相邻的所述高压旋喷桩之间边缘互相重叠,各所述高压旋喷桩的直径不少于500mm,圆心间距不大于700mm;所述高压旋喷桩位于系梁底部且紧贴系梁设置,所述高压旋喷桩的底部位于软弱土层底面以上2m深度处。

14、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15、本技术设置有移动组件,即在上支座垫石和下支座垫石之间设置滚动式移动组件,以减小纠偏回位时墩顶受到支座间的摩阻力的影响,确保墩柱和基桩回位更为顺利;同时在墩顶设置的纠偏组件包括型钢套箍、多个定位锚筋以及至少二薄型纠偏千斤顶,定位锚筋可以对斜向设置的型钢套箍进行定位,薄型纠偏千斤顶起辅助纠偏作用,在下部墩柱和基桩回位的同时,推动上支座垫石滑动,更好地达到纠偏目的;应力解除孔的设置可减小作用于桩身的土压力,也为后续基桩回位减小阻力;设置的高压旋喷桩在制备喷浆时所产生的强大挤土效应,自深部对基桩产生推挤纠偏压力,从而推动桩基有效回位。因此,本技术能够实现可控纠偏施工,且施工过程更为简单方便,真正实现上、下协同的墩柱和基桩纠偏复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桥梁墩柱和基桩纠偏系统,所述桥梁包括混凝土连续箱梁、墩柱、系梁以及基桩,所述基桩埋设在土体中,所述系梁设置在基桩上,所述墩柱设置在系梁上,所述混凝土连续箱梁下端两侧通过支座垫石设置在所述墩柱的上方,各所述支座垫石包括上下设置的上支座垫石和下支座垫石,其特征在于:所述纠偏系统包括墩柱纠偏结构和基桩纠偏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墩柱和基桩纠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包括二第二钢板和多个圆钢滚轴,二所述第二钢板分别设置在上支座垫石的下表面和下支座垫石的上表面,多个所述圆钢滚轴滚动设置在二所述第二钢板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墩柱和基桩纠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纠偏组件包括型钢套箍、多个定位锚筋以及至少二薄型纠偏千斤顶,所述定位锚筋分别植入在上支座垫石的偏位方向侧和下支座垫石的偏位反向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桥梁墩柱和基桩纠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钢板件包括二横向型钢、二竖向型钢以及多个钢面板,二所述横向型钢上下平行设置,二所述竖向型钢分别固定在二所述横向型钢的两侧,多个所述钢面板分别固定在二所述横向型钢的一侧,所述圆钢预留孔设置在对应的钢面板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墩柱和基桩纠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解除孔设置有至少两排,每排长度与对应的系梁宽度相同,各所述应力解除孔的孔径不小于300mm,圆心间距为500~600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墩柱和基桩纠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旋喷桩设置有至少3排,每排长度与对应的系梁宽度相同,相邻的所述高压旋喷桩之间边缘互相重叠,各所述高压旋喷桩的直径不少于500mm,圆心间距不大于700mm;所述高压旋喷桩位于系梁底部且紧贴系梁设置,所述高压旋喷桩的底部位于软弱土层底面以上2m深度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墩柱和基桩纠偏系统,所述桥梁包括混凝土连续箱梁、墩柱、系梁以及基桩,所述基桩埋设在土体中,所述系梁设置在基桩上,所述墩柱设置在系梁上,所述混凝土连续箱梁下端两侧通过支座垫石设置在所述墩柱的上方,各所述支座垫石包括上下设置的上支座垫石和下支座垫石,其特征在于:所述纠偏系统包括墩柱纠偏结构和基桩纠偏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墩柱和基桩纠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包括二第二钢板和多个圆钢滚轴,二所述第二钢板分别设置在上支座垫石的下表面和下支座垫石的上表面,多个所述圆钢滚轴滚动设置在二所述第二钢板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墩柱和基桩纠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纠偏组件包括型钢套箍、多个定位锚筋以及至少二薄型纠偏千斤顶,所述定位锚筋分别植入在上支座垫石的偏位方向侧和下支座垫石的偏位反向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伟赵剑豪罗贞海郑刚杨建学杨岳峰黄伟达钟贵荣侯艺辉方家强洪艺勇陈祥希刁钰周海祚俞伟刘鹭朱建辉黄志强李峰周志桦陈卫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建研工程顾问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