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柱体系抗冲切性能的加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6546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板柱体系抗冲切性能的加固结构。包括依次支撑楼板的柱帽水平托板、柱帽及框架柱,所述柱帽水平托板设有托板围套,所述柱帽的四个侧面分别设有连接所述柱帽水平托板和所述托板围套的肋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加固结构,托板围套及新增肋梁为后加固构件,通过表面凿毛附加剪力钢筋的方式与原结构连成整体,设计合理、结构安全,力学性能优良,且施工简便,可操作性高。该结构能有效控制危险截面混凝土损伤演化,显著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延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板柱体系抗冲切性能的加固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板柱体系抗冲切性能的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板柱结构是由不带梁的混凝土楼板直接同柱子连接形成板柱节点的结构体系,具有传力路径直接高效、施工方便、使用空间开阔等优点,在国内地下室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然而,与传统框架结构的梁柱节点相比,板柱结构体系的节点延性和抗力储备较低,节点破坏后结构体系的荷载传递路径较为单一,承载力富裕度不足。
[0003]新建工程中一般采用如设置抗剪钢筋、抗剪栓钉及后张预应力钢筋等节点加强构造措施进行加固,但是考虑到板柱节点冲切破坏为小变形控制的脆性破坏,因此上述节点加强构造并不适用于板柱结构。
[0004]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板柱体系抗冲切性能的加固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施工简便、安全可靠的板柱体系抗冲切性能的加固结构。
[0006]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板柱体系抗冲切性能的加固结构,包括依次支撑楼板的柱帽水平托板、柱帽及框架柱,所述柱帽水平托板外套设有托板围套,所述柱帽的四个侧面分别设有连接所述柱帽水平托板和所述托板围套的肋梁。
[0008]进一步地:
[0009]所述肋梁呈十字型分布在所述柱帽的四个侧面。
[0010]所述肋梁与所述框架柱的连接处设有肋梁加腋。
[0011]所述肋梁加腋为倒角构造,并在斜边内置连接所述框架柱和所述肋梁的斜向钢筋。
[0012]所述肋梁与所述柱帽连接有肋梁连接筋。
[0013]所述肋梁连接筋包括若干个平行穿过所述柱帽的面筋和底筋,所述面筋和所述底筋分别内置于所述肋梁的上部和下部。
[0014]所述肋梁内通过U型筋与所述柱帽水平托板连接,U型筋的直径应大于φ8mm。
[0015]所述柱帽水平托板与所述托板围套的连接处间隔内置拉筋。
[0016]所述托板围套沿四周内置构造钢筋,构造钢筋的直径应大于φ12mm。
[0017]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的加固结构,托板围套及新增肋梁为后加固构件,通过表面凿毛附加剪力钢筋的方式与原结构连成整体,设计合理、结构安全,力学性能优良,且施工简便,可操作性高。该结构能有效控制危险截面混凝土损伤演化,显著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延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18]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示意图。
[0021]图3为图2的A

A剖面示意图。
[0022]图4为图2的B

B剖面示意图。
[0023]图中标号为:柱帽水平托板1、拉筋11、柱帽2、框架柱3、托板围套4、构造钢筋41、肋梁5、上部纵筋51、下部纵筋52、U型筋53、肋梁加腋6、斜向钢筋61、楼板100。
具体实施方式
[0024]请参阅图1

图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板柱体系抗冲切性能的加固结构,包括依次支撑楼板100的柱帽水平托板1、柱帽2及框架柱3,所述柱帽水平托板1外套设有托板围套4,所述柱帽2的四个侧面分别设有支撑所述柱帽水平托板1和所述托板围套4的肋梁5。
[0025]所述肋梁5呈十字型分布在所述柱帽2的四个侧面。
[0026]所述肋梁5与所述框架柱3的连接处还设有肋梁加腋6,所述肋梁加腋6为倒角构造,且倒角构造为45
°
,并在斜边内置连接所述框架柱3和所述肋梁5的斜向钢筋61。
[0027]所述肋梁5与所述柱帽2之间连接有肋梁连接筋。所述肋梁连接筋包括若干个平行穿过所述柱帽2的上部纵筋51和下部纵筋52。通过增设二道防线钢筋,增加结构整体富裕度。
[0028]所述肋梁5内通过若干个U型筋53与所述柱帽水平托板1连接。
[0029]所述柱帽水平托板1与所述托板围套4的连接处间隔内置拉筋11。
[0030]所述托板围套4沿四周内置构造钢筋41。
[0031]所述加固结构的加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2]步骤1:在原结构楼板100底部铺设满堂脚手架支撑对原结构进行卸载。
[0033]步骤2:托板围套4与原结构柱帽水平托板1之间间隔布设拉筋11,并沿着围套4四周配置构造钢筋41。
[0034]步骤3:在原结构柱帽水平托板1周边凿毛并浇筑一圈钢筋砼托板围套4。
[0035]步骤4:新增肋梁5与原结构柱帽水平托板1连接处进行凿毛并间隔布设U型筋53。
[0036]步骤5:在柱帽2处植筋增设肋梁连接筋与肋梁5连接。
[0037]步骤6:在框架柱3处植筋增设斜向钢筋61与肋梁4连接。
[0038]步骤7:植入的钢筋不再扰动,待植筋胶养护期结束后才可进行绑扎及其他工作。
[0039]步骤8:植筋完毕后应对所植钢筋抽样进行拉拔试验。
[0040]步骤9:浇筑高强灌浆料。
[0041]虽然以上描述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对本技术的范围的限定,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技术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饰以及变化,都应当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柱体系抗冲切性能的加固结构,包括依次支撑楼板的柱帽水平托板、柱帽及框架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帽水平托板设有托板围套,所述柱帽的四个侧面分别设有连接所述柱帽水平托板和所述托板围套的肋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柱体系抗冲切性能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肋梁呈十字型分布在所述柱帽的四个侧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柱体系抗冲切性能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肋梁与所述框架柱的连接处设有肋梁加腋。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柱体系抗冲切性能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肋梁加腋为倒角构造,并在斜边内置连接所述框架柱和所述肋梁的斜向钢筋。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柱体系抗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瑞生李昊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建研工程顾问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