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髋臼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90891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6:1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式髋臼杯,所述一体式髋臼杯包括内衬和金属外壳,内衬内具有腔室,腔室适于安装球头;金属外壳套设在内衬外部,金属外壳上具有第一多孔层和第二多孔层,且第一多孔层位于远离内衬的一侧,第二多孔层位于邻近内衬的一侧。本技术的一体式髋臼杯,对于一体式髋臼杯总体力学性能影响较小,可以获得更接近生理的力学传导,避免应力屏蔽,还可以提高髋臼杯的耐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式髋臼杯


技术介绍

1、髋关节是人体受力复杂的负重关节,很多原因都可以造成髋关节的损伤。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重建髋关节功能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可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很大的改善。

2、相关技术中的髋臼杯为组合式结构,即在选择不同材质的髋臼内衬搭配同一外杯使用,然而,组合式臼杯刚度过强,远远大于人体正常所需,导致髋臼处的应力遮挡,长期可导致骨吸收与重建,影响髋臼稳定性,且不同材质的锁定界面,也会存在长期微动磨损及腐蚀的可能性,产生的磨损颗粒或微粒,导致假体周围骨溶解或无菌性松动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一体式髋臼杯,对于一体式髋臼杯总体力学性能影响较小,可以获得更接近生理的力学传导,避免应力屏蔽,还可以提高髋臼杯的耐磨性能。

2、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体式髋臼杯,包括:内衬,所述内衬内具有腔室,所述腔室适于安装球头;金属外壳,所述金属外壳套设在所述内衬外部,所述金属外壳上具有第一多孔层和第二多孔层,且所述第一多孔层位于远离所述内衬的一侧,所述第二多孔层位于邻近所述内衬的一侧。

3、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体式髋臼杯,对于一体式髋臼杯总体力学性能影响较小,可以获得更接近生理的力学传导,避免应力屏蔽,还可以提高髋臼杯的耐磨性能。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多孔层的厚度为d1,且0.5cm≤d1≤2cm。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外壳的厚度为d2,且0.5cm≤d2≤2cm。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外壳与所述内衬为一体式结构。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多孔层与所述内衬之间的连接处形成融合部,所述第二多孔层至少部分伸入所述融合部内,且所述融合部沿所述金属外壳的径向延伸。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多孔层的厚度为d3,且0.5cm≤d3≤2cm。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外壳为钛外壳,和/或,所述第一多孔层和/或所述第二多孔层为钛多孔层。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一体式髋臼杯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金属外壳和内衬将所述金属外壳和内衬相连。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连接件在所述金属外壳的周向间隔布置。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外壳与所述内衬为一体式结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式髋臼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髋臼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多孔层的厚度为d1,且0.5cm≤d1≤2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髋臼杯,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外壳的厚度为d2,且0.5cm≤d2≤2cm。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体式髋臼杯,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外壳与所述内衬为一体式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式髋臼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多孔层与所述内衬之间的连接处形成融合部,所述第二多孔层至少部分伸入所述融合部内,且所述融合部沿所述金属外壳的径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式髋臼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多孔层的厚度为d3,且0.5cm≤d3≤2cm。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式髋臼杯,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外壳为钛外壳。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式髋臼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多孔层和/或所述第二多孔层为钛多孔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髋臼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金属外壳和内衬将所述金属外壳和内衬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体式髋臼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连接件在所述金属外壳的周向间隔布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式髋臼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髋臼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多孔层的厚度为d1,且0.5cm≤d1≤2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髋臼杯,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外壳的厚度为d2,且0.5cm≤d2≤2cm。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体式髋臼杯,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外壳与所述内衬为一体式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式髋臼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多孔层与所述内衬之间的连接处形成融合部,所述第二多孔层至少部分伸入所述融合部内,且所述融合部沿所述金属外壳的径向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梓权林寿涵纪荣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纳通医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