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模块化椎间植入物单体及椎间植入物制造技术_技高网

模块化椎间植入物单体及椎间植入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12229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块化椎间植入物单体及椎间植入物,属于骨科植入物技术领域,所述模块化椎间植入物单体包括撑开结构、上支撑体和下支撑体,撑开结构包括头部撑开块、尾部撑开块和驱动杆,头部撑开块和尾部撑开块分别与各支撑体采用斜面顶推配合以在头部撑开块和尾部撑开块相对移动过程中驱动各支撑体向外张开;驱动杆的后端设有器械操作孔,驱动杆的前端设有伸至头部撑开块外侧能够与器械操作孔相配合的延伸驱动段,并且该模块化椎间植入物单体上设有用于与相同结构的另一模块化椎间植入物单体前后/左右并排连接的连接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模块化椎间植入物单体及椎间植入物高度在一定范围内可任意调节,能够满足临床上不同入路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骨科植入物,特别是指一种模块化椎间植入物单体及椎间植入物


技术介绍

1、腰椎椎间融合术能有效的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和脊柱不稳等特征,它可以达到融合上下椎体,维持椎间隙高度、减轻神经根压力、维持脊柱稳定的效果。

2、随着近些年骨科脊柱植入物的发展,脊柱融合器手术方式越来越多,植入物的种类也在不断推陈出新,在这个过程中涌现了很多新的材料及结构,促进了脊柱内固定的发展。目前常规的脊柱内固定手术,采用的是常规的peek(聚醚醚酮)融合器,其优异的力学强度及低廉的制作方法,成为了目前主流的脊柱植入形式。

3、但随着临床应用的推广和理论研究的进步,常规融合器的问题逐渐暴露,如现有市面上的可撑开椎间植入物虽然可以有效的保证椎间隙高度,减轻由椎体带来压迫的病症,但存在植骨效果不佳、骨融合率低、椎体融合术后腰椎生理前凸恢复不理想等问题,并且常规融合器由于机加工及规格的设置,高度规格无法达到患者最佳植入高度,并且植入过程中需要进行敲击放置,对患者有一定伤害,另外不同的入路方式对应不同症状,但开发不同入路形式的植入物成本及难度大大增加。

4、申请号为202111307020.x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可撑开椎间植入物,该可撑开椎间植入物实施例1通过驱动杆驱动头部撑开块靠近尾部框,以使撑开体向外张开,该专利申请解决了上述部分问题,仍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度在一定范围内可任意调节,能够满足临床上不同入路需求的模块化椎间植入物单体及椎间植入物。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3、一方面,提供一种模块化椎间植入物单体,包括撑开结构,所述撑开结构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上支撑体和下支撑体,其中:

4、所述撑开结构包括位于前部的头部撑开块、位于后部的尾部撑开块、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头部撑开块和尾部撑开块相对移动的驱动杆,所述头部撑开块和尾部撑开块分别与各支撑体采用斜面顶推配合以在所述头部撑开块和尾部撑开块相对移动过程中驱动各支撑体向外张开;

5、所述驱动杆的后端设有器械操作孔,所述驱动杆的前端设有伸至所述头部撑开块外侧能够与所述器械操作孔相配合的延伸驱动段,并且该模块化椎间植入物单体上设有用于与相同结构的另一模块化椎间植入物单体前后/左右并排连接的连接结构。

6、进一步的,所述头部撑开块上设有第一驱动杆安装孔,所述尾部撑开块上设有第二驱动杆安装孔,所述驱动杆的前部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驱动杆安装孔内,所述驱动杆的后部轴向固定、周向可旋转的连接在所述第二驱动杆安装孔内。

7、进一步的,所述头部撑开块与各支撑体、以及所述尾部撑开块与各支撑体相对的表面,其中一者表面上设有燕尾凸台,另一者表面上设有与所述燕尾凸台相配合的燕尾凹槽;

8、和/或,所述驱动杆的后部设有第一卡环槽,所述第二驱动杆安装孔内与所述第一卡环槽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卡环槽,所述第一卡环槽和第二卡环槽内设有卡环;

9、和/或,所述驱动杆内设有轴向延伸的贯穿孔,所述驱动杆的中部侧面设有与所述贯穿孔相连通的骨水泥溢出孔;

10、和/或,所述器械操作孔和延伸驱动段均为六方形。

11、进一步的,所述头部撑开块的前表面和所述尾部撑开块的后表面,其中一者上设有插接凹槽,另一者上设有能够与所述插接凹槽相配合的插接凸台,所述插接凹槽和插接凸台形成所述连接结构。

12、进一步的,所述插接凹槽和插接凸台的侧壁上均设有竖向延伸且相互配合用于容纳榫卯销的凹连接槽。

13、进一步的,各支撑体的外侧均设有齿状面,其中:

14、所述齿状面与各支撑体相对的表面,其中一者表面上设有阶梯燕尾凸台,另一者表面上设有与所述阶梯燕尾凸台相配合的阶梯燕尾凹槽;

15、和/或,各支撑体与齿状面上均设有相互配合的销孔,所述销孔内穿设有固定销。

16、进一步的,各支撑体与齿状面上均设有植骨窗;

17、和/或,各齿状面均为3d打印设计;

18、和/或,各齿状面的材料均为钛合金或钽或铌锆合金;

19、和/或,各齿状面的端面上设有多孔结构。

20、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椎间植入物,由至少两个上述的模块化椎间植入物单体前后并排连接形成,位置靠后的模块化椎间植入物单体的延伸驱动段插接连接在位置靠前的模块化椎间植入物单体的器械操作孔内。

21、再一方面,提供一种椎间植入物,由至少两个上述的模块化椎间植入物单体左右并排连接形成,该两个模块化椎间植入物单体共用所述齿状面,所述齿状面盖设在该两个模块化椎间植入物单体的支撑体上。

22、再一方面,提供一种椎间植入物,由至少四个上述的模块化椎间植入物单体前后左右并排连接形成,位置靠后的两个模块化椎间植入物单体的延伸驱动段分别插接连接在位置靠前的两个模块化椎间植入物单体的器械操作孔内,左右并排连接的两个模块化椎间植入物单体共用所述齿状面,所述齿状面盖设在左右并排连接的两个模块化椎间植入物单体的支撑体上。

23、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4、本专利技术的模块化椎间植入物单体及椎间植入物,其模块化椎间植入物单体的撑开结构包括头部撑开块、尾部撑开块和驱动杆,头部撑开块和尾部撑开块分别与模块化椎间植入物单体的各支撑体采用斜面顶推配合以在头部撑开块和尾部撑开块相对移动过程中驱动各支撑体向外张开,使得模块化椎间植入物单体的高度在一定范围内可任意调节,高度规格能够达到患者最佳植入高度,并且植入过程中不需要进行敲击放置,避免对患者产生伤害,并且本专利技术的模块化椎间植入物单体在植入人体撑开后,植入物内部仍具有植骨空腔,可利用操作器械将骨泥、骨块、骨粉等骨填充材料植入植入物内,充分利用了植入物撑开后所增加的植骨空间,在植入物内部充分植骨,提高植骨融合效果,便于后期骨融合,从而使融合器固定性好,骨性融合增加,满足临床要求;驱动杆的后端设有器械操作孔,驱动杆的前端设有伸至头部撑开块外侧能够与器械操作孔相配合的延伸驱动段,使得该模块化椎间植入物单体的延伸驱动段能够与相同结构的另一模块化椎间植入物单体的器械操作孔相配合(也即插入并驱动),并且该模块化椎间植入物单体上设有用于与相同结构的另一模块化椎间植入物单体前后/左右并排连接的连接结构,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模块化椎间植入物单体可以实现前后/左右并排连接,且可以通过器械操作孔和延伸驱动段的配合,实现前后并排连接的模块化椎间植入物单体同步撑开,使得模块化椎间植入物单体能够组合排列形成一个能够满足临床上不同入路需求的椎间植入物,降低成本,减小开发难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块化椎间植入物单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撑开结构,所述撑开结构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上支撑体和下支撑体,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椎间植入物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撑开块上设有第一驱动杆安装孔,所述尾部撑开块上设有第二驱动杆安装孔,所述驱动杆的前部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驱动杆安装孔内,所述驱动杆的后部轴向固定、周向可旋转的连接在所述第二驱动杆安装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椎间植入物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撑开块与各支撑体、以及所述尾部撑开块与各支撑体相对的表面,其中一者表面上设有燕尾凸台,另一者表面上设有与所述燕尾凸台相配合的燕尾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模块化椎间植入物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撑开块的前表面和所述尾部撑开块的后表面,其中一者上设有插接凹槽,另一者上设有能够与所述插接凹槽相配合的插接凸台,所述插接凹槽和插接凸台形成所述连接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块化椎间植入物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凹槽和插接凸台的侧壁上均设有竖向延伸且相互配合用于容纳榫卯销的凹连接槽。>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模块化椎间植入物单体,其特征在于,各支撑体的外侧均设有齿状面,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块化椎间植入物单体,其特征在于,各支撑体与齿状面上均设有植骨窗;

8.一种椎间植入物,其特征在于,由至少两个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模块化椎间植入物单体前后并排连接形成,位置靠后的模块化椎间植入物单体的延伸驱动段插接连接在位置靠前的模块化椎间植入物单体的器械操作孔内。

9.一种椎间植入物,其特征在于,由至少两个权利要求6-7中任一所述的模块化椎间植入物单体左右并排连接形成,该两个模块化椎间植入物单体共用所述齿状面,所述齿状面盖设在该两个模块化椎间植入物单体的支撑体上。

10.一种椎间植入物,其特征在于,由至少四个权利要求6-7中任一所述的模块化椎间植入物单体前后左右并排连接形成,位置靠后的两个模块化椎间植入物单体的延伸驱动段分别插接连接在位置靠前的两个模块化椎间植入物单体的器械操作孔内,左右并排连接的两个模块化椎间植入物单体共用所述齿状面,所述齿状面盖设在左右并排连接的两个模块化椎间植入物单体的支撑体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椎间植入物单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撑开结构,所述撑开结构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上支撑体和下支撑体,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椎间植入物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撑开块上设有第一驱动杆安装孔,所述尾部撑开块上设有第二驱动杆安装孔,所述驱动杆的前部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驱动杆安装孔内,所述驱动杆的后部轴向固定、周向可旋转的连接在所述第二驱动杆安装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椎间植入物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撑开块与各支撑体、以及所述尾部撑开块与各支撑体相对的表面,其中一者表面上设有燕尾凸台,另一者表面上设有与所述燕尾凸台相配合的燕尾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模块化椎间植入物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撑开块的前表面和所述尾部撑开块的后表面,其中一者上设有插接凹槽,另一者上设有能够与所述插接凹槽相配合的插接凸台,所述插接凹槽和插接凸台形成所述连接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块化椎间植入物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凹槽和插接凸台的侧壁上均设有竖向延伸且相互配合用于容纳榫卯销的凹连接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朋鹤冯兰瑞张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纳通医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