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杂交鹅掌楸组培快繁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杂交鹅掌楸组培快繁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090731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6: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杂交鹅掌楸组培快繁方法,属于组织培养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杂交鹅掌楸组培苗的根节段培养得到愈伤组织;将愈伤组织继代培养两次,培养得到继代两次的愈伤组织;将继代两次的愈伤组织培养得到不定芽;将不定芽培养得到杂交鹅掌楸的生根植株。本发明专利技术确定了终浓度为0.1mg/L6‑BA和0.1mg/L NAA组合为杂交鹅掌楸根诱导愈伤的最佳培养基,终浓度为0.05mg/L NAA+0.5mg/L 6‑BA组合为愈伤诱导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该培养方法简化了常规组培育苗流程,降低了生产成本,开发了一种新的杂交鹅掌楸组培繁殖技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组织培养,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杂交鹅掌楸组培快繁方法


技术介绍

1、杂交鹅掌楸是以中国鹅掌楸和北美鹅掌楸进行种间杂交试验培育而成,杂交种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具有比亲本更速生、性状更优异等特点,是极佳的造林绿化用材树种,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2、由于杂交鹅掌楸的分布较为分散,雌雄花期不遇,异花授粉不易,同时也具有孤雌生殖现象,种子瘪粒多达三分之二以上,种子发芽率低,这些因素限制了优异种苗的大规模培育。20世纪90年代形成的体细胞胚胎发生及其植株再生技术是可用于优良品种的大规模产业化繁殖。现有的杂交鹅掌楸体胚发生体系主要利用植物体的叶、茎、花、种子、子房中的胚珠等器官,包括如进行愈伤组织诱导、胚性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悬浮培养、平板培养、体胚再生培养等一些重要环节。这种利用外植体诱导愈伤后经悬浮以及平板培养的组织培养方法具有操作步骤繁琐、易染菌、体胚苗易畸形、培育周期长、成本高等缺点。因此研究新的操作简便的组织培养繁殖技术进行杂交鹅掌楸扩繁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杂交鹅掌楸组培快繁方法,用于杂交鹅掌楸再生植株的诱导培养。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杂交鹅掌楸组培快繁方法,包括:将杂交鹅掌楸组培苗的根节段置于愈伤诱导培养基中,培养得到愈伤组织;将愈伤组织置于愈伤继代培养基中继代培养两次,培养得到继代两次的愈伤组织;将继代两次的愈伤组织置于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中,培养得到不定芽;将不定芽转移到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培养得到杂交鹅掌楸的生根植株。

4、所述愈伤组织的培养过程为将杂交鹅掌楸组培苗的根剪下并用无菌剪刀剪成1~2cm的节段,将根节段置于愈伤诱导培养基中于黑暗条件下培养,培养温度为23~25℃,相对湿度为60%,30d后离体根节段上有愈伤组织长出。

5、所述愈伤诱导培养基配方为ms+30g/l蔗糖+6.98g/l琼脂+0.1-3mg/l6-ba+0.05-0.2mg/l naa,ph5.73~5.74。

6、所述继代培养过程为将离体根节段上诱导出的愈伤组织置于愈伤继代培养基中于黑暗条件下进行继代培养,培养温度为23~25℃,相对湿度为60%,每3周换一次培养基,继代两次,得到继代两次的愈伤组织。

7、所述愈伤继代培养基配方为3/4ms+30g/l蔗糖+0.5mg/l 2,4-d+0.2mg/l6-ba+0.5g/l ch+2.24g/l水晶洋菜。

8、所述不定芽诱导过程为将继代两次的愈伤组织置于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中于16/8h光周期条件下进行不定芽诱导培养,培养温度为23~25℃,20d后,愈伤表面产生绿色芽点;将产生的绿色芽点转移至新的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中继续培养约20d,绿色芽点逐渐生长分化形成不定芽。

9、所述不定芽诱导培养基配方为3/4ms+30g/l蔗糖+0.01~0.05mg/l naa+0.1~0.5mg/l 6-ba+6.98g/l琼脂,ph5.73~5.74。

10、所述生根培养过程为将分化形成的不定芽转移到生根培养基中于16/8h光周期条件下进行生根培养,培养温度为23~25℃,14d后,不定芽基部出现不定芽白色幼根。

11、所述生根培养基配方为3/4ms+30g/l蔗糖+0.1mg/l iba+0.01mg/l naa+6.98g/l琼脂,ph5.73~5.74。

12、杂交鹅掌楸组培快繁方法,具体步骤包括:

13、1)将杂交鹅掌楸组培苗的根剪下并用无菌剪刀剪成1~2cm的节段,将根节段接种于配方为ms+30g/l蔗糖+6.98g/l琼脂+0.1mg/l 6-ba+0.1mg/l naa的愈伤诱导培养基中于黑暗条件下培养,培养温度为23~25℃,相对湿度为60%,30d后离体根节段上有愈伤组织长出;

14、2)将离体根节段上诱导出的愈伤组织接种于配方为3/4ms+30g/l蔗糖+0.5mg/l2,4-d+0.2mg/l 6-ba+0.5g/l ch+2.24g/l水晶洋菜的愈伤继代培养基中于黑暗条件下进行继代培养,培养温度为23~25℃,相对湿度为60%,每3周换一次培养基,继代两次,得到继代两次的愈伤组织;

15、3)将继代两次的愈伤组织接种于配方为3/4ms+30g/l蔗糖+0.05mg/l naa+0.5mg/l 6-ba+6.98g/l琼脂的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中于16/8h光周期条件下进行不定芽诱导培养,培养温度为23~25℃,20d后,愈伤表面产生绿色芽点;将产生的绿色芽点转移至新的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中继续培养约20d,绿色芽点逐渐生长分化形成不定芽;

16、4)将分化形成的不定芽接种到配方为3/4ms+30g/l蔗糖+0.1mg/l iba+0.01mg/lnaa+6.98g/l琼脂的生根培养基中于16/8h光周期条件下进行生根培养,培养温度为23~25℃,14d后,不定芽基部出现不定芽白色幼根。

17、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8、1)本专利技术将杂交鹅掌楸组培苗的根节段置于愈伤诱导培养基中,培养得到愈伤组织;将愈伤组织置于愈伤继代培养基中继代培养两次,培养得到继代两次的愈伤组织;将继代两次的愈伤组织置于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中,培养得到不定芽;将不定芽转移到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培养得到杂交鹅掌楸的生根植株。

19、2)本专利技术通过对杂交鹅掌楸根诱导愈伤培养基以及愈伤诱导不定芽培养基激素含量进行优化筛选,确定了终浓度为0.1mg/l 6-ba和0.1mg/l naa组合为杂交鹅掌楸根诱导愈伤的最佳培养基,终浓度为0.05mg/l naa+0.5mg/l 6-ba组合为愈伤诱导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该培养方法简化了常规组培育苗流程,降低了生产成本,开辟了一种新式的杂交鹅掌楸组培繁殖技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杂交鹅掌楸组培快繁方法,包括:将杂交鹅掌楸组培苗的根节段置于愈伤诱导培养基中,培养得到愈伤组织;将愈伤组织置于愈伤继代培养基中继代培养两次,培养得到继代两次的愈伤组织;将继代两次的愈伤组织置于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中,培养得到不定芽;将不定芽转移到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培养得到杂交鹅掌楸的生根植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杂交鹅掌楸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愈伤组织的培养过程为将杂交鹅掌楸组培苗的根剪下并用无菌剪刀剪成1~2cm的节段,将根节段置于愈伤诱导培养基中于黑暗条件下培养,培养温度为23~25℃,相对湿度为60%,30d后离体根节段上有愈伤组织长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杂交鹅掌楸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愈伤诱导培养基配方为MS+30g/L蔗糖+6.98g/L琼脂+0.1~3mg/L6-BA+0.05~0.2mg/L NAA,pH5.73~5.7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杂交鹅掌楸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继代培养过程为将离体根节段上诱导出的愈伤组织置于愈伤继代培养基中于黑暗条件下进行继代培养,培养温度为23~25℃,相对湿度为60%,每3周换一次培养基,继代两次,得到继代两次的愈伤组织。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杂交鹅掌楸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愈伤继代培养基配方为3/4MS+30g/L蔗糖+0.5mg/L 2,4-D+0.2mg/L6-BA+0.5g/L CH+2.24g/L水晶洋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杂交鹅掌楸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定芽诱导过程为将继代两次的愈伤组织置于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中于16/8h光周期条件下进行不定芽诱导培养,培养温度为23~25℃,20d后,愈伤表面产生绿色芽点;将产生的绿色芽点转移至新的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中继续培养约20d,绿色芽点逐渐生长分化形成不定芽。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杂交鹅掌楸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定芽诱导培养基配方为3/4MS+30g/L蔗糖+0.01~0.05mg/L NAA+0.1~0.5mg/L 6-BA+6.98g/L琼脂,pH5.73~5.7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杂交鹅掌楸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根培养过程为将分化形成的不定芽转移到生根培养基中于16/8h光周期条件下进行生根培养,培养温度为23~25℃,14d后,不定芽基部出现不定芽白色幼根。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杂交鹅掌楸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根培养基配方为3/4MS+30g/L蔗糖+0.1mg/L IBA+0.01mg/L NAA+6.98g/L琼脂,pH5.73~5.74。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杂交鹅掌楸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杂交鹅掌楸组培快繁方法,包括:将杂交鹅掌楸组培苗的根节段置于愈伤诱导培养基中,培养得到愈伤组织;将愈伤组织置于愈伤继代培养基中继代培养两次,培养得到继代两次的愈伤组织;将继代两次的愈伤组织置于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中,培养得到不定芽;将不定芽转移到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培养得到杂交鹅掌楸的生根植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杂交鹅掌楸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愈伤组织的培养过程为将杂交鹅掌楸组培苗的根剪下并用无菌剪刀剪成1~2cm的节段,将根节段置于愈伤诱导培养基中于黑暗条件下培养,培养温度为23~25℃,相对湿度为60%,30d后离体根节段上有愈伤组织长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杂交鹅掌楸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愈伤诱导培养基配方为ms+30g/l蔗糖+6.98g/l琼脂+0.1~3mg/l6-ba+0.05~0.2mg/l naa,ph5.73~5.7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杂交鹅掌楸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继代培养过程为将离体根节段上诱导出的愈伤组织置于愈伤继代培养基中于黑暗条件下进行继代培养,培养温度为23~25℃,相对湿度为60%,每3周换一次培养基,继代两次,得到继代两次的愈伤组织。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杂交鹅掌楸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愈伤继代培养基配方为3/4ms+30g/l蔗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立明徐明月左银悦苏文斌陈金慧施季森郝兆东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