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堆垛式培养皿输送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堆垛式培养皿输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090326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6: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堆垛式培养皿输送系统,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承接板移动过程中抵触拨动件使拨动件相对立板转动从而拽动牵引绳,牵引绳拉动仓门主体相对落料口滑动使落料口打开,位于落料口上方的物料落至承接板上,承接板带动物料下移,移动过程中物料落至载台组件上,两驱动件分别控制两主动轮反方向转动,使载台组件以及滑板相对输送架移动,两驱动件分别控制两主动轮同方向转动,使载台组件相对滑板转动使物料转动,通过一个下料驱动件,既能驱动承接板移动承接落下的物料,又能同时驱动仓门主体滑动使落料口打开,使物料在重力作用下,一个一个落下,同时输送结构能够实现培养皿旋转以及直线移动,使备液过程能够完全自动化并且设备体积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堆垛式培养皿输送系统


技术介绍

1、目前,在辅助生殖领域,胚胎培养过程中,需要提前制备好胚胎培养用的培养皿,此过程称为备液,操作过程为采用a滴定管抽取一定量的培养液液体;并采用b滴定管抽取一定量的矿物油液体;然后挤压a滴定管将培养液液体按照一定的排列滴定在培养皿中,滴定的数量采用挤压次数来衡定,滴定位置人为进行控制,滴定的大小通过操作者观察手工控制;再挤压b滴定管进行一定量矿物油液体的滴定,使矿物油把培养液液滴体完全盖住,防止培养液中水分挥发,影响培养液的渗透压的改变;滴完后,人工再将制备好的培养皿放入恒温恒湿及具有一定恒定浓度的co2培养箱中,使培养皿中的培养液温度上升到培养箱的温度,并通过培养箱中的co2来调节培养液的ph值达到最佳值。

2、这种备液方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空的培养皿堆放在存储仓内,需要手工将空的培养皿一一取出,将液分液和矿物油分别滴入培养皿中,再对培养皿旋转以及移动,以方便培养液分液和矿物油覆盖,以及将培养皿输送至检测装置,整个过程采用手工+旋转设备+移动设备的方式,导致整体效率低,设备整体体积大,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完全自动化并且设备体积小的堆垛式培养皿输送系统。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堆垛式培养皿输送系统,包括下料结构以及输送结构,

4、所述下料结构包括储料仓、支撑架、下料驱动组件以及仓门组件,所述储料仓包括底板以及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用于收容堆叠的物料,所述底板设有与所述收容空间连通的开口,所述支撑架设有落料口,所述底板安装于所述支撑架,所述落料口位于所述开口下方,所述仓门组件包括仓门主体以及牵引绳,所述仓门主体滑动安装于所述落料口内,所述牵引绳与所述仓门主体连接,所述下料驱动组件包括下料驱动件、立板、承接板、拨动件,所述承接板滑动安装于所述立板,所述下料驱动件与所述承接板传动连接并驱动所述承接板相对所述立板滑动以承接物料,所述拨动件转动安装于所述立板,所述牵引绳与所述拨动件连接;

5、所述输送结构包括输送架、滑动安装于所述输送架的滑板、转动安装于所述滑板的载台组件、至少两转动安装于所述输送架的主动轮、转动安装于所述输送架的第一从动轮、转动安装于所述滑板的第二从动轮、驱动件以及传输带,所述输送架延伸至所述支撑架下方,所述驱动件的数量与所述主动轮数量相同,每一所述驱动件与一所述主动轮传动连接并驱动所述主动轮相对所述输送架转动,所述传输带套设于所述主动轮、所述载台组件、所述第一从动轮以及所述第二从动轮;

6、所述承接板移动过程中抵触所述拨动件使所述拨动件相对所述立板转动从而拽动所述牵引绳,所述牵引绳拉动所述仓门主体相对所述落料口滑动使所述落料口打开,位于所述落料口上方的物料落至所述承接板上,所述承接板带动所述物料下移,移动过程中所述物料落至所述载台组件上,两所述驱动件分别控制两所述主动轮反方向转动,使所述载台组件以及所述滑板相对所述输送架移动,两所述驱动件分别控制两所述主动轮同方向转动,使所述载台组件相对所述滑板转动使所述物料转动。

7、进一步的,所述仓门组件还包括第二弹性件以及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架并伸入所述落料口,所述仓门主体滑动安装于所述导向杆,所述第二弹性件套设于所述导向杆并且所述第二弹性件两端分别与所述仓门主体以及所述支撑架抵触,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弹力为所述仓门主体复位提供动力,使所述落料口关闭。

8、进一步的,所述拨动件包括拨动部以及牵引部,所述牵引部从所述拨动部延伸而出,所述牵引部与所述拨动部形成锐角夹角,所述牵引部与所述拨动部的交汇处与所述立板转动连接,所述牵引绳与所述牵引部末端连接,所述拨动部的端部与所述承接板抵触。

9、进一步的,所述承接板包括承接部、延伸部以及抵触部,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承接部以及所述抵触部之间,所述承接部与水平面平行,所述延伸部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抵触部的宽度大于所述延伸部的宽度,所述承接板移动至预设位置时,所述抵触部抵触所述拨动部,使所述拨动件转动。

10、进一步的,所述下料驱动组件还包括传动齿轮以及传动齿条,所述传动齿轮固定于所述下料驱动件的输出端,所述传动齿条固定于所述承接板,所述传动齿条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所述下料驱动件驱使所述传动齿轮转动,通过所述传动齿条驱动所述承接板相对所述立板滑动。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从动轮的数量为两个,两所述第一从动轮位于所述输送架一端的两侧,两所述主动轮位于所述输送架另一端的两侧,所述载台组件位于所述第一从动轮以及所述主动轮之间的区域。

12、进一步的,所述载台组件位于所述滑板靠近所述主动轮一侧,所述第二从动轮位于所述滑板靠近所述第一从动轮一侧。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从动轮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传输带为闭合结构并且所述传输带依次经过一所述主动轮、一所述第一从动轮、一所述第二从动轮、另一所述第二从动轮、另一所述第一从动轮、另一所述主动轮、载台组件回到初始的所述主动轮。

14、进一步的,所述载台组件包括轴承、带轮以及置物架,所述轴承转动安装于所述滑板,所述带轮安装于所述轴承并且与所述传输带配合,所述置物架安装于所述带轮。

15、进一步的,所述载台组件还包括安置板,所述安置板包括固定端、与所述固定端固定连接的延伸段以及与所述延伸段固定连接的承载端,所述固定端固定于所述带轮上表面,所述延伸段位于所述带轮内部并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承载端位于所述带轮内部并沿水平方向延伸,物料落于所述带轮内部并位于所述承载端上。

16、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承接板移动过程中抵触拨动件使拨动件相对立板转动从而拽动牵引绳,牵引绳拉动仓门主体相对落料口滑动使落料口打开,位于落料口上方的物料落至承接板上,承接板带动物料下移,移动过程中物料落至载台组件上,两驱动件分别控制两主动轮反方向转动,使载台组件以及滑板相对输送架移动,两驱动件分别控制两主动轮同方向转动,使载台组件相对滑板转动使物料转动,通过上述设计,通过一个下料驱动件,既能驱动承接板向上移动承接落下的物料,又能同时驱动仓门主体滑动使落料口打开,使物料在重力作用下,一个一个落下,同时输送结构能够实现培养皿旋转以及直线移动,使备液过程能够完全自动化并且设备体积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堆垛式培养皿输送系统,包括下料结构以及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垛式培养皿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仓门组件还包括第二弹性件以及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架并伸入所述落料口,所述仓门主体滑动安装于所述导向杆,所述第二弹性件套设于所述导向杆并且所述第二弹性件两端分别与所述仓门主体以及所述支撑架抵触,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弹力为所述仓门主体复位提供动力,使所述落料口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垛式培养皿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动件包括拨动部以及牵引部,所述牵引部从所述拨动部延伸而出,所述牵引部与所述拨动部形成锐角夹角,所述牵引部与所述拨动部的交汇处与所述立板转动连接,所述牵引绳与所述牵引部末端连接,所述拨动部的端部与所述承接板抵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堆垛式培养皿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板包括承接部、延伸部以及抵触部,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承接部以及所述抵触部之间,所述承接部与水平面平行,所述延伸部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抵触部的宽度大于所述延伸部的宽度,所述承接板移动至预设位置时,所述抵触部抵触所述拨动部,使所述拨动件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垛式培养皿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驱动组件还包括传动齿轮以及传动齿条,所述传动齿轮固定于所述下料驱动件的输出端,所述传动齿条固定于所述承接板,所述传动齿条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所述下料驱动件驱使所述传动齿轮转动,通过所述传动齿条驱动所述承接板相对所述立板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垛式培养皿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从动轮的数量为两个,两所述第一从动轮位于所述输送架一端的两侧,两所述主动轮位于所述输送架另一端的两侧,所述载台组件位于所述第一从动轮以及所述主动轮之间的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堆垛式培养皿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台组件位于所述滑板靠近所述主动轮一侧,所述第二从动轮位于所述滑板靠近所述第一从动轮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堆垛式培养皿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从动轮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传输带为闭合结构并且所述传输带依次经过一所述主动轮、一所述第一从动轮、一所述第二从动轮、另一所述第二从动轮、另一所述第一从动轮、另一所述主动轮、载台组件回到初始的所述主动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垛式培养皿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台组件包括轴承、带轮以及置物架,所述轴承转动安装于所述滑板,所述带轮安装于所述轴承并且与所述传输带配合,所述置物架安装于所述带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堆垛式培养皿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台组件还包括安置板,所述安置板包括固定端、与所述固定端固定连接的延伸段以及与所述延伸段固定连接的承载端,所述固定端固定于所述带轮上表面,所述延伸段位于所述带轮内部并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承载端位于所述带轮内部并沿水平方向延伸,物料落于所述带轮内部并位于所述承载端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堆垛式培养皿输送系统,包括下料结构以及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垛式培养皿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仓门组件还包括第二弹性件以及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架并伸入所述落料口,所述仓门主体滑动安装于所述导向杆,所述第二弹性件套设于所述导向杆并且所述第二弹性件两端分别与所述仓门主体以及所述支撑架抵触,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弹力为所述仓门主体复位提供动力,使所述落料口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垛式培养皿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动件包括拨动部以及牵引部,所述牵引部从所述拨动部延伸而出,所述牵引部与所述拨动部形成锐角夹角,所述牵引部与所述拨动部的交汇处与所述立板转动连接,所述牵引绳与所述牵引部末端连接,所述拨动部的端部与所述承接板抵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堆垛式培养皿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板包括承接部、延伸部以及抵触部,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承接部以及所述抵触部之间,所述承接部与水平面平行,所述延伸部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抵触部的宽度大于所述延伸部的宽度,所述承接板移动至预设位置时,所述抵触部抵触所述拨动部,使所述拨动件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垛式培养皿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驱动组件还包括传动齿轮以及传动齿条,所述传动齿轮固定于所述下料驱动件的输出端,所述传动齿条固定于所述承接板,所述传动齿条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所述下料驱动件驱使所述传动齿轮转动,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钟周李俊坡吴升鹏孙海旋闫雪松王春元徐林钰曹润滋刘欣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