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胞组织制备装置以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08292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26 0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细胞组织制备装置以及方法,属于类器官培养领域,包括微囊制备结构以及分样结构,样品组件与注射泵以及旋转阀连通,微流控芯片的微滴生成区域设有多个加样孔以及多个流道,多个加样孔分别与样品组件连通,样品组件内的液体通过注射泵以及旋转阀注入多个加样孔,每一加样孔与至少一流道连通,多个流道形成夹角并交汇使多个流道内的液体碰撞形成微滴,微滴进入光固化区域被固化装置的光照射形成核壳结构的微囊,分样组件与出口连通,微囊从出口进入分样组件,第一平移组件以及第二平移组件驱动多孔培养板移动承接分样组件输出的微囊,通过上述设计,细胞组织制备装置制备细胞组织时操作简单、通量高、培养的细胞组织大小均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流控芯片,尤其是涉及一种细胞组织制备装置以及方法


技术介绍

1、3d肿瘤球体和类器官是新一代的细胞模型,可在较短时间内自组织成类似肿瘤结构或原始组织的三维模型,并在模拟体内环境中更好地复制肿瘤或原始组织的复杂行为。这些模型为研究肿瘤生物学、异质性和药物反应提供了更具临床相关性的平台。通过快速生成大量模型,研究人员能够研究肿瘤的异质性和可塑性,识别最具侵略性的细胞群体,并开发精准的治疗方案。临床应用方面,从患者肿瘤样本中衍生制备3d肿瘤球体和类器官,可用于快速测试各种治疗选择,以确定特定患者的最有效疗法。因此,快速、均一的3d肿瘤球和肿瘤类器官构建对个性化癌症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2、传统三维肿瘤球和类器官制备方法包括悬滴法、凝胶包埋法、超低粘附孔培养法等,但存在制备过程复杂、缺乏精确的控制和调节、生长速度慢、通量低、均一性差等问题。微流控技术具有微型化、集成化、迅速高效以及高度可控性等优点,基于微流控技术的微工程培养系统可以重现器官发生过程中干细胞的自然生态位,减少了类器官产生中的随机性和可变性,展现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细胞组织制备装置,包括微囊制备结构以及分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囊制备结构包括微流控芯片、固化装置、注射泵、旋转阀以及样品组件,所述样品组件与所述注射泵以及所述旋转阀连通,所述微流控芯片设有微滴生成区域、光固化区域以及出口,所述微滴生成区域设有多个加样孔以及多个流道,多个所述加样孔分别与所述样品组件连通,所述样品组件内的液体通过所述注射泵以及所述旋转阀注入多个所述加样孔,每一所述加样孔与至少一所述流道连通,多个所述流道形成夹角并交汇使多个所述流道内的液体碰撞形成微滴,所述微滴进入所述光固化区域被所述固化装置的光照射形成核壳结构的微囊,所述分样结构包括第一平移组件、与所述第一平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细胞组织制备装置,包括微囊制备结构以及分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囊制备结构包括微流控芯片、固化装置、注射泵、旋转阀以及样品组件,所述样品组件与所述注射泵以及所述旋转阀连通,所述微流控芯片设有微滴生成区域、光固化区域以及出口,所述微滴生成区域设有多个加样孔以及多个流道,多个所述加样孔分别与所述样品组件连通,所述样品组件内的液体通过所述注射泵以及所述旋转阀注入多个所述加样孔,每一所述加样孔与至少一所述流道连通,多个所述流道形成夹角并交汇使多个所述流道内的液体碰撞形成微滴,所述微滴进入所述光固化区域被所述固化装置的光照射形成核壳结构的微囊,所述分样结构包括第一平移组件、与所述第一平移组件传动连接的第二平移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二平移组件的多孔培养板以及分样组件,所述分样组件与所述出口连通,所述微囊从所述出口进入所述分样组件,所述第一平移组件以及所述第二平移组件驱动所述多孔培养板移动承接所述分样组件输出的微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胞组织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囊制备结构还包括支架以及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转动安装于所述支架,所述固化装置固定于所述安装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胞组织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样孔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加样孔分别为流动相油加样孔、壳分散相加样孔以及核分散相加样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细胞组织制备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涛蒋克明梁容瑞黎海文梅茜董文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