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轿厢底座和轿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89822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6:02
本技术涉及轿厢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轿厢底座和轿厢,包括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调节组和第二调节组,所述第二调节组设于第一调节组的端部;所述第一调节组包括固定框架和调节框架,所述调节框架设于固定框架的侧部;所述第二调节组包括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所述第二调节件设于第一调节件的侧部;所述固定框架和调节框架活动连接,且所述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活动连接,以调节所述调节机构的宽度;所述第一调节件和固定框架活动连接,且所述第二调节件和调节框架活动连接,以调节所述调节机构的长度。采用本技术,其尺寸大小可调节,适用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轿厢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轿厢底座和轿厢


技术介绍

1、施工升降机是由轿厢、驱动机构、标准节、附墙、底盘、围栏、电气系统等几部分组成,是建筑中经常使用的载人载货的施工机械。

2、现有施工升降机的轿厢尺寸是固定的,为适配于不同建筑工地的井道尺寸,需要选择不同尺寸的轿厢。因而,生产厂家需要制造不同尺寸规格的轿厢以适应市场的需求。这样,不仅造成制造轿厢所需要的零配件多,增加了生产和仓储的成本,而且生产效率低。也有用户为了节省建筑成本,会在施工完成后,将轿厢拆除,从一个施工工地转移到另外一个施工工地继续使用。但是,如果轿厢太大,便不能放入井道内使用;如果轿厢太小,又可能难以满足运输要求。最终,还是需要换与井道大小相适配的轿厢。不能一轿厢多用,也增加了用户的施工成本,给施工建筑带来不便。

3、现有轿厢是由底板、顶板以及两者之间的轿壁组成。若要使轿厢大小可调,需从底板、顶板和轿壁来考虑,然而,现在的结构都无法实现它们尺寸大小的调节,如申请号为201721899751.7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观光用电梯轿厢”,其轿厢底盖等部件都是固定规格尺寸的、不能调节大小的,只能用于做特定尺寸的轿厢。因而,难以通配不同尺寸大小的轿厢,适用范围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轿厢底座,其尺寸大小可调节,适用范围广。

2、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在于,提供一种包括该轿厢底座的轿厢。

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轿厢底座,包括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调节组和第二调节组,所述第二调节组设于第一调节组的端部;所述第一调节组包括固定框架和调节框架,所述调节框架设于固定框架的侧部;所述第二调节组包括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所述第二调节件设于第一调节件的侧部;

4、所述固定框架和调节框架活动连接,且所述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活动连接,以调节所述调节机构的宽度;所述第一调节件和固定框架活动连接,且所述第二调节件和调节框架活动连接,以调节所述调节机构的长度。

5、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固定框架包括主固定杆和副固定杆,所述副固定杆设于主固定杆的侧壁,所述调节框架包括调节杆和连接条,所述连接杆设于调节杆侧壁;所述第一调节件包括第一调节臂和第一连接臂,所述第二调节件包括第二调节臂和第二连接臂;

6、所述副固定杆和连接杆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调节臂和第二调节臂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臂和主固定杆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臂和调节杆活动连接。

7、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连接杆插设于副固定杆内,且所述连接杆和副固定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调节臂插设于第一调节臂内,且所述第二调节臂和第一调节臂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臂插设于主固定杆内,且所述第一连接臂和主固定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臂插设于调节杆内,且所述第二连接臂和调节杆滑动连接。

8、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调节组的数量至少为两组,分别对称设于第一调节组的两端。

9、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包括中盖板、侧盖板和转角盖板,所述中盖板覆盖于固定框架和调节框架的上表面,所述侧盖板覆盖于第一调节件和固定框架的上表面,所述转角盖板覆盖于第二调节件的上表面。

10、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固定框架上设有置于盖板下方的固定板,所述中盖板和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侧盖板和固定板活动连接。

11、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盖板还包括与转角盖板固定连接的遮盖板,所述遮盖板覆盖于中盖板、侧盖板和转角盖板的上表面。

12、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调节机构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相邻两个所述调节机构拼接。

13、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设于调节机构前侧的轿门地坎。

14、相应地,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轿厢,所述轿厢包括轿厢本体、轿厢顶盖和上述的轿厢底座,所述轿厢顶盖设于轿厢本体的顶部,所述轿厢底座设于轿厢本体的底部。

15、实施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本技术轿厢底座通过调节机构来实现尺寸大小可调,具体的,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调节组和第二调节组,所述第二调节组设于第一调节组的端部。第一调节组通过固定框架和调节框架活动连接使第一调节组的宽度可调,以实现调节机构的宽度可调,从而使轿厢底座的宽度可调。第二调节组则可通过第二调节件在调节框架的带动下,跟随第一调节组进行宽度调节,以实现调节机构整体宽度的调节。同时,可通过第一调节件和固定框架以及第二调节件和调节框架活动连接,使第一调节组和第二调节组之间的距离可调,以实现调节机构的长度可调,从而使轿厢底座的长度可调。因此,本技术在固定框架、调节框架、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的相互配合下,使轿厢底座的尺寸大小可调节,能通配不同尺寸大小的轿厢,实现一轿厢底座多用的目的,降低了生产成本和施工成本,适用范围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轿厢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调节组和第二调节组,所述第二调节组设于第一调节组的端部;所述第一调节组包括固定框架和调节框架,所述调节框架设于固定框架的侧部;所述第二调节组包括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所述第二调节件设于第一调节件的侧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厢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架包括主固定杆和副固定杆,所述副固定杆设于主固定杆的侧壁;所述调节框架包括调节杆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设于调节杆侧壁;所述第一调节件包括第一调节臂和第一连接臂,所述第二调节件包括第二调节臂和第二连接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轿厢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插设于副固定杆内,且所述连接杆和副固定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调节臂插设于第一调节臂内,且所述第二调节臂和第一调节臂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臂插设于主固定杆内,且所述第一连接臂和主固定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臂插设于调节杆内,且所述第二连接臂和调节杆滑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厢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组的数量至少为两组,分别对称设于第一调节组的两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厢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包括中盖板、侧盖板和转角盖板,所述中盖板覆盖于固定框架和调节框架的上表面,所述侧盖板覆盖于第一调节件和固定框架的上表面,所述转角盖板覆盖于第二调节件的上表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轿厢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架上设有置于盖板下方的固定板,所述中盖板和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侧盖板和固定板活动连接。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轿厢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还包括与转角盖板固定连接的遮盖板,所述遮盖板覆盖于中盖板、侧盖板和转角盖板的上表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厢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相邻两个所述调节机构拼接。

9.一种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包括轿厢本体、轿厢顶盖和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轿厢底座,所述轿厢顶盖设于轿厢本体的顶部,所述轿厢底座设于轿厢本体的底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轿厢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调节组和第二调节组,所述第二调节组设于第一调节组的端部;所述第一调节组包括固定框架和调节框架,所述调节框架设于固定框架的侧部;所述第二调节组包括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所述第二调节件设于第一调节件的侧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厢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架包括主固定杆和副固定杆,所述副固定杆设于主固定杆的侧壁;所述调节框架包括调节杆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设于调节杆侧壁;所述第一调节件包括第一调节臂和第一连接臂,所述第二调节件包括第二调节臂和第二连接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轿厢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插设于副固定杆内,且所述连接杆和副固定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调节臂插设于第一调节臂内,且所述第二调节臂和第一调节臂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臂插设于主固定杆内,且所述第一连接臂和主固定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臂插设于调节杆内,且所述第二连接臂和调节杆滑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厢底座,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定春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大江建筑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