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多腔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84584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5:15
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型多腔注塑模具,解决了注塑模具需要人工辅助进行脱模的问题,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下模座,下模座的顶部等距离开设有模腔,下模座的顶部设有上模座,上模座的底部等距离设有位于模腔内部的模型,模型的底部均开设有螺纹结构槽,模腔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位于螺纹结构槽内部的螺纹部件,底座的顶部对称安装有两个伸缩气缸,两个伸缩气缸的端部均与上模座的两侧固定连接,螺纹部件的下部均延伸至底座的中部并固定连接有蜗轮;本新型多腔注塑模具具有脱模传动结构,能够在上模分离时进行传动而对下模内带有螺纹结构的模具进行脱模操作,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注塑模具的脱模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注塑模具,具体为一种新型多腔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1、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又称注射模塑成型,它是一种注射兼模塑的成型方法,注塑成型方法的优点是生产速度快、效率高,操作可实现自动化,花色品种多,形状可以由简到繁,尺寸可以由大到小,而且制品尺寸精确,产品易更新换代,能成形状复杂的制件,注塑成型适用于大量生产与形状复杂产品等成型加工领域;现有多腔注塑模具在脱模时多为下模固定不动,控制上模移动实现脱模,而对于一些具有螺纹结构的产品,上模上移后模具依然与下模连接在一起,此时需要人工进行脱模操作,从而降低了注塑模具的生产效率;因此,针对目前的状况,现需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多腔注塑模具,有效的解决了注塑模具需要人工辅助进行脱模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多腔注塑模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下模座,下模座的顶部等距离开设有模腔,下模座的顶部设有上模座,上模座的底部等距离设有位于模腔内部的模型,模型的底部均开设有螺纹结构槽,模腔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位于螺纹结构槽内部的螺纹部件,底座的顶部对称安装有两个伸缩气缸,两个伸缩气缸的端部均与上模座的两侧固定连接,螺纹部件的下部均延伸至底座的中部并固定连接有蜗轮,底座的中部安装有传动部件,蜗轮均与传动部件传动连接,传动部件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架,底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套管,连接架活动安装在两个套管之间。

3、优选的,所述传动部件包括转动杆,转动杆转动连接在底座的中部,且转动杆的表面等距离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底座的中部等距离转动连接有与蜗轮啮合连接的蜗杆,蜗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二锥齿轮,从而能够有效的对螺纹部件进行转动调节。

4、优选的,所述转动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连接架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竖杆,两个竖杆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齿条,两个齿条分别与两个传动齿轮传动连接,且两个竖杆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倒u形块,上模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动板,推动板的一侧位于两个倒u形块的内部之间,从而能够有效的进行传动调节。

5、优选的,所述底座为正面回字形结构,底座的四角处均开设有插孔,上模座底部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插杆,四个插杆分别活动插接在四个插孔的内部,从而使上模座能够稳定有效的进行上移。

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有底座、下模座、模腔、上模座、模型、螺纹结构槽、螺纹部件、伸缩气缸、蜗轮、连接架、套管、转动杆、第一锥齿轮、蜗杆、第二锥齿轮、传动齿轮、竖杆、齿条、倒u形块和推动板,使本新型多腔注塑模具具有脱模传动结构,能够在上模分离时进行传动而对下模内带有螺纹结构的模具进行脱模操作,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注塑模具的脱模效率,以及提高了注塑模具的加工效率,同时本新型多腔注塑模具的脱模传动结构设计简单,使用方便便捷,脱模操作稳定可靠,其具有的性能能够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多腔注塑模具,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下模座(2),下模座(2)的顶部等距离开设有模腔(3),下模座(2)的顶部设有上模座(4),上模座(4)的底部等距离设有位于模腔(3)内部的模型(5),模型(5)的底部均开设有螺纹结构槽(6),模腔(3)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位于螺纹结构槽(6)内部的螺纹部件(7),底座(1)的顶部对称安装有两个伸缩气缸(8),两个伸缩气缸(8)的端部均与上模座(4)的两侧固定连接,螺纹部件(7)的下部均延伸至底座(1)的中部并固定连接有蜗轮(9),底座(1)的中部安装有传动部件(10),蜗轮(9)均与传动部件(10)传动连接,传动部件(10)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架(11),底座(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套管(12),连接架(11)活动安装在两个套管(12)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多腔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件(10)包括转动杆(13),转动杆(13)转动连接在底座(1)的中部,且转动杆(13)的表面等距离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4),底座(1)的中部等距离转动连接有与蜗轮(9)啮合连接的蜗杆(15),蜗杆(15)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锥齿轮(14)啮合连接的第二锥齿轮(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多腔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13)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17),连接架(1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竖杆(18),两个竖杆(18)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齿条(19),两个齿条(19)分别与两个传动齿轮(17)传动连接,且两个竖杆(18)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倒U形块(20),上模座(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动板(21),推动板(21)的一侧位于两个倒U形块(20)的内部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多腔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为正面回字形结构,底座(1)的四角处均开设有插孔(22),上模座(4)底部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插杆(23),四个插杆(23)分别活动插接在四个插孔(22)的内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多腔注塑模具,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下模座(2),下模座(2)的顶部等距离开设有模腔(3),下模座(2)的顶部设有上模座(4),上模座(4)的底部等距离设有位于模腔(3)内部的模型(5),模型(5)的底部均开设有螺纹结构槽(6),模腔(3)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位于螺纹结构槽(6)内部的螺纹部件(7),底座(1)的顶部对称安装有两个伸缩气缸(8),两个伸缩气缸(8)的端部均与上模座(4)的两侧固定连接,螺纹部件(7)的下部均延伸至底座(1)的中部并固定连接有蜗轮(9),底座(1)的中部安装有传动部件(10),蜗轮(9)均与传动部件(10)传动连接,传动部件(10)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架(11),底座(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套管(12),连接架(11)活动安装在两个套管(12)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多腔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件(10)包括转动杆(13),转动杆(13)转动连接在底座(1)的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阳园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普特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