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材料加工,尤其涉及一种梯度纳米位错结构奥氏体不锈钢线材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高强度与高塑性协同是金属结构材料广泛应用的先决条件。低的屈服强度(<300mpa)限制了奥氏体不锈钢在高强度领域的广泛应用,传统的冷加工、合金化能够提高奥氏体不锈钢的屈服强度,但不可避免地会牺牲其塑性和韧性,低的塑韧性无法保证高强度奥氏体不锈钢的安全可靠性,反过来再次限制了其应用。因此,在提高奥氏体不锈钢强度的同时保留其高塑性,即获得奥氏体不锈钢高强度与高塑性协同仍面临挑战。采用现有的表面严重塑性变形(表面机械研磨、表面机械碾压等)技术,制备的奥氏体不锈钢梯度纳米结构表层只有几百微米,可用来提升小尺寸(1~2mm)奥氏体不锈钢的综合力学性能,但对工程大尺寸(比如直径≥10mm棒材)奥氏体不锈钢综合力学性能的提升有限。因此,如何公开一种能够提高较大尺寸奥氏体不锈钢材料强度并保留其高塑性的加工方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梯度纳米位错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梯度纳米位错结构奥氏体不锈钢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方法制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梯度纳米位错结构奥氏体不锈钢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材的横截面积为6.28~176.7mm2,钢材的长度为70~2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梯度纳米位错结构奥氏体不锈钢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奥氏体化处理为对钢材依次进行加热、保温、水淬至室温的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梯度纳米位错结构奥氏体不锈钢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奥氏体化处理中加热的温度为900~110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梯度纳米位错结构奥氏体不锈钢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方法制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梯度纳米位错结构奥氏体不锈钢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材的横截面积为6.28~176.7mm2,钢材的长度为70~2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梯度纳米位错结构奥氏体不锈钢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奥氏体化处理为对钢材依次进行加热、保温、水淬至室温的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梯度纳米位错结构奥氏体不锈钢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奥氏体化处理中加热的温度为900~110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东,石银冬,王丽娜,郑冰,张喜亮,尹啸,王艳辉,王晓英,王帅,孙晓林,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