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脱硝喷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脱硝喷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083936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5: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锅炉发电气体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脱硝喷氨装置,包括两个结构相同且呈镜像连接的净化反应塔,净化反应塔内设置有相连通的第一工作螺旋管和第二工作螺旋管,第一工作螺旋管和第二工作螺旋管均与净化反应塔的轴线平行,第一工作螺旋管、第二工作螺旋管、净化反应塔均通过反应液体输入管组与外界连通,第一工作螺旋管内部底端设置有气体检测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三级脱硝喷氨实现烟气净化,第一工作螺旋管实现一级净化,第二工作螺旋管同时实现一级净化和二级净化,净化反应塔内腔对第一工作螺旋管和第二工作螺旋管残余气体实现最终净化,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有害气体无法完全被净化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锅炉发电气体净化,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脱硝喷氨装置


技术介绍

1、电力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火力发电是我国和世界上许多国家生产电能的主要方法。火力发电也是通过锅炉发电,即煤炭在锅炉内燃烧放出的热量,将水加热成具有一定压力和温度的蒸汽,然后蒸汽沿管道进入汽轮机膨胀做功,带动发电机一起高速旋转,从而发出电来。在汽轮机中做完功的蒸汽排入冷汽器中并凝结成水,然后被凝结水泵送入除氧器。水在除氧器中被来自抽气管的汽轮机抽汽加热并除去所含气体,最后又被给水泵送回锅炉中重复参加上述循环过程。在这种火力发电厂中存在着三种型式的能量转换过程:在锅炉中煤的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在汽轮机中热能转变为机械能;在发电机中机械能转换成电能。进行能量转换的主要设备——锅炉、汽轮机和发电机,被称为火力发电厂的三大主机,而锅炉则是三大主机中最基本的能量转换设备。

2、在利用锅炉发电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气体,如的氧化亚氮(no)、二氧化氢(no2)、一氧化二氮(n2o)等对环境有害的气体,现有技术通常采用喷氨的方式将这些有害气体转换成氨气和水蒸气,进而达到净化气体的作用。但是现有技术在通过喷氨进行脱硝的过程中,由于液体喷出的位置受限,可能会出现仍有小部分气体未完成脱硝即排放出去的问题。

3、需要说明的是,公开于本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脱硝喷氨装置,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有害气体无法完全被净化的问题。

2、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脱硝喷氨装置,包括两个结构相同且呈镜像连接的净化反应塔,所述净化反应塔内设置有相连通的第一工作螺旋管和第二工作螺旋管,所述第一工作螺旋管和所述第二工作螺旋管均与所述净化反应塔的轴线平行,所述第一工作螺旋管、所述第二工作螺旋管、所述净化反应塔均通过反应液体输入管组与外界连通,所述第一工作螺旋管内部底端设置有气体检测器。

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工作螺旋管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工作螺旋管的外径,所述第一工作螺旋管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工作螺旋管的长度。

5、进一步的,所述净化反应塔侧壁开设有用于输入待净化气体的第一输入口和第二输入口,所述第一输入口位于所述净化反应塔侧壁的中部,所述第二输入口开设在所述净化反应塔侧壁的顶部;所述净化反应塔侧壁还开设有若干用于输入与有害气体反应的工作液体的第三输入口;所述反应液体输入管组与所述第一输入口、所述第二输入口、所述第三输入口连通。

6、进一步的,所述净化反应塔内还设置有第一净化过渡管,所述第一净化过渡管与所述第一工作螺旋管底端连通,所述第一净化过渡管顶端延伸至所述第三输入口位置。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净化过渡管顶端具有第一工作支管和第二工作支管,所述第一工作支管与所述净化反应塔连通,所述第二工作支管与所述第二工作螺旋管顶部连通。

8、进一步的,所述净化反应塔内还设置有第二净化过渡管,所述第二净化过渡管和所述第一净化过渡管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净化过渡管与所述第二工作螺旋管底端连通,所述第一净化过渡管顶端延伸至所述第三输入口上方。

9、进一步的,所述反应液体输入管组包括液体导向管、若干液体导入管和若干喷淋管组,所述液体导入管与所述第三输入口连通,所述液体导向管一端与所述液体导入管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净化反应塔内腔底部,若干所述喷淋管组间隔均匀的与所述液体导向管连通。

10、进一步的,所述喷淋管组包括第一喷淋管和第二喷淋管,所述第一喷淋管中心和所述第二喷淋管中心垂直连通形成连通部,若干所述连通部均与所述液体导向管连通,所述第一喷淋管和所述第二喷淋管均开设有若干喷淋孔;所述第一喷淋管和所述第二喷淋管均与所述第一工作螺旋管连通,所述第一喷淋管和所述第二喷淋管均与所述第二工作螺旋管连通。

11、进一步的,所述喷淋管组还包括与所述液体导入管连通的第三喷淋管和第四喷淋管,所述第三喷淋管上连接有若干第三导入短管,所述第四喷淋管上连接有若干第四导入短管,若干所述第三导入短管分别与所述第一工作螺旋管上的管圈连通,若干所述第四导入短管分别与所述第二工作螺旋管上的管圈连通。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工作螺旋管、所述第二工作螺旋管、所述第一输入口、所述第二输入口、所述第三输入口、所述第一净化过渡管、所述第二净化过渡管、所述第一工作支管、所述第二工作支管、所述液体导向管、所述液体导入管、所述第一喷淋管、所述第二喷淋管内均设置有气泵和水泵。

13、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脱硝喷氨装置,本装置的脱硝喷氨通过三级净化实现,将待反应的有害气体分成两部分、两个时间输入到净化反应塔中,将这两个时间段输入的有害气体氛围第一阶段气体和第二阶段气体。第一级净化工作为:第一阶段气体从净化反应塔外部输入到第一工作螺旋管中,同时通过反应液体输入管组向第一工作螺旋管输入用于与有害气体进行反应的第一工作液体,第一工作液体和第一阶段气体在第一工作螺旋管中反应产生净化气体,净化气体中仍含有小部分为被反应的有害气体,将净化气体、第一工作液体、未净化有害气体这三者混合物质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输入到第二工作螺旋管,另一部分输入到净化反应塔。第二级净化工作为:当气体检测器检测到净化气体旋转至第一工作螺旋管底部,则通过反应液体输入管组向第二工作螺旋管输入用于与有害气体进行反应的第二工作液体,并且通过反应液体输入管组向净化反应塔输入用于与有害气体进行反应的第二工作液体,同时第二阶段气体从净化反应塔外部输入到第二工作螺旋管中,第二工作液体与第一阶段气体残余气体、第二阶段气体反应产生净化气体。第三级净化工作为:第一阶段气体残余气体、第二阶段气体残余气体分别从第一工作螺旋管和第二工作螺旋管顶部进入到净化反应塔内,此时反应液体输入管组向净化反应塔内输入第三工作液体,对残余的第一阶段气体残余气体、第二阶段气体残余气体进行最终净化,进而实现对有害气体的完全净化。本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有害气体无法完全被净化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脱硝喷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结构相同且呈镜像连接的净化反应塔(1),所述净化反应塔(1)内设置有相连通的第一工作螺旋管(2)和第二工作螺旋管(3),所述第一工作螺旋管(2)和所述第二工作螺旋管(3)均与所述净化反应塔(1)的轴线平行,所述第一工作螺旋管(2)、所述第二工作螺旋管(3)、所述净化反应塔(1)均通过反应液体输入管组与外界连通,所述第一工作螺旋管(2)内部底端设置有气体检测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硝喷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螺旋管(2)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工作螺旋管(3)的外径,所述第一工作螺旋管(2)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工作螺旋管(3)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脱硝喷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反应塔(1)侧壁开设有用于输入待净化气体的第一输入口(4)和第二输入口(5),所述第一输入口(4)位于所述净化反应塔(1)侧壁的中部,所述第二输入口(5)开设在所述净化反应塔(1)侧壁的顶部;所述净化反应塔(1)侧壁还开设有若干用于输入与有害气体反应的工作液体的第三输入口(6);所述反应液体输入管组与所述第一输入口(4)、所述第二输入口(5)、所述第三输入口(6)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脱硝喷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反应塔(1)内还设置有第一净化过渡管(7),所述第一净化过渡管(7)与所述第一工作螺旋管(2)底端连通,所述第一净化过渡管(7)顶端延伸至所述第三输入口(6)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脱硝喷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净化过渡管(7)顶端具有第一工作支管(9)和第二工作支管(10),所述第一工作支管(9)与所述净化反应塔(1)连通,所述第二工作支管(10)与所述第二工作螺旋管(3)顶部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脱硝喷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反应塔(1)内还设置有第二净化过渡管(8),所述第二净化过渡管(8)和所述第一净化过渡管(7)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净化过渡管(8)与所述第二工作螺旋管(3)底端连通,所述第一净化过渡管(7)顶端延伸至所述第三输入口(6)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脱硝喷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液体输入管组包括液体导向管(11)、若干液体导入管(12)和若干喷淋管组,所述液体导入管(12)与所述第三输入口(6)连通,所述液体导向管(11)一端与所述液体导入管(12)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净化反应塔(1)内腔底部,若干所述喷淋管组间隔均匀的与所述液体导向管(11)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脱硝喷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管组包括第一喷淋管(13)和第二喷淋管(14),所述第一喷淋管(13)中心和所述第二喷淋管(14)中心垂直连通形成连通部,若干所述连通部均与所述液体导向管(11)连通,所述第一喷淋管(13)和所述第二喷淋管(14)均开设有若干喷淋孔(15);所述第一喷淋管(13)和所述第二喷淋管(14)均与所述第一工作螺旋管(2)连通,所述第一喷淋管(13)和所述第二喷淋管(14)均与所述第二工作螺旋管(3)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脱硝喷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管组还包括与所述液体导入管(12)连通的第三喷淋管和第四喷淋管,所述第三喷淋管上连接有若干第三导入短管,所述第四喷淋管上连接有若干第四导入短管,若干所述第三导入短管分别与所述第一工作螺旋管(2)上的管圈连通,若干所述第四导入短管分别与所述第二工作螺旋管(3)上的管圈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脱硝喷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螺旋管(2)、所述第二工作螺旋管(3)、所述第一输入口(4)、所述第二输入口(5)、所述第三输入口(6)、所述第一净化过渡管(7)、所述第二净化过渡管(8)、所述第一工作支管(9)、所述第二工作支管(10)、所述液体导向管(11)、所述液体导入管(12)、所述第一喷淋管(13)、所述第二喷淋管(14)内均设置有气泵和水泵。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硝喷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结构相同且呈镜像连接的净化反应塔(1),所述净化反应塔(1)内设置有相连通的第一工作螺旋管(2)和第二工作螺旋管(3),所述第一工作螺旋管(2)和所述第二工作螺旋管(3)均与所述净化反应塔(1)的轴线平行,所述第一工作螺旋管(2)、所述第二工作螺旋管(3)、所述净化反应塔(1)均通过反应液体输入管组与外界连通,所述第一工作螺旋管(2)内部底端设置有气体检测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硝喷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螺旋管(2)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工作螺旋管(3)的外径,所述第一工作螺旋管(2)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工作螺旋管(3)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脱硝喷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反应塔(1)侧壁开设有用于输入待净化气体的第一输入口(4)和第二输入口(5),所述第一输入口(4)位于所述净化反应塔(1)侧壁的中部,所述第二输入口(5)开设在所述净化反应塔(1)侧壁的顶部;所述净化反应塔(1)侧壁还开设有若干用于输入与有害气体反应的工作液体的第三输入口(6);所述反应液体输入管组与所述第一输入口(4)、所述第二输入口(5)、所述第三输入口(6)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脱硝喷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反应塔(1)内还设置有第一净化过渡管(7),所述第一净化过渡管(7)与所述第一工作螺旋管(2)底端连通,所述第一净化过渡管(7)顶端延伸至所述第三输入口(6)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脱硝喷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净化过渡管(7)顶端具有第一工作支管(9)和第二工作支管(10),所述第一工作支管(9)与所述净化反应塔(1)连通,所述第二工作支管(10)与所述第二工作螺旋管(3)顶部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脱硝喷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反应塔(1)内还设置有第二净化过渡管(8),所述第二净化过渡管(8)和所述第一净化过渡管(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冬生何正军邹敏谢欢李俊峰孙从林赵祥成军何国军吴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大唐国际新余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