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受热面通球压缩空气防漏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受热面通球压缩空气防漏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8630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锅炉通球试验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受热面通球压缩空气防漏风装置,包括:受热面管道和压缩空气管,所述受热面管道一端设有中心架,所述中心架中央设有不锈钢管,所述不锈钢管一端设有接头,所述接头一端设有压缩空气管,所述不锈钢管远离接头一端设有双层防风套,所述不锈钢管外壁设有弹性片,本发明专利技术压缩空气的压力会对内层套产生挤压,使得内层套有外扩的趋势,使得内层套将外层套紧紧压在受热面管道的内壁上,配合弹性片的弹力,能够减少压缩空气的漏气,通过防风罩、第一橡胶套和第二橡胶套在不锈钢管外部形成的防风结构,避免了压缩空气压力与流量不足而造成通球缓慢或者通球不过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锅炉通球试验,具体为一种受热面通球压缩空气防漏风装置


技术介绍

1、锅炉受热面是指锅炉中直接受热的部分,包括水冷壁、过热器、省煤器、再热器和预热器等。这些部位负责吸收炉膛中的热量,将燃料中的热量传递给水或蒸汽,使其吸收热量后蒸发成水蒸气。锅炉受热面的作用是实现热量的有效传递,保证锅炉的正常运行。

2、根据规定,对于锅炉中受热面管子公称外径不大于60mm的部位,需要进行通球试验。锅炉受热面通球试验是一项检查管内有无异物、弯头处椭圆度大小、焊缝有无焊瘤等情况的试验。目的是在安装时消除上述缺陷,防止管内堵塞引起爆管,保证蒸汽流通面积,防止增加附加应力,使管壁温度偏差小。通球试验能确保管材和焊接质量的可靠性,为锅炉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3、现阶段受热面管排通球时通常在受热面管口处放钢球,然后用一根连接压缩空气的皮管直接伸进受热面管内进行通球。由于不同的受热面内径不一样,与皮管外径大小不匹配。当受热面内径(远)大于皮管内径时,皮管伸进受热面管内通球时容易造成压缩空气从两者间隙处漏出;当受热面内径(远)小于皮管内径时,皮管伸不进去受热面管内,通球时只有部分压缩空气吹到管内,造成压缩空气压力与流量不足从而通球缓慢或者通球不过。

4、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受热面通球压缩空气防漏风装置,可以减少压缩空气从受热面管与皮管间隙处漏出,避免了压缩空气压力与流量不足而造成通球缓慢或者通球不过的情况;同时从节能的方面考虑,可以避免通过增加空压机功率而提高压缩空气压力,从而造成电耗增加、浪费能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受热面通球压缩空气防漏风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受热面通球压缩空气防漏风装置,包括:受热面管道和压缩空气管,所述受热面管道一端设有中心架,所述中心架中央设有不锈钢管,所述不锈钢管一端设有接头,所述接头一端设有压缩空气管,所述不锈钢管远离接头一端设有双层防风套,所述不锈钢管外壁设有弹性片,所述受热面管道内部设有通球,所述通球一侧设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一端与不锈钢管一端外壁相连接,所述受热管道一端位于中心架外侧设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一端设有第一橡胶套,另一端设有第二橡胶套。

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第一橡胶套一端外侧设有第二抱箍,所述第一橡胶套一端通过第二抱箍与不锈钢管相连接,所述第二橡胶套一端外侧设有第一抱箍,所述第二橡胶套一端通过第一抱箍与受热面管道相连接。

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说明,所述中心架包括中心环和固定爪,所述中心环外壁设有固定爪,所述固定爪有四个,四个所述固定爪呈l型,所述固定爪位于受热面管道外侧。

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说明,所述弹性片包括弹性压杆和斜支撑板,所述弹性压杆移动与不锈钢管固定连接,所述斜支撑板一端与弹性压杆相连接,另一端朝向受热面管道的内壁,所述斜支撑板一端设有圆角头部。

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说明,所述双层防风套包括外层套和内层套,所述内层套与不锈钢管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内层套呈一端直径大另一端直径小的圆台形,所述内层套直径小的一端与不锈钢管相连接,所述外层套外壁与受热面管道内壁相贴合。

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斜支撑板一端插入至内层套与外层套之间,所述圆角头部与外层套的内壁相抵接,所述弹性片通过自身弹力的作用将外侧套抵接在受热面管道的内壁上。

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说明,所述不锈钢管一端外壁设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用于连接绳一端的绑接固定。

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说明,所述压缩空气管一端连接有空气压缩机,所述压缩空气管上靠近接头一侧设有调节阀。

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说明,所述双层防风套为软硅胶材质。

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说明,所述不锈钢管的外径小于中心环的内径。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不锈钢管、中心架和防护罩,实现了在受热面通球压缩空气防漏风装置使用时,将连接绳一端连接通球,另一端连接不锈钢管上的连接环,然后将通球放入受热面管道内部,然后将中心架穿过不锈钢管的另一端,通过固定爪,实现中心架与受热面管道端部的连接,然后前后调节不锈钢管在受热面管道内的位置,使得双层防风套的外层套与受热面管道内壁相贴合,随后在中心架的外侧安装防护罩,通过第一抱箍和第二抱箍,将第一橡胶套和第二橡胶套密封安装在受热面管道或者不锈钢管外壁,最后连接不锈钢管与接头,打开压缩空气管上的调节阀,并调节气压达到设定值,即可进行受热面管道的通球试验;

14、通球试验过程中,通过中心架保证不锈钢管处于受热面管道的中心区域,便于通球的受压均匀,通过在不锈钢管外壁上安装的双层防风套,在受热面管道内部通入压缩空气以后,由于内层套的圆台形结构,压缩空气的压力会对内层套产生挤压,使得内层套有外扩的趋势,使得内层套将外层套紧紧压在受热面管道的内壁上,配合弹性片的弹力,能够减少压缩空气的漏气,最后通过防风罩、第一橡胶套和第二橡胶套在不锈钢管外部形成的防风结构,能够进一步减少压缩空气的漏气,保证通球试验过程中受热面管道内部,压缩空气压力的均匀稳定,便于通球移动速度的均匀,避免了压缩空气压力与流量不足而造成通球缓慢或者通球不过的情况;从节能的方面考虑,可以避免通过盲目增加空压机出力而提高空压机出口压力,从而造成电耗增加、浪费能源;从作业安全性考虑,当用压缩空气吹受热面管时,通过双层防风套和防护罩等的阻挡,可以防止管内灰尘、积水等杂物随压缩空气反弹出来伤害作业人员眼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受热面通球压缩空气防漏风装置,包括:受热面管道(1)和压缩空气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受热面管道(1)一端设有中心架(5),所述中心架(5)中央设有不锈钢管(4),所述不锈钢管(4)一端设有接头(3),所述接头(3)一端设有压缩空气管(2),所述不锈钢管(4)远离接头(3)一端设有双层防风套(7),所述不锈钢管(4)外壁设有弹性片(6),所述受热面管道(1)内部设有通球(9),所述通球(9)一侧设有连接绳(8),所述连接绳(8)一端与不锈钢管(4)一端外壁相连接,所述受热管道(1)一端位于中心架(5)外侧设有防护罩(10),所述防护罩(10)一端设有第一橡胶套(11),另一端设有第二橡胶套(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受热面通球压缩空气防漏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橡胶套(11)一端外侧设有第二抱箍(14),所述第一橡胶套(11)一端通过第二抱箍(14)与不锈钢管(4)相连接,所述第二橡胶套(12)一端外侧设有第一抱箍(13),所述第二橡胶套(12)一端通过第一抱箍(13)与受热面管道(1)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受热面通球压缩空气防漏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架(5)包括中心环(501)和固定爪(502),所述中心环(501)外壁设有固定爪(502),所述固定爪(502)有四个,四个所述固定爪(502)呈L型,所述固定爪(502)位于受热面管道(1)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受热面通球压缩空气防漏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片(6)包括弹性压杆(601)和斜支撑板(602),所述弹性压杆(601)移动与不锈钢管(4)固定连接,所述斜支撑板(602)一端与弹性压杆(601)相连接,另一端朝向受热面管道(1)的内壁,所述斜支撑板(602)一端设有圆角头部(60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受热面通球压缩空气防漏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防风套(7)包括外层套(701)和内层套(702),所述内层套(702)与不锈钢管(4)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内层套(702)呈一端直径大另一端直径小的圆台形,所述内层套(702)直径小的一端与不锈钢管(4)相连接,所述外层套(701)外壁与受热面管道(1)内壁相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受热面通球压缩空气防漏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支撑板(602)一端插入至内层套(702)与外层套(701)之间,所述圆角头部(603)与外层套(701)的内壁相抵接,所述弹性片(6)通过自身弹力的作用将外侧套(701)抵接在受热面管道(1)的内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受热面通球压缩空气防漏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管(4)一端外壁设有连接环(401),所述连接环(401)用于连接绳(8)一端的绑接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受热面通球压缩空气防漏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空气管(2)一端连接有空气压缩机,所述压缩空气管(2)上靠近接头(3)一侧设有调节阀。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受热面通球压缩空气防漏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防风套(7)为软硅胶材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受热面通球压缩空气防漏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管(4)的外径小于中心环(501)的内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受热面通球压缩空气防漏风装置,包括:受热面管道(1)和压缩空气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受热面管道(1)一端设有中心架(5),所述中心架(5)中央设有不锈钢管(4),所述不锈钢管(4)一端设有接头(3),所述接头(3)一端设有压缩空气管(2),所述不锈钢管(4)远离接头(3)一端设有双层防风套(7),所述不锈钢管(4)外壁设有弹性片(6),所述受热面管道(1)内部设有通球(9),所述通球(9)一侧设有连接绳(8),所述连接绳(8)一端与不锈钢管(4)一端外壁相连接,所述受热管道(1)一端位于中心架(5)外侧设有防护罩(10),所述防护罩(10)一端设有第一橡胶套(11),另一端设有第二橡胶套(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受热面通球压缩空气防漏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橡胶套(11)一端外侧设有第二抱箍(14),所述第一橡胶套(11)一端通过第二抱箍(14)与不锈钢管(4)相连接,所述第二橡胶套(12)一端外侧设有第一抱箍(13),所述第二橡胶套(12)一端通过第一抱箍(13)与受热面管道(1)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受热面通球压缩空气防漏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架(5)包括中心环(501)和固定爪(502),所述中心环(501)外壁设有固定爪(502),所述固定爪(502)有四个,四个所述固定爪(502)呈l型,所述固定爪(502)位于受热面管道(1)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受热面通球压缩空气防漏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片(6)包括弹性压杆(601)和斜支撑板(602),所述弹性压杆(601)移动与不锈钢管(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伟何正军李玮张德烽孙从林赵祥李宏伟刘庆锋李胜何国军吴志强肖志清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大唐国际新余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