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深主污水管道迁改的中转复合井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8251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4:57
一种超深主污水管道迁改的中转复合井结构,包括中转井,中转井内设置排水装置,排水装置包括主管道,主管道的两端分别连通中转井的进水管和出水管,主管道的侧面上固定连接与之相通的副管道,副管道的外端连接软管,软管的另一端伸入中转井内的污水中,主管道的内部设置与之同轴的第一叶轮,第一叶轮的外侧固定连接第一外齿环,第一外齿环与主管道密封转动连接,副管道的内部设置与之同轴的第二叶轮,第二叶轮的外侧固定连接第二外齿环,第二外齿环与副管道密封转动连接,第一外齿环与第二外齿环之间通过齿轮传动组件连接,使第一外齿环能够带动第二外齿环旋转,该设计能够将中转井内的污水通过主管道排出,方便施工人员在中转井内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污水管道迁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深主污水管道迁改的中转复合井结构


技术介绍

1、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人口的日益增多,为缓解城市的交通压力、联动区域经济发展,各省市轨道交通工程在不断地扩张和报批新建,轨道交通为人民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完善了大城市内部综合交通网络。地铁出入口大部分采用明挖法施工,然而在闹市街区和老旧小区拟建的出入口附近各种管线错综复杂,特别是涉及到超深主污水管道迁改工程(污水管覆土大于6米为超深井,主污水管道为管井直径大于1.5米,排污流量较大),有些污水管道横跨地铁出入口上方不得不进行迁改来确保地铁施工和运营安全。

2、对于埋深较深的且管径较大的以及排污量较大的主污水管道,其在闹市街区施工难度较大,若采取一般封堵抽排渡水的方法难以实施,且渡水施工成本高、过程复杂,有时候对于难闻的气体和噪音会收到市民大量的投诉和有关主管部门的处罚,为实现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既能完成困难的任务又能将措施、成本等方面降到最低,通过建立中转复合井结构使得污水能够顺利迁改,结果将大大节约施工成本,降低施工风险。</p>

3、在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深主污水管道迁改的中转复合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转井(1),中转井(1)内设置排水装置,排水装置包括主管道(4),主管道(4)的两端分别连通中转井(1)的进水管(2)和出水管(3),主管道(4)的侧面上固定连接与之相通的副管道(9),副管道(9)的外端连接软管(15),软管(15)的另一端伸入中转井内的污水中,主管道(4)的内部设置与之同轴的第一叶轮(10),第一叶轮(10)的外侧固定连接第一外齿环(11),第一外齿环(11)与主管道(4)密封转动连接,副管道(9)的内部设置与之同轴的第二叶轮(12),第二叶轮(12)的外侧固定连接第二外齿环(13),第二外齿环(13)与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深主污水管道迁改的中转复合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转井(1),中转井(1)内设置排水装置,排水装置包括主管道(4),主管道(4)的两端分别连通中转井(1)的进水管(2)和出水管(3),主管道(4)的侧面上固定连接与之相通的副管道(9),副管道(9)的外端连接软管(15),软管(15)的另一端伸入中转井内的污水中,主管道(4)的内部设置与之同轴的第一叶轮(10),第一叶轮(10)的外侧固定连接第一外齿环(11),第一外齿环(11)与主管道(4)密封转动连接,副管道(9)的内部设置与之同轴的第二叶轮(12),第二叶轮(12)的外侧固定连接第二外齿环(13),第二外齿环(13)与副管道(9)密封转动连接,第一外齿环(11)与第二外齿环(13)之间通过齿轮传动组件(14)连接,使第一外齿环(11)能够带动第二外齿环(13)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深主污水管道迁改的中转复合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轮传动组件(14)包括第一齿轮(1401)和第二齿轮(1402),所述的第一齿轮(1401)与第一外齿环(11)啮合,第二齿轮(1402)与第二外齿环(13)啮合,第一齿轮(1401)和第二齿轮(1402)的侧面均设置支撑板(1403),第一齿轮(1401)和第二齿轮(1402)上的转轴均与对应的支撑板(1403)转动连接,第一齿轮(1401)侧面的支撑板(1403)与主管道(4)的侧面固定连接,第二齿轮(1402)侧面的支撑板(1403)与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京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