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展弦机翼薄壁管梁突风弯曲变形测量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08078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7 0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展弦机翼薄壁管梁突风弯曲变形测量系统及方法,包括第一激光位移传感器、第二激光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随动控制器、随动轨道、驱动器、伺服电机以及测量平台;第一激光位移传感器与所述随动控制器通信连接,用于测量管梁垂向向上变形;第二激光位移传感器与数据采集系统通信连接,用于测量管梁航向压缩变形量;随动控制器、驱动器、伺服电机依次通信连接,且伺服电机驱动测量平台在随动轨道上运动,同时随动轨道带动带光栅尺同步运动。该系统及方法能够实时测量管梁结构垂向运动过程中变形量,驱动航向变形传感器测量平台跟随被测管梁垂向运动,降低垂向运动导致的航向测量角度影响,测量精确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飞机结构强度测量,具体涉及一种大展弦机翼薄壁管梁突风弯曲变形测量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1、大展弦飞机在突风载荷工况下,翼尖载荷传递至机翼薄壁管梁中部时会产生较大的弯矩,在大变形大弯矩共同作用下,薄壁管梁下侧部的剪切应力会使发生非线性变形,甚至失稳破坏。因此,测量薄壁管梁的航向和垂向变形非常重要。在薄壁管梁突风弯曲试验工况下,管梁起落架安装为垂向约束点,管梁两端过渡段垂向向上加载、中间垂向向下加载,此时管梁中间会产生明显的垂向位移,如图1所示。由于管梁结构较为薄弱,在产生垂向位移的同时,薄壁管梁产生垂向压缩变形,导致管梁航向前端和后端在压缩作用下出现非线性变形,如图2所示,该变形量严重影响管梁结构稳定性,需要在试验过程中对其进行测量,为结构稳定性计算提供直接数据,为试验能否继续进行提供支撑。

2、现有测量方式主要是采用位移传感器固定式测量,其无法解决管梁结构受到外部载荷发生垂向变形过程中,管梁垂向压缩导致航向产生变形的测量问题,并且在试验过程中管梁垂向压缩量与垂向变形量耦合,运动平台无法补偿管梁垂向压缩量,所以测量结果并不精准可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展弦机翼薄壁管梁突风弯曲变形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激光位移传感器(1)、第二激光位移传感器(2)、随动控制器(3)、随动轨道(4)、驱动器(5)、伺服电机(6)、测量平台(7)以及数据采集系统(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展弦机翼薄壁管梁突风弯曲变形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与所述随动控制器(3)和数据采集系统(8)通信连接的触发器(9),通过所述触发器(9)接收所述随动控制器(3)在位置到达后给出的测量触发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网络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展弦机翼薄壁管梁突风弯曲变形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激光位移传感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展弦机翼薄壁管梁突风弯曲变形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激光位移传感器(1)、第二激光位移传感器(2)、随动控制器(3)、随动轨道(4)、驱动器(5)、伺服电机(6)、测量平台(7)以及数据采集系统(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展弦机翼薄壁管梁突风弯曲变形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与所述随动控制器(3)和数据采集系统(8)通信连接的触发器(9),通过所述触发器(9)接收所述随动控制器(3)在位置到达后给出的测量触发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网络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展弦机翼薄壁管梁突风弯曲变形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激光位移传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俊铃牧彬雷道红于云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