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insar的采煤区沉陷监测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08070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7 0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摄影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D‑insar的采煤区沉陷监测方法及系统;根据干涉图中的灰度差异特征获得灰度频率分布图和波动值区间;对干涉图分解获得不同的信息图像;根据波动值区间获得信息图像不同的连通范围;根据连通范围之间的距离特征获得噪声程度;根据连通范围中的灰度差异特征获得像素点的异常指数;根据异常指数和噪声程度获得像素点的异常特征程度;根据所有信息图像不同像素点的异常特征程度和噪声程度,获得连通范围的综合特征程度和平滑系数。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自适应的平滑系数通过非局部均值滤波算法去噪,提高了去噪和监测地质沉陷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摄影测量,具体涉及一种基于d-insar的采煤区沉陷监测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由于地下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可能会引发地表的沉陷,为了保证地质环境安全,需要对地质沉陷情况进行监测。d-insar差分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技术是利用两个或多个拍摄时间、观测角度和极化状态相同的sar合成孔径雷达图像,获取地表高程和位移信息的一种雷达遥感技术。

2、该技术常用于监测地质表面动态变化,在应用过程中需要将多张sar图像进行处理生成干涉图,位移场的生成效果取决于干涉图的去噪效果的好坏。非局部均值滤波算法是现有一种常用的去噪方法,广泛应用于干涉图的去噪;但由于干涉图中的噪声分布极不均匀,使得难以确定该去噪算法的平滑参数,对去噪效果的影响较大;最终导致监测地址沉陷的准确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非局部均值滤波算法对干涉图的去噪效果较差,导致监测地址沉陷的准确性降低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d-insar的采煤区沉陷监测方法及系统,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D-insar的采煤区沉陷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D-insar的采煤区沉陷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干涉图中像素点与预设范围内其他像素点的灰度差异特征获得灰度频率分布图的步骤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D-insar的采煤区沉陷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灰度频率分布图中灰度差异的分布特征获得干涉图的波动值区间的步骤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D-insar的采煤区沉陷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波动值区间获得所述信息图像的不同的连通范围的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d-insar的采煤区沉陷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d-insar的采煤区沉陷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干涉图中像素点与预设范围内其他像素点的灰度差异特征获得灰度频率分布图的步骤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d-insar的采煤区沉陷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灰度频率分布图中灰度差异的分布特征获得干涉图的波动值区间的步骤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d-insar的采煤区沉陷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波动值区间获得所述信息图像的不同的连通范围的步骤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d-insar的采煤区沉陷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信息图像中所述连通范围之间的距离特征获得连通范围的噪声程度的步骤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景辉赵跃伦刘汉孙明勤赵春贺杜宗萌付守洪刘飞闫海祥赵庆萌孙珊珊常玲霞路海滨王超林震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三矿地质勘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