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PU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_技高网

一种PU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007966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7 0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PU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PU保护膜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基材层、胶黏剂层和离型膜层;所述胶黏剂层由包括聚氨酯胶黏剂的组分制备得到;所述聚氨酯胶黏剂的制备原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聚氨酯聚合物溶液100份、固化剂8~12份和聚酯树脂1‑4份。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对胶黏剂层的设计,使胶黏剂层黏着力稳定,在聚氨酯胶黏剂中加入聚酯树脂,使得胶黏剂层表面可形成一层涂层,降低PU保护膜中胶黏剂层与被贴物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提升胶黏剂层黏着力稳定性,抑制了黏着力随时间的爬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oled封装材料,具体涉及一种pu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oled薄膜封装制程中,pi材料可作为盖板材料(替代玻璃盖板),盖板材料的主要作用是保护手机屏幕遭受外部冲击,而可折叠手机中的柔性盖板材料既要有外部冲击保护的性能即需要一定的硬度,又要可以经受数万次的折叠而不损坏,还要具有玻璃一样的透明度。目前只有经过硬化处理的透明pi材料能够同时满足以上要求。同时,pi可作为触控材料(透明导电膜),目前通常使用ito玻璃作为触控屏材料,但是由于ito材料属于脆性的陶瓷材料,容易受力脆裂,无法适用于可折叠手机。从材料特性、量产制程与技术成熟度来看,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膜被认为是几类ito膜替代材料中发展最好的,目前已经应用在触屏产品中,其产品结构就是将纳米银线墨水涂布在柔性的衬底上,衬底即为pi。

2、同时现有oled薄膜封装制程用pu保护膜,在贴合pi膜后,胶带在常温长期放置或者高温短时间放置后,保护膜会在pi膜上出现黏着力爬升问题,保护膜与被贴物pi膜表面的摩擦力变大,导致pi表面出现划伤、划痕等损伤,最终影响实际使用。

3、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黏着力稳定、黏着力不随着时间或者温度明显爬升pu保护膜,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u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对胶黏剂层的设计,使胶黏剂层黏着力相对稳定,进一步通过聚酯树脂的使用,使得胶黏剂层表面可形成一层涂层,降低pu保护膜与被贴物之间的摩擦力,使胶黏剂层黏着力更稳定,抑制了黏着力随时间的爬升。

2、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工一种pu保护膜,所述pu保护膜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基材层、胶黏剂层和离型膜层;

4、所述胶黏剂层由包括聚氨酯胶黏剂的组分制备得到;

5、所述聚氨酯胶黏剂的制备原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6、聚氨酯聚合物溶液100份、固化剂8~12份和聚酯树脂1-4份。

7、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对胶黏剂层的设计,进一步通过对胶黏剂层制备原料的设计,通过聚酯树脂的使用,使得胶黏剂层表面可形成一层涂层,降低pu保护膜与被贴物之前的摩擦力,降低黏着力的提高,得到一种黏着力稳定、黏着力不随着时间或者温度明显爬升pu保护膜,适用作oled的封装材料。

8、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在控制聚酯树脂的用量在特定的范围内,制备得到的pu保护膜具有优异的性能。若聚酯树脂的用量过少或过多,则制备得到的pu保护膜的黏着力都会随着时间和温度明显爬升,性能较差。

9、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聚氨酯胶黏剂的制备原料中聚酯树脂的重量份数可以是1份、1.5份、2份、2.5份、3份、3.5份或4份等。

10、所述聚氨酯胶黏剂的制备原料中固化剂的重量份数可以是8份、8.5份、9份、9.5份、10份、10.5份、11份、11.5份或12份等。

11、以下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制,通过以下优选的技术方案,可以更好的达到和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有益效果。

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聚氨酯聚合物溶液的制备原料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13、聚多元醇120~150份、异氰酸酯30~50份和交联剂8~20份;

14、所述异氰酸酯为芳香类二异氰酸酯;

15、所述交联剂为三异氰酸酯。

16、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芳香类二异氰酸酯的使用,将苯环和氰基引入聚氨酯聚合物中,使得聚氨酯聚合物中含有刚性结构链段,同时使用三异氰酸酯作为交联剂,提高了聚氨酯聚合物的交联度,最终达到提高聚氨酯胶黏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使胶黏剂层更稳定,减少黏着力爬升。

17、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芳香类二异氰酸酯的使用,在聚氨酯聚合物中引入刚性结构链段,配合聚酯树脂的使用,进一步提高了胶黏剂层黏着力的稳定性,抑制了胶黏剂层黏着力随着时间和温度的爬升。

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聚多元醇选自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或聚碳酸酯多元醇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进一步优选为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和聚碳酸酯多元醇的组合。

19、优选地,所述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和聚碳酸酯多元醇的质量比为1:(2~5):(0.5~1.2),例如可以是1:2:0.5、1:3:0.5、1:4:0.5、1:5:0.5、1:2:1、1:2:1.2、1:3:1、1:3:1.2、1:4:1、1:4:1.2、1:5:1或1:5:1.2等。

20、优选地,所述聚醚多元醇的重均分子量为800~4000,例如可以是800、1000、1200、1500、1800、2000、2300、2500、2700、3000、3300、3600、3800或4000等。

21、优选地,所述聚醚多元醇的羟值为40~75mg koh/g,例如可以是45mg koh/g、46mgkoh/g、50mg koh/g、52mg koh/g、55mg koh/g、57mg koh/g、60mg koh/g、63mg koh/g、66mgkoh/g、70mg koh/g或75mg koh/g等。

22、优选地,所述聚醚多元醇在23±2℃下的粘度为100~700cps,例如可以是100cps、150cps、200cps、250cps、300cps、350cps、400cps、450cps、500cps、550cps、600cps、650cps或700cps等。

23、优选地,所述聚酯多元醇的重均分子量为800~3000,例如可以是800、1000、1200、1400、1600、1800、2000、2200、2400、2600、2800或3000等。

24、优选地,所述聚酯多元醇的羟值为40~75mgkoh/g,例如可以是45mg koh/g、46mgkoh/g、50mg koh/g、52mg koh/g、55mg koh/g、57mg koh/g、60mg koh/g、63mg koh/g、66mgkoh/g、70mg koh/g或75mg koh/g等。

25、优选地,所述聚酯多元醇在23±2℃下的粘度为100~700cps,例如可以是100cps、150cps、200cps、250cps、300cps、350cps、400cps、450cps、500cps、550cps、600cps、650cps或700cps等。

26、优选地,所述聚碳酸酯多元醇的重均分子量为500~4000,例如可以是500、1000、1200、1500、1800、2000、2300、2500、2700、3000、3300、3600、3800或4000等。

27、优选地,所述聚碳酸酯多元醇的羟值为40~75mgkoh/g,例如可以是45mg koh/g、46mg koh/g、50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U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PU保护膜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基材层、胶黏剂层和离型膜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U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聚合物溶液的制备原料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U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多元醇选自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或聚碳酸酯多元醇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进一步优选为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和聚碳酸酯多元醇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PU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聚合物溶液的制备原料中还包括1~3质量份的催化剂;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PU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聚合物溶液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得到,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PU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选自二苯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或间苯二甲基二异氰酸酯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PU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胶黏剂的制备原料中还包括助剂1~16重量份;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PU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的厚度为50~100μm;

9.一种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PU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PU保护膜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PU保护膜用作OLED封装材料。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u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pu保护膜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基材层、胶黏剂层和离型膜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u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聚合物溶液的制备原料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u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多元醇选自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或聚碳酸酯多元醇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进一步优选为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和聚碳酸酯多元醇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pu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聚合物溶液的制备原料中还包括1~3质量份的催化剂;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pu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聚合物溶液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得到,所述方法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灿李杰张翔宋风鹏张红凤康荣荣陈余谦杨慧达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德佑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