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整体式双面叠合梁-柱节点连接构造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方式,它可以将传统的手工施工方法升级为标准化、工序化的生产方式,从而大幅提高建筑行业的效率和质量水平,同时也能为建筑环保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行的实践方案,对于推动建筑工业化转型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由于空间自由度高、预制率高等原因,是目前应用最多、研究最集中的装配式建筑之一。其关键问题在于连接节点的可靠性,以往的结构震害表明,结构失效往往是因为连接节点发生破坏而导致整体结构失效。节点的连接可分为湿连接和干连接,由于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干连接的应用较少,大部分装配式框架节点采用湿连接,其中底筋锚入式连接是我国最普遍常见的湿连接形式,梁底纵向钢筋直接伸入节点核心区位置进行锚固,但是这种连接方式会导致节点核心区钢筋密集、节点核心区施工困难,对于中节点问题更加突出。同时由于梁柱节点构造复杂,使预制构件与节点区混凝土界面的连接性能难以保证,节点质量不易保证。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整体式双面叠合梁-柱节点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下柱、预制上柱、两个预制梁、多个柱纵筋以及定位骨架;所述预制下柱的两侧上部均具有牛腿;所述预制上柱的两侧上部均具有牛腿,且内部下端预埋有灌浆套筒;每个所述柱纵筋伸出所述预制下柱的顶部,且上端穿出所述预制下柱的顶部并连接于所述灌浆套筒内;所述定位骨架处于节点核心区,并通过浇筑混凝土而设置于所述预制下柱和所述预制上柱之间;两个所述预制梁分别搁置在所述预制下柱的相对应的牛腿上,且分别连接于所述定位骨架的相对两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整体式双面叠合梁-柱节点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整体式双面叠合梁-柱节点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下柱、预制上柱、两个预制梁、多个柱纵筋以及定位骨架;所述预制下柱的两侧上部均具有牛腿;所述预制上柱的两侧上部均具有牛腿,且内部下端预埋有灌浆套筒;每个所述柱纵筋伸出所述预制下柱的顶部,且上端穿出所述预制下柱的顶部并连接于所述灌浆套筒内;所述定位骨架处于节点核心区,并通过浇筑混凝土而设置于所述预制下柱和所述预制上柱之间;两个所述预制梁分别搁置在所述预制下柱的相对应的牛腿上,且分别连接于所述定位骨架的相对两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整体式双面叠合梁-柱节点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梁包括两块预制板、多个封闭箍筋、多个组合箍筋、多个梁顶纵向钢筋、多个梁底纵向钢筋以及多个腰筋;两块所述预制板平行间隔地竖直设置,并均垂直连接于所述定位骨架的一侧上;多个所述封闭箍筋间隔地连接于两块所述预制板之间;多个所述组合箍筋间隔地连接于两块所述预制板之间,且处于所述预制板靠近所述定位骨架的端部上;由两块所述预制板、所述封闭箍筋以及所述组合箍筋组成的空腔中浇筑有混凝土;两块所述预制板的顶部上、所述封闭箍筋以及所述组合箍筋之间浇筑有混凝土并形成叠合层;所述梁底纵向钢筋、所述腰筋以及所述梁顶纵向钢筋依次由下至上地间隔设置且均沿所述预制梁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梁顶纵向钢筋依次与所述封闭箍筋、所述组合箍筋的上部相绑扎连接,所述腰筋依次与所述封闭箍筋、所述组合箍筋的中部相绑扎连接,所述梁底纵向钢筋依次与所述封闭箍筋、所述组合箍筋的下部相绑扎连接,且所述梁底纵向钢筋、所述腰筋均处于所述预制梁的端部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整体式双面叠合梁-柱节点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箍筋为由开口箍筋和箍筋帽共同连接而成的组合封闭箍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整体式双面叠合梁-柱节点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骨架包括预制连接钢筋骨架和一排附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倩,汤明生,王翔,田水,刘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