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冲击波能量控制系统及冲击波产生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冲击波能量控制系统及冲击波产生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07826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7 0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冲击波能量控制系统及冲击波产生系统,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冲击波能量控制系统包括:阈值设定模块,用于根据血管内钙化组织的分布特征,确定电流阈值;电流检测模块,与球囊导管连接,用于检测通过球囊导管的电流;控制模块,分别与电流检测模块、电源模块及球囊导管连接,用于根据通过球囊导管的电流及电流阈值,控制球囊导管的电压供给。冲击波产生系统包括冲击波产生装置及冲击波能量控制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球囊导管的稳定性及可靠性,减少了夹层的产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用于体内腔道塑形的冲击波能量控制系统及冲击波产生系统


技术介绍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也称为冠心病。一般可采用药物、介入和外科手术治疗。人类冠状动脉钙化的探索与研究,已经有约100年的历史。早在19世纪,病理学家rudolphvirchow最先发现血管钙化,当时认为冠脉钙化是一种被动的退化的现象。随着对血管钙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冠脉钙化证实是一个主动的、高度可调控的生物学过程。冠状动脉硬化是指钙化在冠状动脉组织或粥样硬化斑块内沉积,其机制是炎症细胞坏死并释放凋亡体和坏死残留物,作为磷酸钙晶体成核位点。

2、目前,冠脉造影显示钙化病变严重程度可分为无钙化、轻度钙化、中度钙化以及重度钙化。使用冠状动脉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对其钙化结构进行诊断,可以清楚的把钙化的范围和深度特征分成环形钙化、点状钙化、浅表钙化、深层钙化、偏心钙化、局限钙化以及同心钙化。其中环形、浅表和深层钙化为对称性结构,而点状、偏心和局限钙化为非对称结构。

3、1977年,gruentzig成功采用球囊导管为一位冠状动脉前降支近端狭窄的患者实施了世界上第一例球囊血管成形术,开创了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新纪元。在之后的十年时间里,球囊和支架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其中球囊变得体积更小、膨胀力更强,同时,随着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不同功能的球囊设计也随之诞生,诸如棘突球囊、巧克力球囊等,但是这些球囊技术在临床应用上仍存在很多缺陷,无法有效的对中度和重度钙化组织进行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冲击波能量控制系统及冲击波产生系统,可提高球囊导管的稳定性及可靠性,减少夹层的产生。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3、一种冲击波能量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冲击波产生装置产生的冲击波能量,所述冲击波产生装置包括电源模块及球囊导管,所述电源模块用于为所述球囊导管供电,使所述球囊导管在血管内产生冲击波,所述冲击波能量控制系统包括:

4、阈值设定模块,用于根据血管内钙化组织的分布特征,确定电流阈值;

5、电流检测模块,与所述球囊导管连接,用于检测通过所述球囊导管的电流;

6、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电流检测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及所述球囊导管连接,用于根据通过所述球囊导管的电流及所述电流阈值,控制所述球囊导管的电压供给。

7、可选地,所述电流检测模块为感测电阻。

8、可选地,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9、开关,分别与所述电源模块及所述球囊导管连接;

10、控制器,与所述开关连接,用于根据通过所述球囊导管的电流及所述电流阈值,控制所述开关的通断,以控制所述球囊导管的电压供给。

11、可选地,所述球囊导管上设置有多个电极功能区;所述电流阈值包括各电极功能区的电流阈值;通过所述球囊导管的电流包括通过各电极功能区的电流;

12、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通过各电极功能区的电流及对应各电极功能区的电流阈值,控制各电极功能区的电压供给。

13、可选地,所述电极功能区的数量为3个,分别为第一电极功能区、第二电极功能区及第三电极功能区;

14、所述第一电极功能区、所述第二电极功能区及所述第三电极功能区沿所述球囊导管的轴向依次设置。

15、可选地,所述电流阈值是预先设定好的,或者根据上一次放电的电流分析后对电流阈值进行调整确定。

16、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极功能区的电流阈值为30a,所述第二电极功能区的电流阈值为50a,所述第三电极功能区的电流阈值为70a。

17、可选地,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控制所述电源模块依次为所述第一电极功能区、所述第二电极功能区及所述第三电极功能区供电。

1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如下方案:

19、一种冲击波产生系统,所述冲击波产生系统包括冲击波产生装置及冲击波能量控制系统。

20、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根据血管内钙化组织的分布特性确定电流阈值,实时检测通过球囊导管的电流,进而控制球囊导管的电压供给,可以根据钙化组织的分布特点控制冲击波产生装置产生的冲击波能量,避免破坏球囊导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避免了过高的冲击波能量对血管及周围组织的破坏,减少了夹层的产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冲击波能量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冲击波产生装置产生的冲击波能量,所述冲击波产生装置包括电源模块及球囊导管,所述电源模块用于为所述球囊导管供电,使所述球囊导管在血管内产生冲击波,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波能量控制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波能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检测模块为感测电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波能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波能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导管上设置有多个电极功能区;所述电流阈值包括各电极功能区的电流阈值;通过所述球囊导管的电流包括通过各电极功能区的电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冲击波能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功能区的数量为3个,分别为第一电极功能区、第二电极功能区及第三电极功能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冲击波能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阈值是预先设定好的,或者根据上一次放电的电流分析后对电流阈值进行调整确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冲击波能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功能区的电流阈值为30A,所述第二电极功能区的电流阈值为50A,所述第三电极功能区的电流阈值为70A。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冲击波能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控制所述电源模块依次为所述第一电极功能区、所述第二电极功能区及所述第三电极功能区供电。

9.一种冲击波产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波产生系统包括冲击波产生装置及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冲击波能量控制系统。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击波能量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冲击波产生装置产生的冲击波能量,所述冲击波产生装置包括电源模块及球囊导管,所述电源模块用于为所述球囊导管供电,使所述球囊导管在血管内产生冲击波,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波能量控制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波能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检测模块为感测电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波能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波能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导管上设置有多个电极功能区;所述电流阈值包括各电极功能区的电流阈值;通过所述球囊导管的电流包括通过各电极功能区的电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冲击波能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功能区的数量为3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培尚岳秋炎
申请(专利权)人:迈得诺医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