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氧灌封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07798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7 0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氧灌封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胶粘剂技术领域。该环氧灌封胶,由组合物A和组合物B混合得到,所述组合物A和所述组合物B的质量比为(1‑5):1。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上述环氧灌封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组合物A:将双酚A型环氧树脂、液态环氧树脂和纳米核壳增韧剂混合,之后加入偶联剂、第一硅灰石和炭黑进行分散得到组合物A;制备组合物B:将第一固化剂、第二固化剂和促进剂进行搅拌,之后加入第二硅灰石进行分散得到组合物B;S2、将组合物A和组合物B混合,得到所述环氧灌封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环氧灌封胶具有高韧性高抗开裂的优异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胶粘剂,具体涉及一种环氧灌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环氧树脂是其分子结构中含有2个或2个以上环氧基并搭配的固化剂存在下能形成三维网络状固化物的化学物的总称,环氧树脂分子结构中含有独特的环氧基、羟基以及醚键等活性基团和极性基团,赋予了环氧树脂极好的介电性能、力学性能、粘接性能和耐腐蚀性能,且固化后收缩率和线膨胀系数小,固化物尺寸稳定,工艺性好,具有极佳的综合性能,更由于环氧树脂的配方设计灵活性和多样性,几乎能适应各种性能要求,可被加工成涂料、复合材料和胶黏剂等,在防腐涂覆、电气绝缘、风力叶片、新能源汽车、光伏发电、军工、航空航天等各个领域应用极为广泛,环氧树脂成为三大通用热固性树脂之一。但环氧树脂固化物是交联度很高的空间三维网状结构,分子链间不易滑动,内应力较大,导致环氧树脂固化后存在韧性不足,耐低温性较差以及容易开裂的问题。

2、目前环氧树脂增韧技术发展多年,分别有物理共混(ctnb共混)、分子互穿网络(ipn)、环氧树脂接枝增韧、超支化环氧增韧等技术,但ctbn物理共混对环氧树脂固化物的tg影响大;ipn增韧对玻璃化影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氧灌封胶,其特征在于,由组合物A和组合物B混合得到,所述组合物A和所述组合物B的质量比为(1-5):1;所述组合物A由第一原料混合得到,所述第一原料,按照质量份数计算,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灌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酚A环氧树脂的环氧当量150g/eq~210g/eq,在25℃下的平均粘度小于12000mPas;和/或,所述液态环氧树脂的环氧当量310g/eq~1000g/eq,在25℃下的平均粘度小于26000mPa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灌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核壳增韧剂为核壳结构球形纳米微粒,平均粒径小于150n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氧灌封胶,其特征在于,由组合物a和组合物b混合得到,所述组合物a和所述组合物b的质量比为(1-5):1;所述组合物a由第一原料混合得到,所述第一原料,按照质量份数计算,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灌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酚a环氧树脂的环氧当量150g/eq~210g/eq,在25℃下的平均粘度小于12000mpas;和/或,所述液态环氧树脂的环氧当量310g/eq~1000g/eq,在25℃下的平均粘度小于26000mpa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灌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核壳增韧剂为核壳结构球形纳米微粒,平均粒径小于15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灌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剂为kh560;和/或,所述促进剂为叔胺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环氧灌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促进剂为dmp-30、苄基二甲胺(bdma)和三乙胺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灌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化剂为甲基四氢苯酐与甲基六氢苯酐的混合物;和/或,所述第二固化剂为液化二氨基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粟再祥马交军
申请(专利权)人:邵阳把兄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