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用于降低深厚覆盖层上心墙土石坝防渗墙应力的坝体结构设计方法技术_技高网

用于降低深厚覆盖层上心墙土石坝防渗墙应力的坝体结构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07773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7 01: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降低深厚覆盖层上心墙土石坝防渗墙应力的坝体结构设计方法,属于心墙土石坝工程技术领域。本方法是对现有覆盖层上心墙土石坝防渗墙顶部两侧区域坝体结构的改进。具体方法是:在防渗墙顶部(心墙下部)上、下游两侧分别设置软弱带,软弱带选用条状高塑性土,软弱带的内侧(靠近心墙的一侧)为垫层料,外侧为反滤料,避免高塑性土在渗流过程中流失。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设置的软弱带可以适应防渗系统(心墙+防渗墙)与土体材料(筑坝材料+覆盖层地基土)之间更大的沉降差异,同时削弱二者之间的剪应力作用,从而改善防渗墙顶部的应力集中现象,提升坝体防渗系统的安全裕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心墙土石坝工程,涉及一种深厚覆盖层上防渗墙顶部两侧区域坝体结构的改进,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降低深厚覆盖层上心墙土石坝防渗墙应力的坝体结构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1、高坝建设是我国水电开发和能源转型的重要基础,随着西部水利工程建设的持续发展,深厚覆盖层地基条件下建坝已无法避让。目前我国已建并规划的狮子坪、黄金坪、下坂地、泸定、旁多、冶勒等多座高土石坝工程的覆盖层深度均超过了100m,其中旁多、治勒工程的覆盖层深度已达到了400m。

2、混凝土防渗墙作为深厚覆盖层上修建土石坝的主要防渗结构,现存以下问题:由于防渗墙混凝土材料的模量明显高于覆盖层地基土的,因此在坝体重力作用下覆盖层的沉降远大于防渗墙的,将在防渗系统(心墙+防渗墙)两侧附近土体内部产生剪切带,剪应力的作用会造成防渗墙顶部应力集中,从而极有可能引发防渗墙损伤,致使防渗系统失效,危及坝体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降低深厚覆盖层上心墙土石坝防渗墙应力的坝体结构设计方法,在防渗墙顶部(心墙下部)的上、下游两侧设置软弱带,通过软弱带的变形释放土体作用在心墙上的剪应力,以削弱其传递到防渗墙上的作用,从而减小防渗墙顶部应力和损伤风险,保障坝体防渗安全。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用于降低深厚覆盖层上心墙土石坝防渗墙应力的坝体结构设计方法,对现有覆盖层上心墙土石坝防渗墙顶部两侧区域坝体结构进行改进,改进点为:在防渗墙顶部、心墙下部的上、下游两侧分别设置软弱带,软弱带对称布置,且为带状结构。其中防渗墙位于沥心墙底部。

4、进一步的,所述的软弱带为条状高塑性土。

5、进一步的,所述的软弱带的内侧,即靠近心墙的一侧为过渡料,外侧为反滤料,以避免高塑性土在渗流过程中流失。

6、进一步的,所述的软弱带的位置在不影响施工条件下尽可能靠近防渗墙与心墙,与防渗墙的水平间距不宜大于防渗墙宽度的0.5倍。

7、与现有心墙土石坝结构对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8、1)通过防渗墙顶部上、下游两侧软弱带的设置,提升该区域适应变形的能力,以有效释放防渗系统两侧土体作用在心墙上的剪应力,缓解防渗墙顶部的应力集中现象;

9、2)设置的软弱带为带状,占用空间相对较少,能够节省材料的使用;

10、3)只在防渗墙顶部两侧存在潜在剪切带的区域设置软弱带,不会影响坝体整体变形和应力状态。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降低深厚覆盖层上心墙土石坝防渗墙应力的坝体结构设计方法,对现有覆盖层上心墙土石坝防渗墙顶部区域坝体结构进行改进,其特征在于,在防渗墙顶部、心墙下部的上、下游两侧分别设置带状结构的软弱带,软弱带对称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降低深厚覆盖层上心墙土石坝防渗墙应力的坝体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弱带为条状高塑性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降低深厚覆盖层上心墙土石坝防渗墙应力的坝体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弱带的内侧,即靠近心墙的一侧为过渡料,外侧为反滤料,避免高塑性土在渗流过程中流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降低深厚覆盖层上心墙土石坝防渗墙应力的坝体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弱带的位置在不影响施工条件下尽可能靠近防渗墙与心墙,与防渗墙的水平间距不宜大于防渗墙宽度的0.5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降低深厚覆盖层上心墙土石坝防渗墙应力的坝体结构设计方法,对现有覆盖层上心墙土石坝防渗墙顶部区域坝体结构进行改进,其特征在于,在防渗墙顶部、心墙下部的上、下游两侧分别设置带状结构的软弱带,软弱带对称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降低深厚覆盖层上心墙土石坝防渗墙应力的坝体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弱带为条状高塑性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京茂田山林刘立强周晨光屈永倩陈楷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