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基础加固施工,更具体的是涉及既有建筑独立基础静压桩导坑的结构与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1、湿陷性黄土场地的既有工业与民用建筑,因地基浸水,导致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造成建筑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建筑上部结构不均匀沉降、裂缝、倾斜变形等,建筑存在安全隐患,对此类建筑地基基础通常多采用坑式静压桩进行加固。
2、但目前湿陷性黄土场地的坑式静压桩加固时,由于施工工作面的关系,独立基础底水平导坑开挖面积往往较大,当超过基础底面积25%以上时,在开挖导坑、静力压桩、临时托换等工序控制上不够精细,易造成既有建筑在地基基础静压桩加固施工过程中建筑有较大的附加沉降,加剧了建筑不均匀沉降及变形,危害建筑安全及加固施工安全,给后续的顶升纠偏带来额外的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既有建筑独立基础静压桩导坑的结构与施工工艺,能够在既有建筑独立基础底部采用坑式静压桩加固施工时,基底在超挖的情况下可以降低既有建筑附加沉降的一种施工工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既有建筑独立基础静压桩导坑的结构,包括黄土场地(1)和独立基础(4),所述独立基础(4)的上部设置有既有建筑体(401),其特征在于:所述黄土场地(1)的上侧开挖有竖向导坑(2),所述竖向导坑(2)的下侧开挖有水平导坑(3),所述独立基础(4)的下侧设置有基础混凝土垫层(5),所述基础混凝土垫层(5)的下端面开设有多个凹槽(501),多个所述凹槽(501)的内部均设置有静压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建筑独立基础静压桩导坑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导坑(3)包括第一水平导坑(301)、第二水平导坑(302)、第三水平导坑(303)和第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既有建筑独立基础静压桩导坑的结构,包括黄土场地(1)和独立基础(4),所述独立基础(4)的上部设置有既有建筑体(401),其特征在于:所述黄土场地(1)的上侧开挖有竖向导坑(2),所述竖向导坑(2)的下侧开挖有水平导坑(3),所述独立基础(4)的下侧设置有基础混凝土垫层(5),所述基础混凝土垫层(5)的下端面开设有多个凹槽(501),多个所述凹槽(501)的内部均设置有静压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建筑独立基础静压桩导坑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导坑(3)包括第一水平导坑(301)、第二水平导坑(302)、第三水平导坑(303)和第四水平导坑(304),所述静压桩包括第一钢管桩(6)、第二钢管桩(7)、第三钢管桩(8)和第四钢管桩(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既有建筑独立基础静压桩导坑的结构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管桩(6)、第二钢管桩(7)、第三钢管桩(8)、第四钢管桩(9)分别位于第二水平导坑(302)、第三水平导坑(303)、第四水平导坑(304)、第一水平导坑(301)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常宝,宋贝贝,董红健,钱铭,安炳,何志锋,赵福荣,马竟太,马玺雅,岳江州,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土木工程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