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河道交汇处岸坡防冲刷的水流调控方法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海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河道交汇处岸坡防冲刷的水流调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07764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7 0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河道交汇处岸坡防冲刷的水流调控方法,包括获取河道交汇处的基本特征,所述基本特征包括河道流量、水深、平面形态和土体性质;根据河道流量、水深和平面形态,构建交汇处平面流场模型;根据土体性质和相应的泥沙起动流速公式,确定支汊对岸侧泥沙起动流速V<subgt;c</subgt;;确定分离区、支汊水流和主汊水流占据河道的位置,得到平面流场的数学表达确定岸坡侧水流流速大小V<subgt;m</subgt;;通过调节主汊流量和支汊流量,使得岸坡侧流速V<subgt;m</subgt;小于泥沙起动流速V<subgt;c</subgt;,从而确保岸坡的稳定性。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适用于不同条件下河流交汇处的岸坡治理;通过汇流比来确定水流的过流宽度,大大简化计算过程,快速得到结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利工程,具体涉及一种河道交汇处岸坡防冲刷的水流调控方法


技术介绍

1、在平原河流中,河岸冲刷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河岸冲刷是指河水冲击河岸造成岸边土壤物质的流失,导致河岸坡度陡峭,严重的河岸冲刷还会导致河岸崩塌、岸线后退,影响到河岸的生态环境和河流的稳定。河流沿岸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减轻河岸冲刷造成的洪水灾害和环境破坏,可为沿岸地区的经济建设提供保障,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然而,河岸冲刷机理十分复杂,影响因素众多,河岸边界的水流条件、土壤结构以及剖面形状(坡高、坡度)等,这些在冲刷发生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河流交汇处作为河流系统的重要控制节点,其复杂的水流紊动导致该区域河岸冲刷十分严重。两股不同流量的水流在交汇处相遇,相互挤压,并且由于河道断面的束窄,导致交汇区水流流速增大,造成河岸冲刷或者岸脚淘刷。同时,当受降雨、调水等影响,河流流量突变,水流流速也发生突变,这种变化也会加剧岸坡的冲刷。然而,由于河流交汇处的平面形态复杂,水流要素众多,至今对交汇区冲刷的认识还十分不足,也缺少相应的调控措施。因此,研究交汇处河岸防冲刷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可以为河流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技术实现思路

1、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河道交汇处岸坡防冲刷的水流调控方法,能有效解决上述河流交汇处的平面形态复杂,水流要素众多以及缺少调控措施等不足之处。

2、技术方案:一种河道交汇处岸坡防冲刷的水流调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步骤一:获取河道交汇处的基本特征,所述基本特征包括河道流量、水深、平面形态和土体性质;

4、步骤二:根据河道流量、水深和平面形态,构建交汇处平面流场模型;根据土体性质和相应的泥沙起动流速公式,确定支汊对岸侧泥沙起动流速vc;

5、步骤三:确定分离区、支汊水流和主汊水流占据河道的位置,得到平面流场的数学表达确定岸坡侧水流流速大小vm;

6、步骤四:通过调节主汊流量和支汊流量,使得岸坡侧流速vm小于泥沙起动流速vc,从而确保岸坡的稳定性。

7、优选的,所述河道交汇处的基本特征具体包括支汊流量q1、主汊流量q2、交汇角α、下游河宽w和水深h。

8、优选的,根据土体性质和泥沙级配情况,采用适用粗细沙的统一起动流速公式如下所示:

9、

10、式中:vc为起动流速;h为水深;d为粒径,γ为水流容重;γs为泥沙容重,γ′为淤积物的干容重;γ′c为淤积物的稳定干容重,δ为薄膜水厚度,取值为0.0001mm,ν水流运动黏滞性系数,g是重力加速度。

11、优选的,分离区的平面宽度如下式所示:

12、

13、式中,ws为分离区的平面宽度,fd为水流的弗勒得数,fd=u/(g*h)0.5,u是水流平均流速,q为汇流比,且q=q1/q2。

14、优选的,在交汇下游,根据支汊和主汊的流量比来确定相应的过流宽度:

15、w1/w2=q1/q2

16、ws+w1+w2=w

17、vm=q2/(w2*h)

18、式中,w1为交汇后支汊水流的过流宽度,w2为交汇后主汊水流的过流宽度。

19、优选的,汇流比与交汇角、临界流速、河宽和水深之间的数学关系式如下式所示:

20、

21、其中,主汊流量q2为自变量。

22、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一种河道交汇处岸坡防冲刷的水流调控方法,通过获取河道交汇处的基本特征,构建交汇处平面流场模型,调节主汊和支汊流量过程,使得岸坡侧流速小于泥沙起动流速,从而确保岸坡的稳定性;

23、2)本专利技术中采用水流流速与汇流比和交汇角的数学关系式,可适用于不同条件下河流交汇处的岸坡治理;

24、3)本专利技术中建立了河道交汇下游平面流场模型,通过汇流比来确定水流的过流宽度,可大大简化计算过程,快速得到结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河道交汇处岸坡防冲刷的水流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交汇处岸坡防冲刷的水流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河道交汇处的基本特征具体包括支汊流量Q1、主汊流量Q2、交汇角α、下游河宽W和水深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交汇处岸坡防冲刷的水流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土体性质和泥沙级配情况,采用适用粗细沙的统一起动流速公式如下所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交汇处岸坡防冲刷的水流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分离区的平面宽度如下式所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交汇处岸坡防冲刷的水流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交汇下游,根据支汊和主汊的流量比来确定相应的过流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交汇处岸坡防冲刷的水流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汇流比与交汇角、临界流速、河宽和水深之间的数学关系式如下式所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交汇处岸坡防冲刷的水流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交汇处岸坡防冲刷的水流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河道交汇处的基本特征具体包括支汊流量q1、主汊流量q2、交汇角α、下游河宽w和水深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交汇处岸坡防冲刷的水流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土体性质和泥沙级配情况,采用适用粗细沙的统一起动流速公式如下所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赛瑜闫光辉唐洪武许栋张培培朱运强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