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车用线缆屏蔽连接结构及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07679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7 0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车用线缆屏蔽连接结构及制作方法,属于线束技术领域。其中,新能源车用线缆屏蔽连接结构包括:线束以及与线束的端部连接的非屏蔽连接器和屏蔽器;线束包括线芯以及由内至外依次包裹在线芯外壁的内绝缘层、屏蔽层和外绝缘层,外绝缘层靠近非屏蔽连接器的外壁开设有环形开口,环形开口使屏蔽层部分裸露,裸露的屏蔽层和外绝缘层之间密封连接有屏蔽环;屏蔽器与屏蔽环连接并罩住非屏蔽连接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屏蔽环可对屏蔽层进行保护,同时减小电阻对电位的影响并且能更好的固定线束;屏蔽环和屏蔽器的设计提高了非屏蔽连接器的接地效果,其与设备连接处能够将线缆的电磁干扰信号包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线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车用线缆屏蔽连接结构及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1、由于在新能源车中采用纯电动驱动以及控制方案,故而在设计上避免不了会涉及到电磁兼容(emc)的问题,线束的屏蔽接地效果对电磁兼容(emc)测试的结果有很大的影响,目前市面上存在很多内部没有屏蔽层的高压连接器与外壳连接,或者单独使用线鼻子连接无屏蔽层的设备的连接形式。

2、因为有这种连接形式存在,目前在设计这类线束时,有三种处理方式:

3、1、线束单端接地,不方便做屏蔽层接地的连接器处不接地;

4、2、线束两端都不接地,屏蔽层不外露;

5、3、线束在不方便做屏蔽接地的连接器处,将屏蔽层剥开并引一根导线出来接地。

6、上述三种方式由于线束本身有屏蔽层的存在有一定的防护效果,但是屏蔽层接地效果差从而导致共模干扰电流不能很好的导入大地;且由于连接器无屏蔽层,其与设备连接处不能将线缆的电磁干扰(emi)信号包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车用线缆屏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车用线缆屏蔽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车用线缆屏蔽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芯(11)的端部从所述内绝缘层(12)内伸出,所述内绝缘层(12)的端部从所述屏蔽层(13)内伸出,所述线芯(11)和所述内绝缘层(12)伸入至所述非屏蔽连接器(2)内并与所述非屏蔽连接器(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车用线缆屏蔽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环(4)靠近所述非屏蔽连接器(2)的端部外壁设有第一热缩管(5),且所述第一热缩管(5)一端的内侧壁收缩至所述内绝缘层(12)的外侧壁,所述第一热缩管(5)另一端的内侧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车用线缆屏蔽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车用线缆屏蔽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芯(11)的端部从所述内绝缘层(12)内伸出,所述内绝缘层(12)的端部从所述屏蔽层(13)内伸出,所述线芯(11)和所述内绝缘层(12)伸入至所述非屏蔽连接器(2)内并与所述非屏蔽连接器(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车用线缆屏蔽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环(4)靠近所述非屏蔽连接器(2)的端部外壁设有第一热缩管(5),且所述第一热缩管(5)一端的内侧壁收缩至所述内绝缘层(12)的外侧壁,所述第一热缩管(5)另一端的内侧壁收缩至所述屏蔽环(4)的外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新能源车用线缆屏蔽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器(3)包括具有缺口的连接环(31)、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环(31)的缺口位置处且沿连接环(31)的外侧延伸的两个连接条(32)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环(31)的侧边的屏蔽罩(33),两个所述连接条(32)相互对应,所述屏蔽罩(33)具有与所述连接环(31)的缺口连通的开口,所述连接环(31)套设在所述屏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富夏甫根黄龙肖波王涛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壹为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