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换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7351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7 00:32
本技术涉及智能换电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换电站,包括换电站棚房,所述换电站棚房内部的中间设置有换电平台,位于所述换电站棚房的内部且位于所述换电平台的两侧,分别依次对称设置有A‑RGV小车、A充电室、A码垛机与B‑RGV小车、B充电室、B码垛机;该智能换电站中,通过在换电站棚房内设置有A码垛机、A充电室、A‑RGV小车与B码垛机、B充电室、B‑RGV小车的结构,实现了该智能换电站布设双充电室,双RGV结构,和双码垛机的相互配合使用功能,达到了大幅提升换电效率,快速完成换电,节约用户时间的效果;以及在A充电室和B充电室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电池缓存仓,并且在电池储存架上设置出电池缓存架的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智能换电站,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换电站。


技术介绍

1、智能换电站是基于电动车辆换电技术的先进设施,旨在提供方便、快捷的电池更换服务,用于解决电动车辆续航里程和充电时间的限制。智能换电站能够自动更换电动车辆的电池组,使车辆能够快速恢复能量,继续行驶,目前市场的换电站存在用时较长,电池质量大,人工搬运拆装效率低,电池磕碰损坏易造成爆炸腐蚀的伤害,并且需要用户等待长时间换电完成,影响用户换电体验感。

2、例如,申请号为cn202120633523.5公开了一种智能便捷式换电站中,包括棚房、电气房、换电区域、轨道、起重机、固定轨道、车辆引导系统、车牌识别器、长槽、固定弧板、液压缸、移动弧板、电池充电仓位、充电台、升降座、充电座、固定杆、电池吊具设备、固定板、挂钩、汽车电池及连接环结构,通过棚房内设有换电区域,车辆引导系统安装在换电区域,此布局换电站,通过车辆引导系统引导车辆驶入换电区域,电池吊具设备吊起亏电电池,并且将充电完毕的电池安装在车辆上,进行一轮换电作业,用于提高换电效率,但是存在电池吊具笨重、更换电池的周期长、电池拆卸不便捷和消防安全性差,以及电池充电仓内拆卸缺电电池和补充满电电池替换效率低的缺陷。

3、因此,上述技术专利公开的换电站,在更换电池过程中,存在电池充电仓内拆卸缺电电池和补充满电电池替换效率低、充电室设备不全面导致安全防护性差和充换电程序紊乱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换电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换电站,包括换电站棚房,所述换电站棚房内部的中间设置有换电平台,位于所述换电站棚房的内部且位于所述换电平台的两侧,分别依次对称设置有a-rgv小车、a充电室、a码垛机与b-rgv小车、b充电室、b码垛机,其中,所述a码垛机位于所述a充电室的内部,所述b码垛机位于所述b充电室的内部,位于所述a充电室和b充电室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电池缓存仓,所述换电站棚房正面的两侧均设置有消防组件,所述换电站棚房正面的中部设置有道闸,位于所述换电站棚房正面的一侧设置有监控柜,位于所述道闸的正前方且位于所述监控柜的侧面设置有扫码机,位于所述换电站棚房的内部且靠近所述监控柜的背面设置有主控柜。

3、可选地,所述电池缓存仓的结构包括有电池储存架,所述电池储存架上表面的一侧设置有线槽,所述电池储存架下表面的四周均活动连接有底座,所述电池储存架的内部,由低至高依次设置有电池缓存架和电池充电仓,位于所述电池储存架的内部且位于所述电池缓存架至电池充电仓的之间设置有电池在位感应器,所述电池充电仓的内部侧面,由中心向两端依次设置有电池包温度检测器和电池包定位器,所述电池充电仓另一内部侧面的中部设置有充电连接器,位于所述电池缓存架的内部且与所述充电连接器同侧的底端设置有电池包外观摄像检测器

4、可选地,所述换电站棚房的结构包括有围棚架,所述围棚架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隔室,所述围棚架靠近正面的两个侧面中部均设置有观察窗,所述围棚架的四周均设置有房门;所述a码垛机的结构包括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侧面设置有引导轨道,所述引导轨道的下表面活动连接有自动检测码垛机。所述引导轨道的侧面设置有若干个定位检测器;且所述b码垛机的结构与所述a码垛机的结构相同。

5、可选地,所述a-rgv小车往返于a充电室与换电平台之间进行作业,所述b-rgv小车往返于b充电室与换电平台之间进行作业,用于布设双充电室,双rgv结构,双码垛机的换电站结构;所述主控柜通过无线网络通讯连接并控制a码垛机、a-rgv小车、b码垛机和b-rgv小车,且所述主控柜通过有线线路和通讯接口与所述监控柜相互连接,用于实时监测换电过程和控制a-rgv小车和b-rgv小车分别进行有序操作。

6、可选地,所述消防组件一端贯穿围棚架设置在靠近电池缓存仓的隔室内,用于防护电池缓存仓内电池易燃易爆发生火灾的情况,所述a充电室的内部和所述b充电室的内部各包含有5个电池储存架,一个所述电池储存架的内部设置有6个电池充电仓和1个电池缓存架,且a码垛机和b码垛机分别往返于a充电室和b充电室内部的5个电池储存架之间进行取放车辆电池包。

7、可选地,所述围棚架的结构呈轴对称形状,用于在换电平台上增设充电室,扩大充电室的数量和更换电池包的规模,所述道闸的长度范围为6-10m,用于提供两辆电动车并排而行的宽度范围,所述换电站棚房的材质为pc板、钢化玻璃、不锈钢金属中的任意一种,且所述换电站棚房的内外表面均匀喷涂有防火阻燃涂层,所述防火阻燃涂层的厚度为10-20mm,其具有防腐蚀性强、抗压强度高、耐火时间长的特点。

8、可选地,所述电池缓存架的长度与所述电池充电仓的长度相等,所述电池缓存架的宽度与所述电池充电仓的宽度相等,但是所述电池缓存架的高度大于所述电池充电仓的高度,用于在电池缓存架的内部设置电池在位感应器和电池包外观摄像检测器,所述电池包外观摄像检测器通过无线通信协议连接监控柜(5),将检测的车辆电池包外观图片传输至监控柜(5)进行图像数据的对比训练和计算,用于智能化判断车辆电池包的外观情况。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0、1、该智能换电站中,通过在换电站棚房内设置有a码垛机、a充电室、a-rgv小车与b码垛机、b充电室、b-rgv小车的结构,实现了该智能换电站布设双充电室,双rgv结构,和双码垛机的相互配合使用功能,达到了大幅提升换电效率,快速完成换电,节约用户时间的效果;以及在a充电室和b充电室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电池缓存仓,并且在电池储存架上设置出电池缓存架的结构,进一步实现了rgv小车只拆卸、安装和搬运车辆电池包,以及码垛机取放电池包完成充电的功能,达到了简化rgv流程操作的复杂性,且双rgv执行拆卸电池和安装电池异步高效的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换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电站棚房(1),所述换电站棚房(1)内部的中间设置有换电平台(10),位于所述换电站棚房(1)的内部且位于所述换电平台(10)的两侧,分别依次对称设置有A-RGV小车(9)、A充电室(8)、A码垛机(7)与B-RGV小车(13)、B充电室(12)、B码垛机(11),其中,所述A码垛机(7)位于所述A充电室(8)的内部,所述B码垛机(11)位于所述B充电室(12)的内部,位于所述A充电室(8)和B充电室(12)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电池缓存仓(14),所述换电站棚房(1)正面的两侧均设置有消防组件(2),所述换电站棚房(1)正面的中部设置有道闸(3),位于所述换电站棚房(1)正面的一侧设置有监控柜(5),位于所述道闸(3)的正前方且位于所述监控柜(5)的侧面设置有扫码机(6),位于所述换电站棚房(1)的内部且靠近所述监控柜(5)的背面设置有主控柜(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缓存仓(14)的结构包括有电池储存架(1401),所述电池储存架(1401)上表面的一侧设置有线槽(1402),所述电池储存架(1401)下表面的四周均活动连接有底座(1410),所述电池储存架(1401)的内部,由低至高依次设置有电池缓存架(1403)和电池充电仓(1405),位于所述电池储存架(1401)的内部且位于所述电池缓存架(1403)至电池充电仓(1405)的之间设置有电池在位感应器(1404),所述电池充电仓(1405)的内部侧面,由中心向两端依次设置有电池包温度检测器(1406)和电池包定位器(1407),所述电池充电仓(1405)另一内部侧面的中部设置有充电连接器(1409),位于所述电池缓存架(1403)的内部且与所述充电连接器(1409)同侧的底端设置有电池包外观摄像检测器(140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电站棚房(1)的结构包括有围棚架(101),所述围棚架(101)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隔室(102),所述围棚架(101)靠近正面的两个侧面中部均设置有观察窗(104),所述围棚架(101)的四周均设置有房门(103);所述A码垛机(7)的结构包括有驱动电机(701),所述驱动电机(701)的侧面设置有引导轨道(702),所述引导轨道(702)的下表面活动连接有自动检测码垛机(703),所述引导轨道(702)的侧面设置有若干个定位检测器(704);且所述B码垛机(11)的结构与所述A码垛机(7)的结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A-RGV小车(9)往返于A充电室(8)与换电平台(10)之间进行作业,所述B-RGV小车(13)往返于B充电室(12)与换电平台(10)之间进行作业;所述主控柜(4)通过无线网络通讯连接并控制A码垛机(7)、A-RGV小车(9)、B码垛机(11)和B-RGV小车(13),且所述主控柜(4)通过有线线路和通讯接口与所述监控柜(5)相互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防组件(2)一端贯穿围棚架(101)设置在靠近电池缓存仓(14)的隔室(102)内,所述A充电室(8)的内部和所述B充电室(12)的内部各包含有5个电池储存架(1401),一个所述电池储存架(1401)的内部设置有6个电池充电仓(1405)和1个电池缓存架(1403),且A码垛机(7)和B码垛机(11)分别往返于A充电室(8)和B充电室(12)内部的5个电池储存架(1401)之间进行取放车辆电池包。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棚架(101)的结构呈轴对称形状,所述道闸(3)的长度范围为6-10m,所述换电站棚房(1)的材质为PC板、钢化玻璃、不锈钢金属中的任意一种,且所述换电站棚房(1)的内外表面均匀喷涂有防火阻燃涂层,所述防火阻燃涂层的厚度为10-20mm。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缓存架(1403)的长度与所述电池充电仓(1405)的长度相等,所述电池缓存架(1403)的宽度与所述电池充电仓(1405)的宽度相等,但是所述电池缓存架(1403)的高度大于所述电池充电仓(1405)的高度,用于在电池缓存架(1403)的内部设置电池在位感应器(1404)和电池包外观摄像检测器(1408),所述电池包外观摄像检测器(1408)通过无线通信协议连接监控柜(5),将检测的车辆电池包外观图片传输至监控柜(5)进行图像数据的对比训练和计算。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换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电站棚房(1),所述换电站棚房(1)内部的中间设置有换电平台(10),位于所述换电站棚房(1)的内部且位于所述换电平台(10)的两侧,分别依次对称设置有a-rgv小车(9)、a充电室(8)、a码垛机(7)与b-rgv小车(13)、b充电室(12)、b码垛机(11),其中,所述a码垛机(7)位于所述a充电室(8)的内部,所述b码垛机(11)位于所述b充电室(12)的内部,位于所述a充电室(8)和b充电室(12)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电池缓存仓(14),所述换电站棚房(1)正面的两侧均设置有消防组件(2),所述换电站棚房(1)正面的中部设置有道闸(3),位于所述换电站棚房(1)正面的一侧设置有监控柜(5),位于所述道闸(3)的正前方且位于所述监控柜(5)的侧面设置有扫码机(6),位于所述换电站棚房(1)的内部且靠近所述监控柜(5)的背面设置有主控柜(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缓存仓(14)的结构包括有电池储存架(1401),所述电池储存架(1401)上表面的一侧设置有线槽(1402),所述电池储存架(1401)下表面的四周均活动连接有底座(1410),所述电池储存架(1401)的内部,由低至高依次设置有电池缓存架(1403)和电池充电仓(1405),位于所述电池储存架(1401)的内部且位于所述电池缓存架(1403)至电池充电仓(1405)的之间设置有电池在位感应器(1404),所述电池充电仓(1405)的内部侧面,由中心向两端依次设置有电池包温度检测器(1406)和电池包定位器(1407),所述电池充电仓(1405)另一内部侧面的中部设置有充电连接器(1409),位于所述电池缓存架(1403)的内部且与所述充电连接器(1409)同侧的底端设置有电池包外观摄像检测器(140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电站棚房(1)的结构包括有围棚架(101),所述围棚架(101)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隔室(102),所述围棚架(101)靠近正面的两个侧面中部均设置有观察窗(104),所述围棚架(101)的四周均设置有房门(103);所述a码垛机(7)的结构包括有驱动电机(701),所述驱动电机(7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晓东魏石磊廖昌福
申请(专利权)人:能翊行苏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