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芯翻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07302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7 00:28
本技术提供一种电芯翻转装置,包括:传输机构、顶升机构、夹持机构和翻转机构;传输机构用于将电芯沿第一水平方向从上料位置依次传输至顶升位置和下料位置;顶升机构用于将电芯从顶升位置顶起至夹持位置、或将电芯从夹持位置降下至顶升位置;夹持机构用于将顶起至夹持位置的电芯夹持;翻转机构用于驱动夹持机构带动电芯于夹持位置绕平行于第二水平方向的翻转轴翻转180度,第二水平方向垂直于第一水平方向。本技术提供的电芯翻转装置可自动对电芯针对后续电芯点胶环节进行批量依次间隔翻转作业,避免人工间隔翻转作业造成的出错率、人员劳损以及安全隐患,提高了降低电芯生产效率,尤其适合于方壳电芯的生产制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芯制造,更具体地,是涉及一种电芯翻转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方壳电芯的生产制造中,在电压电阻测试出料后,需要人工手动将一批多个电芯在流水线上依次间隔翻转180度,即第一个电芯从电压电阻测试环节下料后翻转180度(或不翻转),第二个电芯不翻转(或翻转180度),与第一个电芯间隔的第三个电芯翻转180度(或不翻转),与第二个电芯间隔的第四个电芯不翻转(或翻转180度);依次类推直至一批n个电芯依次间隔翻转或不翻转,以使该批多个电芯流入下一电芯点胶环节时,n个电芯依次前后正反面朝向对调设置,即第一个电芯正面朝上(或朝下)、第二个电芯反面朝上(或朝下)、第三个电芯正面朝上(或朝下)、第四个电芯反面朝上(或朝下),n个电芯的正面反朝向以此类推,此时前后电芯的一端正负极柱的位置也调整为方向相反设置;此后由电芯点胶设备对电芯的贴合面进行点胶作业,再由电芯贴合设备将前后正负极柱位置方向相反的前后电芯分别贴合堆叠组装。

2、由于在进入电芯点胶环节之前,需要人工手动对一批多个电芯进行两轮依次间隔翻转作业,这种多个电芯依次需要翻转和无需翻转的重复性动作,容易造成作业人员疲劳进而造成翻转出错率提高,并被迫采取设备停机进行纠错,从而降低电芯生产效率。此外,长时间保持翻转电芯的机械性动作还容易造成作业人员劳损,并产生人员健康问题及安全生产隐患。

3、因此,传统的方壳电芯生产采用人工间隔翻转多个电芯,导致翻转出错率高且生产效率低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间隔翻转多个电芯出错率高且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方壳电芯的电芯翻转装置。

2、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本技术提供一种电芯翻转装置,包括:

4、传输机构、顶升机构、夹持机构和翻转机构;

5、传输机构用于将电芯沿第一水平方向从上料位置依次传输至顶升位置和下料位置;

6、顶升机构用于将电芯从顶升位置顶起至夹持位置、或将电芯从夹持位置降下至顶升位置;

7、夹持机构用于将顶起至夹持位置的电芯夹持;

8、翻转机构用于驱动夹持机构带动电芯于夹持位置绕平行于第二水平方向的翻转轴翻转180度,第二水平方向垂直于第一水平方向。

9、进一步地,电芯翻转装置还包括:

10、基座;

11、传输机构包括:

12、传输安装架,设于基座顶端并从上料位置沿第一水平方向依次延伸至顶升位置和下料位置;

13、同步带轮组件,设于传输安装架上,用于驱动至少两个输送带沿第一水平方向同步循环传动,并依次经过上料位置、顶升位置和下料位置,相邻输送带在第二水平方向上依次平行间隔设置,电芯的轴向平行于第二水平方向地放置于各个输送带上。

14、优选地,基座顶端设有连通其中空内部的升降让位口,升降让位口位于顶升位置正下方;

15、顶升机构包括:

16、顶升底座,设于基座的中空内部且安装于基座上,并位于升降让位口正下方;

17、升降驱动组件,设于顶升底座上并沿竖直方向穿过升降让位口,用于驱动至少一个升降载板竖直升降运动,升降载板的宽度小于相邻输送带之间的间距,使得升降载板可在相邻输送带之间升降以将电芯从顶升位置顶起至夹持位置、或将电芯从夹持位置降下至顶升位置并放置于各个输送带上。

18、优选地,翻转机构包括:

19、翻转支撑架,设于基座顶端并位于顶升位置在第二水平方向上的一侧;

20、翻转驱动单元,设于翻转支撑架顶部且与夹持位置的高度相平齐,用于驱动夹持机构带动电芯于夹持位置绕平行于第二水平方向的翻转轴前后翻转180度;

21、夹持机构包括:

22、夹持驱动气缸,固定安装于翻转驱动单元的旋转输出件上,用于驱动一对电芯夹持组件在第一水平方向上相对张合运动,一对电芯夹持组件用于在第一水平方向上于夹持位置从升降载板夹持电芯、或在带动电芯翻转后于夹持位置将电芯放置在升降载板上。

23、进一步地,电芯翻转装置还包括:

24、限位机构,设于基座顶端并位于顶升位置在第二水平方向上的一侧,用于驱动限位件沿第二水平方向相对顶升位置往复运动,以将电芯限位于顶升位置。

25、优选地,升降驱动组件包括:

26、顶升驱动气缸,设于顶升底座上;

27、顶升底板,设于顶升驱动气缸的活塞杆顶端;

28、至少一个支撑立柱,设于顶升底板顶端并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升降载板设于支撑立柱顶端;

29、顶升驱动气缸通过驱动顶升底板及支撑立柱带动升降载板在相邻输送带之间竖直升降运动。

30、优选地,电芯夹持组件包括:

31、一对夹持运动件,分别对应设于夹持驱动气缸的两组伸缩杆上;一对夹持臂,分别对应设于一对夹持运动件上;一对电芯夹持治具,分别对应设于一对夹持臂上,分别对应用于夹持对应电芯的轴向两端。

32、优选地,限位机构包括:

33、固定支架,设于基座顶端并位于顶升位置在第二水平方向上的一侧;

34、限位驱动气缸,设于固定支架且与电芯放置于相邻输送带的高度相平齐,限位件为安装于限位驱动气缸的伸缩杆末端的限位挡块,限位驱动气缸用于驱动限位挡块沿第二水平方向相对顶升位置往复运动。

35、优选地,输送带设有三个,电芯放置于三个输送带上并从上料位置依次传输至顶升位置和下料位置;

36、升降驱动组件用于驱动两个升降载板同步竖直升降运动,使得两个升降载板可在的相邻输送带之间升降以将电芯的轴向两端同步从顶升位置顶起至夹持位置、或将电芯的轴向两端同步从夹持位置降下至顶升位置;

37、限位机构设有一对,且一对限位机构分别对应位于顶升位置在第二水平方向上的两侧,分别对应用于驱动一对限位件沿第二水平方向相对顶升位置往复运动,以分别对应将电芯的轴向两端限位于顶升位置;

38、翻转机构设有一对,且一对翻转机构分别对应位于顶升位置在第二水平方向上的两侧,夹持机构对应一对翻转机构设有一对,一对夹持机构分别对应用于将顶起至夹持位置的电池的轴向两端夹持,一对翻转机构分别对应用于驱动一对夹持机构同步带动电池于夹持位置翻转。

39、优选地,电芯为方壳电芯。

4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电芯翻转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41、本技术提供的电芯翻转装置可自动对电芯针对后续电芯点胶及贴合堆叠环节进行批量依次间隔翻转作业,避免人工间隔翻转作业造成的出错率、人员劳损以及安全隐患,提高了降低电芯生产效率,尤其适合于方壳电芯的生产制造。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芯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顶端设有连通其中空内部的升降让位口,所述升降让位口位于所述顶升位置正下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芯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组件包括: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芯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夹持组件包括: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芯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芯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设有三个,所述电芯放置于三个输送带上并从所述上料位置依次传输至所述顶升位置和所述下料位置;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芯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为方壳电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芯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顶端设有连通其中空内部的升降让位口,所述升降让位口位于所述顶升位置正下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芯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翻转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斌周路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英联达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