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基于结构化框架的公路建设碳排放计算方法、系统及设备技术方案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长安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结构化框架的公路建设碳排放计算方法、系统及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070100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7 0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结构化框架的公路建设碳排放计算方法、系统及设备,涉及碳排放量计算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建立公路建设碳排放核算结构化框架,根据公路建设碳排放核算结构化框架中各节点的项目数据库确定公路建设碳排放核算结构化框架中各节点的碳排放计算表,根据公路建设碳排放核算结构化框架,确定细分计算范围,根据细分计算范围,确定各核算主体对应的碳排放核算边界及各核算主体对应的节点碳排放模型,根据公路建设碳排放核算结构化框架中各节点的碳排放计算表、各核算主体对应的碳排放核算边界和节点碳排放模型实现各核算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满足多核算主体在不同目的下计算公路建设碳排放的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碳排放量计算,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结构化框架的公路建设碳排放计算方法、系统及设备


技术介绍

1、交通运输碳排放约占中国碳排放总量的10%,而公路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公路建设活动涉及到的运输、材料、能源、机械设备种类繁多,产生的碳排放可能归属交通运输、建筑施工、能源生产或者材料生产等不同行业部门的考虑范围。

2、专利公布号为cn116467548a的一种基于建设工序的公路工程建设期碳排放量计算方法,包括:获取公路建设期的n项碳排放源,n为大于1的整数;基于所述n项碳排放源对应的活动水平数据的可获得性,确定碳排放量的目标计算方法,所述目标计算方法为定额法和/或系数法;采用所述目标计算方法,计算所述n项碳排放源对应的碳排放量;基于所述n项碳排放源对应的碳排放量,计算公路建设期的碳排放总量。该专利通过将排放源划分为工程施工直接碳排放、建设期其他直接碳排放、材料、设备供应链碳排放、外购电力碳排放,然后通过累加求和每一个排放源排放量的方式求总排放。该专利仅能求出建设项目的总排放,对每个排放源划分过程不清晰,因此在实际项目的碳排放细化管理中实操性较差,无法关注多层级多维度的核算需求,可推广性不高。

3、专利公布号为cn115758679a的一种施工期公路碳排放量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工程分为若干单位工程,获取单位工程中的人工劳动力的数量、施工机械的种类和台班、材料的种类、数量和运输距离以及植被类型和面积;计算工程碳排放量、材料运输碳排放量、绿化工程碳补偿以及其他碳排放量;基于各单位工程中的碳排放量、材料运输碳排放量、绿化工程碳补偿以及其他碳排放量预估得到施工期公路碳排放量。该专利仅是针对单位工程碳排放的预估,没有提出多利益主体核算需求的核算边界,仍是项目总量排放的计算,无法实现多粒度公路建设项目的碳交易、碳评估、碳管理。

4、可见,目前没有针对公路建设活动的碳排放计量标准或指南,现有方法中碳核算框架界定的核算范围单一,一般只考虑建设项目分阶段的碳排放,单元结构划分较粗,多以项目整体、主要构造物为分析单元,也没有根据交通、建筑、材料、能源等相关减碳主体不同的核算需求对边界进一步划分,难以满足后续评估或交易口径需要,即现有的针对公路建设活动的碳排放计算方法无法满足多核算主体在不同目的下的计算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公路建设结构化边界设定及碳排放计算方法,可以满足多核算主体在不同目的下计算公路建设碳排放的需要。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3、一种基于结构化框架的公路建设碳排放计算方法,包括:

4、s1:根据目标公路建设工程的施工段、构造物和工序,建立公路建设碳排放核算结构化框架;所述公路建设碳排放核算结构化框架的结构为:由上向下依次为项目、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建设活动和排放来源多个层级粒度的树型拓扑结构;所述建设活动为完成所述分项工程进行的施工工作;所述排放来源为所述建设活动中产生碳排放的材料和施工机械设备;

5、s2:根据所述公路建设碳排放核算结构化框架中各节点的项目数据库确定所述公路建设碳排放核算结构化框架中各节点的碳排放计算表;所述项目数据库包括项目基础数据库、造价工程量库、实际工程量库和定额库;所述项目基础数据库包括外购材料排放因子库、自采材料排放因子库和施工机械排放因子数据库;

6、s3:根据所述公路建设碳排放核算结构化框架,确定细分计算范围;所述细分计算范围包括排放源碳排放计算范围、构成内容碳排放计算范围和分范围碳排放计算范围;

7、s4:根据所述细分计算范围,确定各核算主体对应的碳排放核算边界及各核算主体对应的节点碳排放模型;所述核算主体单位包括行业主管部门、业主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材料供应商和施工机械供应商;

8、s5:根据所述公路建设碳排放核算结构化框架中各节点的碳排放计算表、各核算主体对应的碳排放核算边界以及各核算主体对应的节点碳排放模型实现各核算目的;所述核算目的包括计算各所述核算主体在各节点的碳排放、计算各所述核算主体在节点组合的碳排放、计算各所述核算主体在各层级粒度的碳排放、对各所述核算主体进行碳评价、对各所述核算主体进行碳管理和对各所述核算主体进行碳交易;所述节点组合包括多个节点。

9、一种基于结构化框架的公路建设碳排放计算系统,包括:

10、公路建设碳排放核算结构化框架构建模块,用于根据目标公路建设工程的施工段、构造物和工序,建立公路建设碳排放核算结构化框架;所述公路建设碳排放核算结构化框架的结构为:由上向下依次为项目、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建设活动和排放来源多个层级粒度的树型拓扑结构;所述建设活动为完成所述分项工程进行的施工工作;所述排放来源为所述建设活动中产生碳排放的材料和施工机械设备;

11、碳排放计算表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公路建设碳排放核算结构化框架中各节点的项目数据库确定所述公路建设碳排放核算结构化框架中各节点的碳排放计算表;所述项目数据库包括项目基础数据库、造价工程量库、实际工程量库和定额库;所述项目基础数据库包括外购材料排放因子库、自采材料排放因子库和施工机械排放因子数据库;

12、细分计算范围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公路建设碳排放核算结构化框架,确定细分计算范围;所述细分计算范围包括排放源碳排放计算范围、构成内容碳排放计算范围和分范围碳排放计算范围;

13、碳排放核算边界和节点碳排放模型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细分计算范围,确定各核算主体对应的碳排放核算边界及各核算主体对应的节点碳排放模型;所述核算主体单位包括行业主管部门、业主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材料供应商和施工机械供应商;

14、核算目的实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公路建设碳排放核算结构化框架中各节点的碳排放计算表、各核算主体对应的碳排放核算边界以及各核算主体对应的节点碳排放模型实现各核算目的;所述核算目的包括计算各所述核算主体在各节点的碳排放、计算各所述核算主体在节点组合的碳排放、计算各所述核算主体在各层级粒度的碳排放、对各所述核算主体进行碳评价、对各所述核算主体进行碳管理和对各所述核算主体进行碳交易;所述节点组合包括多个节点。

15、一种基于结构化框架的公路建设碳排放计算设备,包括:

16、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使所述电子设备执行根据上述所述的基于结构化框架的公路建设碳排放计算方法。

17、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以下有益效果:

18、本专利技术构建的公路建设碳排放核算结构化框架由上向下依次为项目、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建设活动和排放来源多个层级粒度的树型拓扑结构,划分粒度更细致,得到的边界更清晰规范,在计算的时候可以计算各所述核算主体在各节点的碳排放、计算各所述核算主体在节点组合的碳排放、计算各所述核算主体在各层级粒度的碳排放、对各所述核算主体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结构化框架的公路建设碳排放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结构化框架的公路建设碳排放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结构化框架的公路建设碳排放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结构化框架的公路建设碳排放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结构化框架的公路建设碳排放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核算主体为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且核算边界为范围1产生的碳排放时,所述节点碳排放模型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结构化框架的公路建设碳排放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核算主体为材料供应商且所述核算边界为社会运输过程中的能源生产过程产生的碳排放及社会运输过程中的能源使用过程产生的碳排放时,所述节点碳排放模型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结构化框架的公路建设碳排放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核算主体为施工机械供应商时,所述节点碳排放模型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结构化框架的公路建设碳排放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公路建设碳排放核算结构化框架中各节点的碳排放计算表、各核算主体对应的碳排放核算边界以及各核算主体对应的节点碳排放模型实现各核算目的,具体包括:

9.一种基于结构化框架的公路建设碳排放计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10.一种基于结构化框架的公路建设碳排放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结构化框架的公路建设碳排放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结构化框架的公路建设碳排放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结构化框架的公路建设碳排放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结构化框架的公路建设碳排放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结构化框架的公路建设碳排放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核算主体为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且核算边界为范围1产生的碳排放时,所述节点碳排放模型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结构化框架的公路建设碳排放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核算主体为材料供应商且所述核算边界为社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元庆张海涛唐治豪刘圆圆
申请(专利权)人:长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