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梁柱连接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6953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3:57
本技术属于装配式建筑连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梁柱连接构件,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侧壁设有侧面围板;所述侧面围板的端部设有第一背面围板;所述第一背面围板的侧壁中部设有第一紧固螺栓;所述支撑板、所述侧面围板、所述第一背面围板的侧壁中部均固接有第一螺圈;所述第一螺圈的中部设有第一螺栓;所述支撑板的侧壁顶部固接有承力板;所述承力板的顶部固接有多个弹簧;多个所述弹簧的顶部固接有所述承梁板;通过多个螺栓将连接结构固定在混凝土柱的中部,可以在预制混凝土梁落在混凝土柱的过程中进行缓冲,并将部分重力转移至由混凝土柱的中部承受,降低柱顶部承受的压力,减少柱顶部边缘出现破损的可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装配式建筑连接,具体的说是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梁柱连接构件


技术介绍

1、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房屋建筑的方式变得多种多样,其中一种建筑方式被称为装配式建筑,即由生产厂家批量的生产建筑用预制构件,再运输至建筑施工场地,以搭积木的方式进行拼接,从而完成部分建筑结构的搭建。

2、预制混凝土梁在和混凝土柱进行连接时,一般需要先利用吊机将预制混凝土梁整个吊起,在经过位置的调整后,利用连接构件将预制混凝土梁放置在混凝土柱上,然后再进行钢筋绑扎等措施使两者完成连接。

3、现有的装配式建筑用梁柱连接构件在长时间的使用观察中发现,在将预制混凝土梁的一端放置在混凝土柱的顶部时,由于预制混凝土梁的重量过大,可能导致混凝土柱的顶部承压过大出现边缘混凝土破裂,影响整体结构强度。

4、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梁柱连接构件。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梁柱连接构件,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侧壁设有一对侧面围板;所述支撑板与一对所述侧面围板呈转动配合;所述侧面围板的端部设有第一背面围板;所述第一背面围板的侧壁中部设有第一紧固螺栓;所述侧面围板与所述第一背面围板通过所述第一紧固螺栓进行螺接;所述支撑板、所述侧面围板、所述第一背面围板的侧壁中部均固接有第一螺圈;所述第一螺圈的中部设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与所述第一螺圈呈螺纹配合;所述第一螺栓的端部固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支撑板的侧壁顶部固接有承力板;所述承力板的顶部固接有多个弹簧;多个所述弹簧的顶部固接有所述承梁板;所述承梁板的底部固接有多个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贯穿所述承力板与所述承力板呈滑动配合;通过上述结构,可以在预制混凝土梁落在混凝土柱的过程中进行缓冲,并将预制混凝土梁的部分重力转移至由混凝土柱的中部承受,降低混凝土柱顶部承受的压力,减少混凝土柱顶部边缘出现破损的可能。

3、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侧壁底部固接有第一轴座;所述第一轴座的底部设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一轴座呈转动配合;所述第一连杆的端部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所述第一连杆呈转动配合;所述连接块的底部设有第二连杆;所述连接块与所述第二连杆呈转动配合;所述第二连杆的端部设有第二轴座;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二轴座呈转动配合;所述连接块的中部设有螺杆;所述螺杆与所述连接块呈螺纹配合;所述第一轴座的底部固接有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的中部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二滑杆呈滑动配合;所述螺杆的端部与所述滑块呈转动配合;所述螺杆的端部固接有转盘;通过上述结构,可以对连接结构的高度进行一定的调整,并且可以将部分预制混凝土梁的重力传导至地面,减少混凝土柱的顶部受到的压力。

4、优选的,所述第二滑杆的中部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中部开设有半圆形凹槽;所述连接板的侧壁设有第二背面围板;所述第二背面围板的侧壁设有第二紧固螺栓;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背面围板通过所述第二紧固螺栓进行螺接;所述第二背面围板的侧壁固接有第二螺圈;所述第二螺圈的中部设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的端部固接有第二固定板;通过上述结构,可以减少连接构件因承受力过大导致部件损坏的可能。

5、优选的,所述承力板的底部固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两处侧壁均固接有第三轴座;所述第三轴座的中部设有推拉杠杆;所述推拉杠杆与所述第三轴座呈转动配合;通过上述结构,可以方便的对悬空状态的预制混凝土梁的位置进行调整。

6、优选的,所述推拉杠杆的端部开设有槽口;所述槽口的中部固接有圆轴;所述圆轴的中部套设有滚轮;所述滚轮与所述圆轴呈转动配合;通过上述结构,可以在对悬空状态下的预制混凝土梁进行位置调整时减少双方因摩擦造成的损伤。

7、优选的,所述弹簧的底部固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侧壁设有多个第三螺栓;所述第三螺栓贯穿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侧壁;所述第三螺栓与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侧壁呈螺纹配合;所述第三螺栓的端部固接有第三固定板;通过上述结构,可以减少混凝土梁因震动、碰撞等因素产生移动的可能。

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9、1.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梁柱连接构件,通过将支撑板贴近混凝土柱的一侧,然后调整侧面围板与第一背面围板的位置,利用第一紧固螺栓将侧面围板与第一背面围板进行连接,此时混凝土柱被套进装置内部,再通过移动装置位置将承力板调整至低于混凝土柱顶端,将承梁板调整至高于混凝土柱顶端,然后通过转动多个第一螺栓,将装置固定在混凝土柱的中部,此步骤可以在预制混凝土梁落在混凝土柱的过程中进行缓冲,并将预制混凝土梁的部分重力转移至由混凝土柱的中部承受,降低混凝土柱顶部承受的压力,减少混凝土柱顶部边缘出现破损的可能。

10、2.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梁柱连接构件,通过将第二轴座的底部置于持力结构上,通过转动转盘带动连接块在螺杆的中部进行移动,调整第二轴座与第一轴座之间的距离,位于连接装置顶部的预制混凝土梁施加一个向上的力,此步骤可以对连接结构的高度进行一定的调整,并且可以将部分预制混凝土梁的重力传导至地面,减少混凝土柱的顶部受到的压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梁柱连接构件,包括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的侧壁设有一对侧面围板(12);所述支撑板(1)与一对所述侧面围板(12)呈转动配合;所述侧面围板(12)的端部设有第一背面围板(13);所述第一背面围板(13)的侧壁中部设有第一紧固螺栓(14);所述侧面围板(12)与所述第一背面围板(13)通过所述第一紧固螺栓(14)进行螺接;所述支撑板(1)、所述侧面围板(12)、所述第一背面围板(13)的侧壁中部均固接有第一螺圈(15);所述第一螺圈(15)的中部设有第一螺栓(16);所述第一螺栓(16)与所述第一螺圈(15)呈螺纹配合;所述第一螺栓(16)的端部固接有第一固定板(17);所述支撑板(1)的侧壁顶部固接有承力板(18);所述承力板(18)的顶部固接有多个弹簧(19);多个所述弹簧(19)的顶部固接有承梁板(110);所述承梁板(110)的底部固接有多个第一滑杆(111);所述第一滑杆(111)贯穿所述承力板(18)与所述承力板(18)呈滑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梁柱连接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的侧壁底部固接有第一轴座(2);所述第一轴座(2)的底部设有第一连杆(21);所述第一连杆(21)与所述第一轴座(2)呈转动配合;所述第一连杆(21)的端部设有连接块(22);所述连接块(22)与所述第一连杆(21)呈转动配合;所述连接块(22)的底部设有第二连杆(23);所述连接块(22)与所述第二连杆(23)呈转动配合;所述第二连杆(23)的端部设有第二轴座(24);所述第二连杆(23)与所述第二轴座(24)呈转动配合;所述连接块(22)的中部设有螺杆(25);所述螺杆(25)与所述连接块(22)呈螺纹配合;所述第一轴座(2)的底部固接有第二滑杆(26);所述第二滑杆(26)的中部设有滑块(27);所述滑块(27)与所述第二滑杆(26)呈滑动配合;所述螺杆(25)的端部与所述滑块(27)呈转动配合;所述螺杆(25)的端部固接有转盘(2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梁柱连接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杆(26)的中部设有连接板(3);所述连接板(3)的中部开设有半圆形凹槽;所述连接板(3)的侧壁设有第二背面围板(31);所述第二背面围板(31)的侧壁设有第二紧固螺栓(35);所述连接板(3)与所述第二背面围板(31)通过所述第二紧固螺栓(35)进行螺接;所述第二背面围板(31)的侧壁固接有第二螺圈(32);所述第二螺圈(32)的中部设有第二螺栓(33);所述第二螺栓(33)的端部固接有第二固定板(3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梁柱连接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力板(18)的底部固接有第一固定块(4);所述第一固定块(4)的两处侧壁均固接有第三轴座(41);所述第三轴座(41)的中部设有推拉杠杆(42);所述推拉杠杆(42)与所述第三轴座(41)呈转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梁柱连接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杠杆(42)的端部开设有槽口(5);所述槽口(5)的中部固接有圆轴(51);所述圆轴(51)的中部套设有滚轮(52);所述滚轮(52)与所述圆轴(51)呈转动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梁柱连接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19)的底部固接有第二固定块(6);所述第二固定块(6)的侧壁设有多个第三螺栓(61);所述第三螺栓(61)贯穿所述第二固定块(6)的侧壁;所述第三螺栓(61)与所述第二固定块(6)的侧壁呈螺纹配合;所述第三螺栓(61)的端部固接有第三固定板(6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梁柱连接构件,包括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的侧壁设有一对侧面围板(12);所述支撑板(1)与一对所述侧面围板(12)呈转动配合;所述侧面围板(12)的端部设有第一背面围板(13);所述第一背面围板(13)的侧壁中部设有第一紧固螺栓(14);所述侧面围板(12)与所述第一背面围板(13)通过所述第一紧固螺栓(14)进行螺接;所述支撑板(1)、所述侧面围板(12)、所述第一背面围板(13)的侧壁中部均固接有第一螺圈(15);所述第一螺圈(15)的中部设有第一螺栓(16);所述第一螺栓(16)与所述第一螺圈(15)呈螺纹配合;所述第一螺栓(16)的端部固接有第一固定板(17);所述支撑板(1)的侧壁顶部固接有承力板(18);所述承力板(18)的顶部固接有多个弹簧(19);多个所述弹簧(19)的顶部固接有承梁板(110);所述承梁板(110)的底部固接有多个第一滑杆(111);所述第一滑杆(111)贯穿所述承力板(18)与所述承力板(18)呈滑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梁柱连接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的侧壁底部固接有第一轴座(2);所述第一轴座(2)的底部设有第一连杆(21);所述第一连杆(21)与所述第一轴座(2)呈转动配合;所述第一连杆(21)的端部设有连接块(22);所述连接块(22)与所述第一连杆(21)呈转动配合;所述连接块(22)的底部设有第二连杆(23);所述连接块(22)与所述第二连杆(23)呈转动配合;所述第二连杆(23)的端部设有第二轴座(24);所述第二连杆(23)与所述第二轴座(24)呈转动配合;所述连接块(22)的中部设有螺杆(25);所述螺杆(25)与所述连接块(22)呈螺纹配合;所述第一轴座(2)的底部固接有第二滑杆(26);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晓燕金兆鑫张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