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举升机油缸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06773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3:41
本技术公开一种举升机油缸系统,包括:主油缸的一端通过主进油管与动力部件相连通,主油缸的另一端通过主回油管、副进油管与副油缸的一端相连通,副油缸的另一端通过副回油管与动力部件相连通,其中主回油管设置在主油缸的另一端,主回油管与副进油管相连通,副进油管设置在副油缸的一端,主油缸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台阶,主油缸的一端的内腔直径小于主油缸的另一端的内腔直径,以使得主油缸的一端的油能够进入主油缸的另一端,副油缸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台阶,副油缸的一端的内腔直径小于副油缸的另一端的内腔直径,以使得副油缸的一端的油能够进入副油缸的另一端。该系统可以自动排气补油,操作方便,安全,避免排气时造成油液的浪费与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举升机,具体涉及一种举升机油缸系统


技术介绍

1、如图1和图2所示,示出现有技术的一种举升机油缸系统,包括主缸101、副缸102、动力单元103、十字阀104与补油阀105,主缸101的进油口通过第一油管106与动力单元103相连通,主缸101的出油口通过第二油管107与副缸102的进油口相连通,副缸102的出油口通过第三油管108与动力单元103相连通,第二油管107还通过第四油管109与与动力单元103相连通,补油阀105设置在第四油管109上,排气补油时,步骤一、打开十字阀104和补油阀105,步骤二、按“上升”按钮,将举升平台升至最高位,步骤三、关闭十字阀104,步骤四、松开主缸101上方的排气螺钉,按上升按钮,将主缸101中的空气排出后拧紧,步骤五、打开十字阀104,关闭补油阀105,再按“下降”按钮将举升平台降至最低位,步骤六、重复步骤二至步骤五,直至排气螺钉无空气排出,补油排气调整结束。排气完毕可以进行举升,举升过程中十字阀104打开,补油阀105关闭,按“上升”按钮,主缸101下腔进油,主缸101上腔液压油通过第二油管107流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举升机油缸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油缸、副油缸与动力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举升机油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油缸和所述副油缸均包括缸体、活塞、活塞杆、补偿阀、补偿阀芯、缓冲阀芯、缸底与弹性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举升机油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阀芯包括杆形件、法兰板与凸柱,所述杆形件的一端与所述法兰板相连接,所述杆形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缓冲阀芯相连接,所述凸柱设置在所述法兰板远离所述杆形件的一端,所述凸柱可伸入所述弹性件内,所述弹性件可与所述法兰板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举升机油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上设置有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举升机油缸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油缸、副油缸与动力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举升机油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油缸和所述副油缸均包括缸体、活塞、活塞杆、补偿阀、补偿阀芯、缓冲阀芯、缸底与弹性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举升机油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阀芯包括杆形件、法兰板与凸柱,所述杆形件的一端与所述法兰板相连接,所述杆形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缓冲阀芯相连接,所述凸柱设置在所述法兰板远离所述杆形件的一端,所述凸柱可伸入所述弹性件内,所述弹性件可与所述法兰板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举升机油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上设置有与所述安装孔相连通的导油孔,所述导油孔用于将所述缸体的一端的内腔与所述缸体的另一端的内腔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举升机油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阀芯与所述补偿阀的内壁间隙设置,所述补偿阀的内壁与所述补偿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金华刘燕梅张远辉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巴兰仕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