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载天线,具体涉及一种新型3d毫米波车载雷达圆极化天线。
技术介绍
1、目前毫米波车载雷达天线传播的基本都是水平极化和垂直极化信号,而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出现的恶劣天线以及一些障碍物的遮挡都会影响到无线电磁波的传播特性,从而降低信息传递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圆极化可以使这些问题迎刃而解,圆极化天线可以接收任意方向的线极化波,同时其产生的圆极化波也可以被任意的线极化天线接收;除此之外,根据电场传播方向的特点,圆极化的旋向有左右之分,可以减少由多径效应产生的信号选择性削弱;当线极化波达到一定高度之后,法拉第效应会使信号出现损失,但对于圆极化天线来说,影响甚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新型3d毫米波车载雷达圆极化天线。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3、一种新型3d毫米波车载雷达圆极化天线,所述极化天线包括位于上部的天线层和位于下部的馈电层4,其中,天线层从上到下依次排列设置的辐射层1、耦合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3D毫米波车载雷达圆极化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极化天线包括位于上部的天线层和位于下部的馈电层(4),其中,天线层从上到下依次排列设置的辐射层(1)、耦合层(2)、谐振腔层(3),馈电层(4)用于向谐振腔层(3)馈电,谐振腔层(3)通过耦合层(2)对辐射层(1)进行耦合馈电,最终由辐射层向空间辐射并形成扇形波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3D毫米波车载雷达圆极化天线,其特征在于,第一斜槽(2AA)、第二斜槽(2AB)、第三斜槽(2AC)和第四斜槽(2AD)位于辐射单元(1A)下方,与辐射单元(1A)底部无缝衔接,并且耦合层(2)的上表面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3d毫米波车载雷达圆极化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极化天线包括位于上部的天线层和位于下部的馈电层(4),其中,天线层从上到下依次排列设置的辐射层(1)、耦合层(2)、谐振腔层(3),馈电层(4)用于向谐振腔层(3)馈电,谐振腔层(3)通过耦合层(2)对辐射层(1)进行耦合馈电,最终由辐射层向空间辐射并形成扇形波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3d毫米波车载雷达圆极化天线,其特征在于,第一斜槽(2aa)、第二斜槽(2ab)、第三斜槽(2ac)和第四斜槽(2ad)位于辐射单元(1a)下方,与辐射单元(1a)底部无缝衔接,并且耦合层(2)的上表面即为辐射层的下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3d毫米波车载雷达圆极化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凸块(3aa)、第二金属凸块(3ab)、第三金属凸块(3ac)和第四金属凸块(3ad)的形状为矩形、三角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3d毫米波车载雷达圆极化天线,其特征在于,4个斜槽中每两个相邻斜槽的距离范围为λg/2~λg,第一金属凸块(3aa)与第三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悦慧,吴乐耀,李融林,孙靖虎,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