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泡剂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06611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3:27
本申请涉一种发泡剂输送装置,涉及发泡剂输送的技术领域,其包括管道主体,所述管道主体包括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出液管和进液管固定连接,所述出液管和进液管之间设置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上开设有供发泡剂从进液管内流入出液管内的控制通孔;本申请通过控制板以及控制板上所开设控制通孔的设置,当发泡高密度海绵时,即使发泡剂在进液管内部的量比较少,也能够通过控制板以及控制板上控制通孔的设置,提高发泡剂流入到出液管内部的压力,以此保证发泡剂在出液管内流动时的流速均匀,进而增强高密度海绵在发泡时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发泡剂输送的,尤其是涉及一种发泡剂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1、海绵发泡材料是通过物理或化学发泡制得的一种弹性材料,发泡方式可以分为自发泡和外发泡两种。自发泡材料是指加热后会自然膨胀形成多个孔洞的材料,外发泡材料需要在材料中添加发泡剂,并在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加热、发泡。

2、相关技术中,发泡剂输送时一般通过抽水管和抽水泵的配合实现,在海绵发泡时,将各原料进行抽取后进行混合发泡,发泡剂这里用水,即将水从储水箱内部通过抽水泵和抽水管的配合将其抽送至发泡桶内进行发泡。

3、发泡剂需要与原材料混合均匀后才能使海绵发泡,如果发泡剂注入发泡桶的流速不均,会导致发泡剂与原材料的混合程度不同,出现发泡剂浓度梯度,导致发泡海绵的密度不均匀;当加工高密度海绵时,所需的发泡剂使用量较少,通过抽水管和抽水泵抽取发泡剂时,由于所需的发泡剂较少,故而抽水管内部所流通的发泡剂较少,进而致使位于抽水管内部的发泡剂流速不稳,时大时小,最终可能致使发泡海绵的发泡密度不均,影响高密度海绵的发泡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泡剂输送装置,解决上述相关技术中当加工高密度海绵时,发泡剂用的少,即所需的水流小,通过抽水管和抽水泵抽取发泡剂时,由于所需的发泡剂较少,故而抽水管内部的发泡剂量较少,进而致使位于抽水管内部的发泡剂流速不稳,时大时小,进而致使发泡海绵的发泡密度不均的问题。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发泡剂输送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发泡剂输送装置,包括管道主体,所述管道主体包括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出液管和进液管固定连接,所述出液管和进液管之间设置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上开设有供发泡剂从进液管内流入出液管内的控制通孔。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控制板应用在管道主体内部时,首先通过抽水泵将发泡剂抽入到进液管内部,然后进液管内部的发泡剂通过控制通孔注入到出液管内部,进而提高发泡剂流入到出液管内部的压力;当发泡高密度海绵时,即使发泡剂在进液管内部的量比较少,也能够通过控制板以及控制板上控制通孔的设置,提高发泡剂流入到出液管内部的压力,以此保证发泡剂在出液管内流动时的流速均匀,进而增强高密度海绵在发泡时的质量。

5、可选的,所述控制板上开设有安装沉槽,所述控制通孔开设于安装沉槽的底侧。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控制通孔开设在沉槽的底侧,当发泡剂对控制板进行冲击时,可以让发泡剂获得更好的扩散,减少发泡剂(水)的紊动程度,有利于减小发泡剂(水流)的能量损失,使发泡剂能够以更大的流速通过控制通孔注入到出液管内部。

7、可选的,所述进液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固定法兰,所述出液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固定法兰,所述控制板的外周面边沿设置有环形凸条,所述第二固定法兰上开设有供环形凸条置入的环形沉槽,所述第一固定法兰和第二固定法兰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控制板固定安装时,通过环形凸条和环形沉槽的配合设置,将控制板边沿的环形凸条置于到第二固定法兰上的环形沉槽内部,再将第一固定法兰和第二固定法兰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以此实现控制板的安装固定。

9、可选的,所述环形凸条外周面与环形沉槽侧壁之间安装有第二密封圈。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二密封圈的配合设置,将第二密封圈安装在环形凸条外周面与环形沉槽侧壁之间,使第二密封圈的外周面与环形沉槽的侧壁抵紧,第二密封圈的内壁与环形凸条的外周面抵紧,以此降低发泡剂从环形沉槽与环形凸条连接处渗出,提高其密封性能。

11、可选的,所述进液管的侧面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位于第一固定法兰和第二固定法兰之间。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密封圈位于第一固定法兰和第二固定法兰之间,以此提高第一固定法兰和第二固定法兰连接处的密封性能。

13、可选的,所述第一密封圈靠近第二密封圈的侧面开设有供第二密封圈边沿嵌入的环形嵌槽。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安装完毕后,由于第一密封圈上环形嵌槽的开设,使第二密封圈的上端部嵌入到环形嵌槽内部,以此降低发泡剂从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连接处泄露的可能性,进一步提高该发泡剂输送装置的密封圈性能。

15、可选的,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内圈边沿上设置加强圈,所述加强圈的外周面与进液管的内壁抵接,所述加强圈的内壁与控制板的外周面抵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加强圈的设置,在加强圈安装完毕后,加强圈的外周面与进液管的内壁抵接,加强圈的内壁与控制板的外周面抵接,以此进一步提高第一固定法兰和第二固定法兰连接处的密封性能。

17、可选的,所述加强圈远离第一密封圈的边沿为倒角。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加强圈远离第一密封圈的边沿为倒角,以此便于将加强圈插入到对应的进液管的内部,提高进液管与加强圈的组装效率。

19、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0、1.通过控制板以及控制板上所开设控制通孔的设置,当发泡高密度海绵时,即使发泡剂在进液管内部的量比较少,也能够通过控制板以及控制板上控制通孔的设置,提高发泡剂流入到出液管内部的压力,以此保证发泡剂在出液管内流动时的流速均匀,进而增强高密度海绵在发泡时的质量。

21、2.通过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的安装设置,将第一密封圈安装第一固定法兰和第二固定法兰之间,同时将第二密封圈安装在环形凸条外周面与环形沉槽侧壁之间,使第二密封圈的外周面与环形沉槽的侧壁抵紧,第二密封圈的内壁与环形凸条的外周面抵紧,以此降低发泡剂从环形沉槽与环形凸条连接处渗出,提高其密封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泡剂输送装置,包括管道主体,所述管道主体包括进液管(1)和出液管(2),所述出液管(2)和进液管(1)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管(2)和进液管(1)之间设置有控制板(3),所述控制板(3)上开设有供发泡剂从进液管(1)内流入出液管(2)内的控制通孔(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泡剂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3)上开设有安装沉槽(33),所述控制通孔(31)开设于安装沉槽(33)的底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泡剂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固定法兰(11),所述出液管(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固定法兰(21),所述控制板(3)的外周面边沿设置有环形凸条(32),所述第二固定法兰(21)上开设有供环形凸条(32)置入的环形沉槽(211),所述第一固定法兰(11)和第二固定法兰(2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发泡剂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凸条(32)外周面与环形沉槽(211)侧壁之间安装有第二密封圈(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发泡剂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1)的侧面设置有第一密封圈(4),所述第一密封圈(4)位于第一固定法兰(11)和第二固定法兰(21)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发泡剂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圈(4)靠近第二密封圈(5)的侧面开设有供第二密封圈(5)边沿嵌入的环形嵌槽(4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发泡剂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圈(4)的内圈边沿上设置加强圈(42),所述加强圈(42)的外周面与进液管(1)的内壁抵接,所述加强圈(42)的内壁与控制板(3)的外周面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发泡剂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圈(42)远离第一密封圈(4)的边沿为倒角。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泡剂输送装置,包括管道主体,所述管道主体包括进液管(1)和出液管(2),所述出液管(2)和进液管(1)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管(2)和进液管(1)之间设置有控制板(3),所述控制板(3)上开设有供发泡剂从进液管(1)内流入出液管(2)内的控制通孔(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泡剂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3)上开设有安装沉槽(33),所述控制通孔(31)开设于安装沉槽(33)的底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泡剂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固定法兰(11),所述出液管(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固定法兰(21),所述控制板(3)的外周面边沿设置有环形凸条(32),所述第二固定法兰(21)上开设有供环形凸条(32)置入的环形沉槽(211),所述第一固定法兰(11)和第二固定法兰(2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孙坚林杨帆陈新克龙景升陈一东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品羽海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