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冷散热降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066024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3:2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冷散热降温装置,属于散热技术领域,包括散热组件,散热组件通过软管连接有水泵,水泵通过软管连接有水冷组件,水冷组件通过软管与散热组件相连接,形成循环;散热组件包括基座,基座中部开设有用于容纳若干散热片的容腔,基座顶端焊接固定有接触板;水冷组件包括环状水环座,水环座内侧壁设有若干呈辐射状分布的导热片,水环座圆环侧壁内开设有螺旋孔道,水环座底端设有风扇。该水冷散热降温装置通过散热组件中设有的波浪形金属散热片,可降低冷凝液在容腔内的流速,从而带走散热片中的热量;也通过所述水冷组件中设有的螺旋孔道、导热片和风扇对冷凝液进行降温,提高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散热,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水冷散热降温装置


技术介绍

1、水冷散热是指使用液体在泵的带动下强制循环带走的热量,与风冷相比具有安静、降温稳定、对环境依赖小等优点;目前cpu散热器主要有单独采用风冷的散热器、单独采用水冷的散热器以及采用风冷水冷组合式的散热器三种。风冷散热器因为价格便宜、安装拆卸容易等原因成为一直以来装机配置的主流散热器。而水冷散热器具有很好的热负载能力,降温效果比风扇散热器更好,一直以来都是少数超频发烧友的追求。

2、授权公告号为cn213423881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主板水冷散热装置,包括水循环系统和散热系统,水循环系统包括水泵、水管、热板、储液桶和吸液装置,所述热板与储液桶之间通过水管连接,水泵设置于储液桶内,吸液装置的输出端连通到储液桶内部;散热系统包括散热片和风扇。

3、该技术方案虽然通过在储液桶上增设了吸液装置,避免在人工补充冷却液的操作中将冷却液洒落在主板或周围元器件上导致元器件损坏;但是该技术方案并没有对散热组件进行调整,无法加快散热;也没有对水冷散热装置中的冷凝液进行降温处理;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水冷散热降温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水冷散热降温装置。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水冷散热降温装置,包括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通过软管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通过所述软管连接有水冷组件,所述水冷组件通过所述软管与所述散热组件相连接,形成循环;

3、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中部开设有用于容纳若干散热片的容腔,所述基座顶端焊接固定有接触板;

4、所述水冷组件包括环状水环座,所述水环座内侧壁设有若干呈辐射状分布的导热片,所述水环座圆环侧壁内开设有螺旋孔道,所述水环座底端设有风扇。

5、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基座两边相对侧壁的中心处均开设有贯通所述容腔的通孔,且所述通孔向外的一端用于与所述软管相连接。

6、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散热片为波浪形金属片,所述散热片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接触板底面和所述容腔内侧底面相抵接,且所述散热片在所述容腔内交错排列形成s型通道。

7、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接触板采用金属材质制成,且所述接触板尺寸与所述基座的横截面尺寸相适配。

8、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导热片采用金属材质,且所述若干导热片与所述水环座一体成型。

9、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水环座外侧壁下端处开设有进水口,所述水环座外侧壁上端处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分别连通所述螺旋孔道的顶底两端。

10、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风扇尺寸与所述水环座内环尺寸相适配,所述风扇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水环座底面上。

11、综上所述,本技术方案具体公开了一种水冷散热降温装置,其包括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通过软管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通过所述软管连接有水冷组件,所述水冷组件通过所述软管与所述散热组件相连接;通过所述散热组件中设有的波浪形金属散热片,可降低冷凝液在容腔内的流速,从而带走散热片中的热量;也通过所述水冷组件中设有的螺旋孔道、导热片和风扇对冷凝液进行降温,提高散热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冷散热降温装置,包括散热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1)通过软管(2)连接有水泵(3),所述水泵(3)通过所述软管(2)连接有水冷组件(4),所述水冷组件(4)通过所述软管(2)与所述散热组件(1)相连接,形成循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散热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1)两边相对侧壁的中心处均开设有贯通所述容腔(112)的通孔(111),且所述通孔(111)向外的一端用于与所述软管(2)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散热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12)为波浪形金属片,所述散热片(12)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接触板(13)底面和所述容腔(112)内侧底面相抵接,且所述散热片(12)在所述容腔(112)内交错排列形成S型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散热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板(13)采用金属材质制成,且所述接触板(13)尺寸与所述基座(11)的横截面尺寸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散热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片(411)采用金属材质,且所述若干导热片(411)与所述水环座(41)一体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散热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环座(41)外侧壁下端处开设有进水口(413),所述水环座(41)外侧壁上端处开设有出水口(414),所述出水口(414)、所述进水口(413)分别连通所述螺旋孔道(412)的顶底两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散热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42)尺寸与所述水环座(41)内环尺寸相适配,所述风扇(42)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水环座(41)底面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冷散热降温装置,包括散热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1)通过软管(2)连接有水泵(3),所述水泵(3)通过所述软管(2)连接有水冷组件(4),所述水冷组件(4)通过所述软管(2)与所述散热组件(1)相连接,形成循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散热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1)两边相对侧壁的中心处均开设有贯通所述容腔(112)的通孔(111),且所述通孔(111)向外的一端用于与所述软管(2)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散热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12)为波浪形金属片,所述散热片(12)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接触板(13)底面和所述容腔(112)内侧底面相抵接,且所述散热片(12)在所述容腔(112)内交错排列形成s型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江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澳丰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