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I型金属夹芯强力甲板与舷侧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I型金属夹芯强力甲板与舷侧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6572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I型金属夹芯强力甲板与舷侧的连接结构,由上面板、下面板、腹板和舷侧竖向面板组成,在纵向一定间距上下面板设横向加强板。I型金属夹芯强力甲板与舷侧的连接结构,截面形状为I型夹层结构及舷侧竖向面板组合而成,用于I型金属夹芯强力甲板与舷侧间的连接。上下面板厚约3‑6mm,面板间的间距与被连接的甲板I型金属夹芯板相同,约30~150mm。腹板与舷侧竖向面板间距与被连接的舷侧I型金属夹芯板相同,约30~150mm。长度和被连接的I型金属夹芯板匹配。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激光焊接的I型金属夹芯强力甲板与舷侧的连接结构,承载能力强、重量轻,简洁实用,具有较好的可制造性,适用I型金属夹芯强力甲板与舷侧的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夹芯船体结构,应用场景是舰船金属夹芯强力甲板与舷侧结构的连接,具体涉及一种i型金属夹芯强力甲板与舷侧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1、无论是军船还是民船,基于常规板筋结构设计的舰船结构重量占整船比例较大,制约了舰船装载能力及作战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在保证舰船结构的承载能力同时,为舰船结构减重是舰船结构设计的重要目标。水面舰船甲板、平台等是舰船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必不可少的主承力结构。基于常规板筋的舰船甲板结构,主要包括甲板板、球扁钢及t型材等。甲板结构是根据舰船具体部位,运用规范,结合具体载荷进行设计。经过舰船结构领域多年的设计实践及优化,舰船传统板筋结构,在载荷相同的情况下,其承载能力及结构重量很难有进一步提升。利用新型结构型式对其减重,是舰船结构减重的重要方向。

2、本专利技术涉及将传统的板、球扁钢及t型材的板架体系,替换成金属夹芯板、t型材板架体系,达到板架结构减重承载的双重目标。金属夹层板上下面板及芯材等主要采用激光焊接的方式焊接。为实现金属夹芯舱段结构,金属夹芯强力甲板与舷侧的连接结构是金属夹芯舱段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i型金属夹芯强力甲板与舷侧的连接结构,采用组合板拼接的连接结构,解决i型金属夹芯强力甲板和舷侧间的连接问题。

2、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i型金属夹芯强力甲板与舷侧的连接结构,包括:上面板、下面板、腹板和舷侧竖向面板,在纵向一定间距上下面板设横向加强板;>

3、截面形状为i型夹层结构及舷侧竖向面板组合而成,用于i型金属夹芯强力甲板与舷侧的连接;

4、所述上下面板厚为3-6mm,面板间的间距与被连接的甲板i型金属夹芯板相同,为30~150mm;腹板与舷侧竖向面板间距与被连接的舷侧i型金属夹芯板相同,为30~150mm。

5、上述一种i型金属夹芯强力甲板与舷侧的连接结构,其中,长度和被连接的i型金属夹芯板匹配,为1~10米,连接结构中的横向加强板的间距约500mm~2000mm,根据被连接金属夹芯板及加强t型材定。

6、上述一种i型金属夹芯强力甲板与舷侧的连接结构,其中,各组成部分材料均为船用钢或舰用钢。

7、上述一种i型金属夹芯强力甲板与舷侧的连接结构,其中,各组成部分采用焊接而成,包括采用激光复合焊、激光焊、埋弧焊气体保护焊的焊接方式进行拼接。

8、上述一种i型金属夹芯强力甲板与舷侧的连接结构,其中,i型金属夹芯板连接结构上下面板间距与被连接的金属夹芯板上下面板的间距相同,为50~150mm,腹板高度为200~500mm;横向加强板,间距根据金属夹芯板架的拼接需要,在有需要的位置增加。

9、上述一种i型金属夹芯强力甲板与舷侧的连接结构,其中,i型金属夹芯板连接结构长度应和被连接的i型金属夹芯板的长度匹配。

10、上述一种i型金属夹芯强力甲板与舷侧的连接结构,其中,金属夹芯强力甲板结构、舷侧结构和内部甲板及底部结构共同组成金属夹芯舱段结构。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有益效果是:

12、本专利技术的激光焊接的i型金属夹芯强力甲板与舷侧的连接结构,承载能力强、重量轻,简洁实用,具有较好的可制造性,适用i型金属夹芯强力甲板与舷侧的连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I型金属夹芯强力甲板与舷侧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面板、下面板、腹板和舷侧竖向面板,在纵向一定间距上下面板设横向加强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型金属夹芯强力甲板与舷侧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长度和被连接的I型金属夹芯板匹配,为1~10米,连接结构中的横向加强板的间距约500mm~2000mm,根据被连接金属夹芯板及加强T型材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型金属夹芯强力甲板与舷侧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各组成部分材料均为船用钢或舰用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I型金属夹芯强力甲板与舷侧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各组成部分采用焊接而成,包括采用激光复合焊、激光焊、埋弧焊气体保护焊的焊接方式进行拼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型金属夹芯强力甲板与舷侧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I型金属夹芯板连接结构上下面板间距与被连接的金属夹芯板上下面板的间距相同,为50~150mm,腹板高度为200~500mm;横向加强板,间距根据金属夹芯板架的拼接需要,在有需要的位置增加。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型金属夹芯强力甲板与舷侧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I型金属夹芯板连接结构长度应和被连接的I型金属夹芯板的长度匹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型金属夹芯强力甲板与舷侧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金属夹芯强力甲板结构、舷侧结构和内部甲板及底部结构共同组成金属夹芯舱段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i型金属夹芯强力甲板与舷侧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面板、下面板、腹板和舷侧竖向面板,在纵向一定间距上下面板设横向加强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型金属夹芯强力甲板与舷侧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长度和被连接的i型金属夹芯板匹配,为1~10米,连接结构中的横向加强板的间距约500mm~2000mm,根据被连接金属夹芯板及加强t型材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型金属夹芯强力甲板与舷侧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各组成部分材料均为船用钢或舰用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i型金属夹芯强力甲板与舷侧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各组成部分采用焊接而成,包括采用激光复合焊、激光焊、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健梅宏元吴广明韩正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