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功率控制单元制造技术_技高网

功率控制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6514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功率控制单元,其在逆变器上配置有转换器,在逆变器壳体与转换器壳体之间形成有间隙,其中,逆变器在逆变器壳体的与转换器相对的面设置有向转换器侧突出的逆变器突起部,转换器在将形成于转换器壳体的壳体主体部的下表面侧的开口封闭的下部罩的与逆变器相对的面设置有向逆变器侧突出的转换器突起部,逆变器突起部和转换器突起部以彼此抵接的方式配置,与能够与下部罩接触的肋的位置对应地将转换器突起部配置于下部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功率控制单元


技术介绍

1、在日本特开2007-050887中公开了一种在壳体内收容有逆变器构成部件的逆变器和在壳体内收容有转换器构成部件的转换器上下配置的功率控制单元。

2、当在逆变器上配置转换器且在逆变器与转换器壳体之间形成有间隙的情况下,存在由于逆变器的壳体上表面的1次共振(膜振动)而从所述间隙产生共振音这样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来自形成于逆变器壳体与转换器壳体之间的间隙的共振音的功率控制单元。

2、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并实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功率控制单元具备在逆变器壳体内收容有逆变器构成部件的逆变器和在转换器壳体内收容有转换器构成部件的转换器,在所述逆变器上配置有所述转换器,在所述逆变器壳体与所述转换器壳体之间形成有间隙,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器在所述逆变器壳体的与所述转换器相对的面设置有向所述转换器侧突出的逆变器突起部,所述转换器壳体由壳体主体部和将形成于所述壳体主体部的下表面侧的开口封闭的下部罩构成,所述转换器在所述下部罩的与所述逆变器相对的面设置有向所述逆变器侧突出的转换器突起部,所述逆变器突起部和所述转换器突起部以彼此抵接的方式配置,与以从所述开口露出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壳体主体部并能够与所述下部罩接触的肋的位置对应地,将所述转换器突起部配置于所述下部罩。

3、由此,通过使逆变器突起部与转换器突起部抵接,能够抑制逆变器壳体的上表面的1次共振(膜振动),能够降低来自形成于逆变器壳体与转换器壳体之间的间隙的共振音。

4、另外,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下部罩是对设置于所述壳体主体部的下部的水路进行密封的水路罩,所述肋是用于调整在所述水路中流动的冷却水的流动的整流肋。

5、由此,通过使逆变器突起部与转换器突起部抵接,能够抑制由水路内的水压上升导致的水路罩的变形。

6、本专利技术的功率控制单元通过使逆变器突起部与转换器突起部抵接,能够抑制逆变器壳体的上表面的1次共振(膜振动),能够降低来自形成于逆变器壳体与转换器壳体之间的间隙的共振音。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功率控制单元,所述功率控制单元具备在逆变器壳体内收容有逆变器构成部件的逆变器和在转换器壳体内收容有转换器构成部件的转换器,在所述逆变器上配置有所述转换器,在所述逆变器壳体与所述转换器壳体之间形成有间隙,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功率控制单元,所述功率控制单元具备在逆变器壳体内收容有逆变器构成部件的逆变器和在转换器壳体内收容有转换器构成部件的转换器,在所述逆变器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浅野贵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