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安全带卷收器的固定结构和车辆制造技术_技高网

安全带卷收器的固定结构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6441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带卷收器的固定结构和车辆,所述安全带卷收器的固定结构包括:立柱;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连接于所述立柱,所述第一支架设有朝向车前方向延伸的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用于连接所述安全带卷收器的上端;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连接于所述立柱且位于所述第一支架的下方,所述第二支架设有朝向车前方向延伸的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用于连接所述安全带卷收器的下端;以及,所述第一安装部朝向车前方向延伸的延长线、所述第二安装部朝向车前方向延伸的延长线与所述立柱构成三角形结构。这样使安全带卷收器的固定结构具有较高的连接强度和刚度,同时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可改善颠簸路面或暴力关门时出现异响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尤其是涉及一种安全带卷收器的固定结构和车辆


技术介绍

1、安全带卷收器是安全带总成的一个重要部件,在发生碰撞时能束缚乘客,起到保护乘客安全的作用,卷收器质量在1.5kg左右,一般通过螺接的方式固定在车身立柱上。

2、相关技术中,大都是将卷收器固定连接在支架上,支架固定连接在车身上,由于大部分车型上的安装支架部位整体刚度较弱,卷收器与支架连接刚度较弱以及支架与车身安装部位刚度较弱或固定支架的钣金刚度不足,在特定的颠簸路面或暴力关门时,卷收器本体会有翻转或振动的可能。而且,安装支架加上卷收器这个质量块,形成一个单质量k-m系统,在颠簸路或暴力关门后,其很容易被激励起来,与外界激励共振,出现震颤音,严重异响顾客体验,同时降低车辆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安全带卷收器的固定结构,在立柱上连接有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使卷收器挂接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并使立柱、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形成三角形结构,使得固定结构具有较高的刚度和强度。

2、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车辆。

3、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的安全带卷收器的固定结构,包括:立柱;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连接于所述立柱,所述第一支架设有朝向车前方向延伸的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用于连接所述安全带卷收器的上端;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连接于所述立柱且位于所述第一支架的下方,所述第二支架设有朝向车前方向延伸的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用于连接所述安全带卷收器的下端;以及,所述第一安装部朝向车前方向延伸的延长线、所述第二安装部朝向车前方向延伸的延长线与所述立柱构成三角形结构。

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安全带卷收器的固定结构,在立柱上连接有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分别设置有朝向车前方向延伸的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使得安全带卷收器稳定地挂接在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之间。并且,以连接在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之间的安全带卷收器为连接点,第一安装部朝向车前方向延伸的延长线和第二安装部朝向车前方向延伸的延长线与立柱形成了封闭的三角形结构,使得安全带卷收器的固定结构具有较高的连接刚度,同时具有较强的结构稳定性,从而可以增强安全带卷收器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连接刚度和模态,同时达到避频效果,有效改善颠簸路面或暴力关门时安全带卷收器出现的异响问题,提升车辆质感。

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在三角形结构中,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立柱之间的安装夹角为钝角,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立柱之间的安装夹角为锐角。

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钝角为α,所述α满足关系式:90°<α≤100°;和/或,所述锐角为β,所述β满足关系式:60°≤β≤80°。

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钝角和所述锐角之间的角度差值为γ,所述γ满足关系式:10°≤γ。

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安装部的上下两侧均设有第一翻边,两个所述第一翻边均朝向车内的一侧延伸设置;和/或所述第二安装部的下侧设置有第二翻边,所述第二翻边朝向车内的一侧延伸设置。

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翻边在其朝向车内一侧的方向上的尺寸为第一横向尺寸,所述第一翻边靠近所述立柱的一端至远离所述立柱的另一端中,所述第一横向尺寸呈递减趋势;和/或,所述第二翻边在其朝向车内一侧的方向上的尺寸为第二横向尺寸,所述第二翻边从靠近所述立柱的一端至远离所述立柱的另一端中,所述第二横向尺寸呈递减趋势。

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翻边在其朝向车内一侧的方向上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翻边在其朝向车内一侧的方向上的尺寸。

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支架还包括: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为弯折结构,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立柱上且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安装部固定连接;和/或,所述第二支架还包括: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为弯折结构,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立柱上且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固定连接。

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安全带卷收器的固定结构还包括:支撑件和加强件,所述支撑件连接于所述立柱上,部分所述支撑件搭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上端,所述支撑件、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立柱在搭接处固定连接;以及,所述立柱包括:内板和加强板,所述加强件设于所述内板和所述加强板之间,部分所述加强件贴设于所述内板上,且所述加强件、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下端和所述立柱在贴设处固定连接。

13、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实施例的车辆,包括:安全带卷收器和所述安全带卷收器的固定结构,所述安装带卷收器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之间。

14、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带卷收器的固定结构(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卷收器的固定结构(100),其特征在于,在三角形结构中,所述第一安装部(21)与所述立柱(10)之间的安装夹角为钝角,所述第二安装部(31)与所述立柱(10)之间的安装夹角为锐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带卷收器的固定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钝角为α,所述α满足关系式:90°<α≤100°;和/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带卷收器的固定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钝角和所述锐角之间的角度差值为γ,所述γ满足关系式:10°≤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卷收器的固定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21)的上下两侧均设有第一翻边(22),两个所述第一翻边(22)均朝向车内的一侧延伸设置;和/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全带卷收器的固定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边(22)在其朝向车内一侧的方向上的尺寸为第一横向尺寸,所述第一翻边(22)靠近所述立柱(10)的一端至远离所述立柱(10)的另一端中,所述第一横向尺寸呈递减趋势;和/或,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全带卷收器的固定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边(22)在其朝向车内一侧的方向上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翻边(32)在其朝向车内一侧的方向上的尺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卷收器的固定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20)还包括:第一连接部(23),所述第一连接部(23)为弯折结构,所述第一连接部(23)连接于所述立柱(10)上且所述第一连接部(23)与所述第一安装部(21)固定连接;和/或,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卷收器的固定结构(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件(40)和加强件(50),所述支撑件(40)连接于所述立柱(10)上,部分所述支撑件(40)搭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3)的上端,所述支撑件(40)、所述第一连接部(23)和所述立柱(10)在搭接处固定连接;以及,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带卷收器的固定结构(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卷收器的固定结构(100),其特征在于,在三角形结构中,所述第一安装部(21)与所述立柱(10)之间的安装夹角为钝角,所述第二安装部(31)与所述立柱(10)之间的安装夹角为锐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带卷收器的固定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钝角为α,所述α满足关系式:90°<α≤100°;和/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带卷收器的固定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钝角和所述锐角之间的角度差值为γ,所述γ满足关系式:10°≤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卷收器的固定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21)的上下两侧均设有第一翻边(22),两个所述第一翻边(22)均朝向车内的一侧延伸设置;和/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全带卷收器的固定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边(22)在其朝向车内一侧的方向上的尺寸为第一横向尺寸,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福华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