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箱模组和基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6340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3:02
本技术公开一种液箱模组和基站。该液箱模组包括液箱、供液组件、排液组件和电极结构,液箱具有间隔的第一液腔和第二液腔。供液组件设于液箱,供液组件的输入端用于连通供液源,供液组件的输出端用于连通第一液腔而供给液体。排液组件设于液箱,排液组件的输入端用于连通第二液腔,排液组件的输出端用于排出第二液腔内的液体。电极结构设于液箱,且电性连接供液组件、排液组件,电极结构用于对接外部结构而为供液组件和排液组件供电。该液箱模组应用于基站时,可作为基站的独立的功能模块,仅需与基站的主体对接即可自动工作,采用了集成化、模块化设计,在维持原有功能的基础上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成本,且方便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清洁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液箱模组和基站


技术介绍

1、基站通常设有污水箱和清水箱,清水箱用于供给清水,污水箱用于收集污水。为了进一步提高智能化程度而方便用户,在充电功能和清洗清洁机器人的清洁件(拖布、抹布或者滚筒)功能或者为清洁机器人补水、排污功能的基础上,基站还增加了自动补水功能和自动排污功能,自动补水功能是基站连通自来水并根据清水箱内的水位自动补充清水,自动排污功能是基站连通下水道并根据污水箱内的水位自动排出污水。然而,由于上述基站集成了多种功能,导致其结构复杂,安装繁琐,制造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集成了多种功能的基站的结构复杂,安装繁琐,制造成本较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液箱模组,包括:

3、液箱,所述液箱具有间隔的第一液腔和第二液腔;

4、供液组件,所述供液组件设于所述液箱,所述供液组件的输入端用于连通供液源,所述供液组件的输出端用于连通所述第一液腔而供给液体;

5、排液组件,所述排液组件设于所述液箱,所述排液组件的输入端用于连通所述第二液腔,所述排液组件的输出端用于排出所述第二液腔内的液体;以及

6、电极结构,所述电极结构设于所述液箱,且电性连接所述供液组件、所述排液组件,所述电极结构用于对接外部结构而为所述供液组件和所述排液组件供电。

7、可选地,所述的液箱模组,所述电极结构具有至少一对电极触点,所有所述电极触点相对于所述液箱的外表面可伸缩设置、且用于对接所述外部结构。

8、可选地,所述的液箱模组,所述电极结构包括:

9、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于所述液箱;

10、伸缩件,所述伸缩件可活动设于所述安装座,而相对于所述液箱的外表面可伸缩设置;

11、弹性件,所述弹性件抵接于所述安装座和所述伸缩件之间;以及

12、电极件,两个所述电极件设于一所述伸缩件,且部分露出所述伸缩件的外表面,而形成一对所述电极触点。

13、可选地,所述的液箱模组,所述伸缩件及其上的所述电极件一体成型而成。

14、可选地,所述的液箱模组,所述液箱设有供液流道,所述供液流道的一端设于所述第一液腔内而连通所述第一液腔,所述供液流道的另一端连通所述供液组件的输出端;所述液箱模组还包括第一浮球阀,所述第一浮球阀设于所述供液流道的一端,而位于所述第一液腔内。

15、可选地,所述的液箱模组,所述液箱还设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连通所述第一液腔、且相对于所述第一液腔的腔底高于或者平齐于所述供液流道的一端。

16、可选地,所述的液箱模组,所述液箱设有抽气孔和抽液孔,所述抽气孔和所述抽液孔均连通所述第二液腔,所述抽气孔用于连通外部的负压源,所述抽液孔用于通过负压抽吸外部的液体进入所述第二液腔内;所述液箱模组还包括第二浮球阀和感应件,所述第二浮球阀设于所述抽液孔的内端,所述感应件设于所述第二浮球阀的浮球、且用于配合外部的传感器而检测所述第二液腔内的液位。

17、可选地,所述的液箱模组,所述液箱设有第一排液流道和第二排液流道;所述第一排液流道的一端设于所述第二液腔的腔底而连通所述第二液腔,另一端连通所述排液组件的输入端;所述第二排液流道的一端连通所述排液组件的输出端,另一端经过所述第二液腔内部,且伸出所述第二液腔的侧壁,而形成排液口。

18、可选地,所述的液箱模组,所述液箱还设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连通所述第一液腔、且用于溢出所述第一液腔内超过预设液位的液体;所述液箱模组还包括排液管组、溢流管组以及汇流管组,所述排液管组连通所述排液口,所述溢流管组连通所述溢流口,所述汇流管组分别连通所述排液管组和所述溢流管组。

19、可选地,所述的液箱模组,所述排液管组和所述溢流管组中的至少一者包括液阀,所述液阀用于阻止逆流。

20、可选地,所述的液箱模组,所述液箱还设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用于连通所述供液源;其中,所述溢流口、所述进液口以及所述排液口并排、且伸出所述液箱的同一外侧面设置。

21、可选地,所述的液箱模组,所述液箱还具有清洁剂腔,所述清洁剂腔分别与所述第一液腔、所述第二液腔间隔设置;所述液箱模组还包括泵液组件,所述泵液组件设于所述液箱、且与所述电极结构电性连接,所述泵液组件的输入端用于连通所述清洁剂腔,所述泵液组件的输出端用于连通所述第一液腔。

22、可选地,所述的液箱模组,所述电极结构具有至少一对电极触点,其中,一对所述电极触点电性连接所述供液组件,另一对所述电极触点电性连接所述排液组件,且所有所述电极触点用于对接所述外部结构。

23、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基站,包括主体和如上所述的液箱模组,所述主体设有对接结构,所述液箱模组的电极结构与所述对接结构电性连接。

24、可选地,所述基站具有普通工作模式和自动上下水工作模式;所述基站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对接结构电性连接;检测到所述电极结构和所述对接结构导通后,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基站从所述普通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自动上下水模式,而使所述供液组件向所述第一液腔内供给液体,所述排液组件排出所述第二液腔内的液体。

25、可选地,所述的基站,所述电极结构包括第一对电极和第二对电极,所述第一对电极电性连接所述供液组件,所述第二对电极电性连接所述排液组件;所述对接结构包括第一对导体和第二对导体,所述第一对导体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对电极,所述第二对导体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对电极。

26、可选地,所述基站还包括:

27、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用于与移动终端通信;

28、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电性连接所述通信模块、所述第一对导体以及所述第二对导体,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通信模块接收的所述移动终端的指令,控制所述供液组件和/或所述排液组件的工作。

29、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30、通过设置电极结构,该电极结构分别电性连接供液组件、排液组件,当电极结构通电时,其可为供液组件、排液组件供电,而使液箱模组作为独立的模块工作,实现了模块化设计;而且,该液箱集成了第一液腔和第二液腔,供液组件和排液组件相应地设于液箱,而实现了集成化设计。应用于基站时,液箱的第一液腔相当于清水箱,第二液腔相当于污水箱,基站的主体对接该电极结构,而为供液组件、排液组件供电,供液组件能够自动供给液体至第一液腔内而实现自动补水功能,排液组件能够自动排出第二液腔内的液体而实现自动排污功能。因此,该液箱模组可作为基站的独立的功能模块,仅需与基站的主体对接即可自动工作,采用了集成化、模块化设计,在维持原有功能的基础上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成本,且方便安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箱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箱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结构具有至少一对电极触点,所有所述电极触点相对于所述液箱的外表面可伸缩设置、且用于对接所述外部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箱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结构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箱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件及其上的所述电极件一体成型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液箱模组,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箱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箱还设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连通所述第一液腔、且相对于所述第一液腔的腔底高于或者平齐于所述供液流道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液箱模组,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液箱模组,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箱模组,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箱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管组和所述溢流管组中的至少一者包括液阀,所述液阀用于阻止逆流。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箱模组,其特征在于,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液箱模组,其特征在于,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箱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结构具有至少一对电极触点,其中,一对所述电极触点电性连接所述供液组件,另一对所述电极触点电性连接所述排液组件,且所有所述电极触点用于对接所述外部结构。

14.一种基站,包括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设有对接结构,所述基站还包括权利要求1至11任意一项所述的液箱模组,所述液箱模组的电极结构与所述对接结构电性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箱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箱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结构具有至少一对电极触点,所有所述电极触点相对于所述液箱的外表面可伸缩设置、且用于对接所述外部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箱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结构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箱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件及其上的所述电极件一体成型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液箱模组,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箱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箱还设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连通所述第一液腔、且相对于所述第一液腔的腔底高于或者平齐于所述供液流道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液箱模组,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液箱模组,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箱模组,其特征在于,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云飞许波建刘瑞汪佳申志强白兵
申请(专利权)人:追觅创新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