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能电池箱及储能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56423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2:00
本技术涉及一种储能电池箱及储能柜,包括壳体以及至少一个电池模组,所述壳体包括底板、前端板、后端板、两个侧围板以及顶盖,所述前端板、所述后端板以及两个所述侧围板的底部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顶盖设置在所述前端板、所述后端板以及两个所述侧围板的顶部;所述电池模组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内设置容探火管通过的通道,所述通道的两端与壳体外部连通。区别于现有技术,本技术使一根没有分支的探火管深入储能电池箱内部,利用探火管本身的原理,利用自身储压,探火管受热破裂,立即释放灭火剂灭火,在储能电池箱发生火灾灾情时,探火管立刻破裂,有效抑制火灾,由于探火管在储能电池箱内部,灭火效果好、精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储能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储能电池箱及储能柜


技术介绍

1、在电化学电池储能系统中,能量高度密集,如果出现过充电、过放电、过流、热失控和内部短路等电池滥用情况,容易导致电池内部热量积聚,一旦超过临界点即会产生热失控。电池热失控传播迅速,会在电池箱、电池簇、电池柜及电池舱间传播,电池燃烧时释放的可燃气体将进一步延长燃烧时间,增加扑灭难度,甚至造成爆炸,最终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损伤。目前,安全问题已经逐渐成为制约电化学储能电站建设及大规模应用的首要问题。

2、为了确保电化学储能系统的安全,一般需要配置合适消防系统,采用七氟丙烷或全氟己酮灭火剂将火灾扑灭在萌芽状态;对于大型储能系统,一般还配置水消防系统,作为电池热失控后的减灾措施。针对储能电池火灾的特点,首先需要从源头抓起,采用安全系数高的电池;其次在消防系统设计中采用分区防控、将报警和灭火单元下沉至单体电池箱或电池模组,这样可以有效抑制火灾级别上升和阻止火灾蔓延。

3、现有的储能电池箱,一般在储能电池箱外安装灭火装置,发生火灾时,通过灭火装置对储能电池箱进行灭火,具体方案如专利公开号为cn218944200u以及专利公开号为cn212395677u所公开的技术方案。

4、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

5、现有技术中,消防灭火剂不能深入储能电池箱内部,往往在火灾灾情扩大后消防系统才动作,不能有效抑制火灾,灭火效果大打折扣。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储能电池箱及储能柜,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消防灭火剂不能深入储能电池箱内部,往往在火灾灾情扩大后消防系统才动作,不能有效抑制火灾,灭火效果大打折扣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专利技术人提供了一种储能电池箱,包括:

3、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底板、前端板、后端板、两个侧围板以及顶盖,所述前端板、所述后端板以及两个所述侧围板的底部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顶盖设置在所述前端板、所述后端板以及两个所述侧围板的顶部;以及

4、至少一个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5、其中,所述壳体内设置容探火管通过的通道,所述通道的两端与壳体外部连通。

6、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通过所述壳体包括底板、前端板、后端板、两个侧围板以及顶盖,所述前端板、所述后端板以及两个所述侧围板的底部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顶盖设置在所述前端板、所述后端板以及两个所述侧围板的顶部;所述电池模组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内设置容探火管通过的通道,所述通道的两端与壳体外部连通。如此,可以使探火管深入储能电池箱内部,利用探火管本身的原理,探火管无需任何电源,无需专门的烟、温感探测器,无需复杂的设备及管线,利用自身储压,探火管受热破裂,立即释放灭火剂灭火,在储能电池箱发生火灾灾情时,探火管立刻破裂,有效抑制火灾,由于探火管在储能电池箱内部,灭火效果好。

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通道为网孔管,所述探火管设置在所述网孔管内。如此,通过网孔管可以安装固定探火管,并且探火管破裂后,可以通过网孔对储能电池箱内部进行灭火,方便探火管的安装和使用。

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网孔管。如此,通过多个网孔管,可以同时有多段探火管设置在储能电池箱内部,提高探火管的灭火效率。

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壳体还包括第一接头以及第二接头,所述网孔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接头、所述第二接头相连通,所述第一接头位于所述前端板上,所述第二接头位于所述后端板上,或者,所述第一接头位于其中一个所述侧围板上,所述第二接头位于另一个所述侧围板上。如此,可以通过第一接头位于前端板上,第二接头位于后端板上,使网孔管与探火管从前端板贯穿至后端板,实现从前到后的精准预警与灭火;同理,第一接头位于其中一个侧围板上,第二接头位于另一个侧围板上,使网孔管与探火管从左到右贯穿储能电池箱,实现从左到右的精准预警与灭火。

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前端板上设置有一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上安装有前端板接头,所述后端板上设置有一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上安装有后端板接头,所述网孔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端板接头、所述后端板接头相连通,形成一个贯穿所述储能电池箱内部的通道。如此,通过网孔管和前端板接头、后端板接头连接后形成一个贯穿储能电池箱内部的通道,探火管依次穿过储能电池箱内部所述的通道,通过探火管靠近每个电池模组实现储能电池火灾风险的精准预警、当火灾处于萌芽状态时探火管将灭火剂贮存容器内的灭火剂精准送到起火点,实现电池火灾早期精准消灭。

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前端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每个第一通孔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前端板接头,所述后端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通孔,每个第二通孔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后端板接头,所述储能电池箱包括至少一个网孔管,每个网孔管的两端分别与其中一个前端板接头、其中一个后端板接头相连接。如此,通过多个网孔管,提高探火管的灭火效率和精准度。

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储能电池箱包括至少两个网孔管,至少两个网孔管相互平行,且分别设置在所述储能电池箱的顶部靠近各个电池模组的上部。如此,通过多个网孔管相互平行,且分别设置在储能电池箱的顶部靠近各个电池模组的上部,可以对储能电池箱的各个电池模组进行灭火,提高灭火效率和精准度。

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一根探火管依次穿过至少两个网孔管。如此,通过一根探火管依次穿过至少两个网孔管,可以减少零部件数量,探火管哪里破裂,哪里灭火,无需多套设备。

1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储能电池箱还包括固定架,所述电池模组通过所述固定架固定在所述底板上。如此,通过固定架方便对底板进行安装。

15、为实现上述目的,第二方面,专利技术人提供了一种储能柜,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储能电池箱。

16、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使探火管深入储能电池箱内部,利用探火管本身的原理,探火管无需任何电源,无需专门的烟、温感探测器,无需复杂的设备及管线,利用自身储压,探火管受热破裂,立即释放灭火剂灭火,在储能电池箱发生火灾灾情时,探火管立刻破裂,有效抑制火灾,由于探火管在储能电池箱内部,灭火效果好。

17、上述
技术实现思路
相关记载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让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而可以依据说明书的文字及附图记载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目的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易于理解,以下结合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及附图进行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储能电池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网孔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第一接头以及第二接头,所述网孔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接头、所述第二接头相连通,所述第一接头位于所述前端板上,所述第二接头位于所述后端板上,或者,所述第一接头位于其中一个所述侧围板上,所述第二接头位于另一个所述侧围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板上设置有一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上安装有前端板接头,所述后端板上设置有一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上安装有后端板接头,所述网孔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端板接头、所述后端板接头相连通,形成一个贯穿所述储能电池箱内部的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每个第一通孔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前端板接头,所述后端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通孔,每个第二通孔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后端板接头,所述储能电池箱包括至少一个网孔管,每个网孔管的两端分别与其中一个前端板接头、其中一个后端板接头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能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电池箱包括至少两个网孔管,至少两个网孔管相互平行,且分别设置在所述储能电池箱的顶部靠近电池模组的上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能电池箱,其特征在于,一根探火管依次穿过至少两个网孔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电池箱还包括固定架,所述电池模组通过所述固定架固定在所述底板上。

9.一种储能柜,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储能电池箱。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电池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网孔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第一接头以及第二接头,所述网孔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接头、所述第二接头相连通,所述第一接头位于所述前端板上,所述第二接头位于所述后端板上,或者,所述第一接头位于其中一个所述侧围板上,所述第二接头位于另一个所述侧围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板上设置有一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上安装有前端板接头,所述后端板上设置有一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上安装有后端板接头,所述网孔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端板接头、所述后端板接头相连通,形成一个贯穿所述储能电池箱内部的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电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童志余鑫
申请(专利权)人:中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