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钉针及电解液回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05550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1:52
本技术涉及一种压钉针及电解液回流装置,其中,一种压钉针,包括:一种压钉针,包括针头,适用于插入电芯内部。集液部,为中空结构,内部为电解液暂存腔,设有抽真空口和氦气注入口,与针头的顶端连接,且连通。当抽真空时,针头进入电芯内部抽出空气,此时被抽出的电解液顺着针头进入电解液暂存腔内;当回氦操作时,氦气首先进入集液部,将电解液暂存腔的电解液挤压回电芯内部,完成充氦操作,可解决电解液流失问题。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精妙,利用集液部形成的电解液暂存腔,存放电芯内部抽出的电解液,经回氦操作后再将原电解液注入电芯,避免了电解液的流失,从而防止电解液进入抽真空管,造成胶钉封口设备腐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锂电池,尤其涉及一种压钉针及电解液回流装置


技术介绍

1、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正/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为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现将电芯的形状优化和改善后形成一种刀片电池结构。根据刀片的结构设计,刀片电池的电芯设计更长更薄。如此设计同样的体积下能够布置的电芯数量增多,使得空间利用率提高,并增加了电池的续航里程。

2、刀片电池封口后,电池内部会产生一些气体,气体含量较多时会增加电池内部压力,甚至会导致防爆阀开启,造成危险。现有技术一般采用负压回氦的封口方式,首先将胶钉预压进注液孔内,然后通过注液孔对电池内部抽真空处理,之后,向电池内部注入氦气,接着,下压胶钉,以使电池内部与外部隔离。

3、然而,在对电池内部抽真空处理过程中,电池内部的电解液会流入真空抽气管内,很难再回流至电池内部。因此,如何在胶钉封口压钉针预压钉之后,使从电池内部流出的电解液回流至电池内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在胶钉封口压钉针预压钉之后,电解液难以回流至电池内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压钉针及电解液回流装置。

2、为实现本技术目的提供的一种压钉针,包括针头,适用于插入电芯内部。

3、集液部,为中空结构,内部为电解液暂存腔,设有抽真空口和氦气注入口,与针头的顶端连接,且连通。

4、在其中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氦气注入口设置于集液部的顶部。

5、在其中一些具体实施例中,集液部包括:

6、集液杯,设置于针头的顶端,且与针头连通;

7、接头,设置于集液杯的顶端,且与集液杯连通;接头上设置有抽真空口和氦气注入口。

8、在其中一些具体实施例中,集液部还包括:

9、导流管,顶端与集液杯连接,且连通,底端与针头连接,且连通。

10、在其中一些具体实施例中,集液杯上部的轴向截面为正梯形结构,下部的轴向截面为倒梯形结构,能够与集液杯的上部组合,内部形成电解液暂存腔。

11、在其中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

12、外压针,套设在导流管的外侧,内部中空,形成供导流管沿其轴线移动的活动腔,其底部开设有让位孔,能够使针头穿过。

13、在其中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

14、弹簧,其一端与导流管的底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外压针的内部底面固定连接。

15、基于同一构思的一种电解液回流装置,包括:挤压装置、第一气管、抽真空装置、第二气管、回氦装置及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压钉针;

16、挤压装置的输出轴与压钉针固定连接,能够带动压钉针做直线往复运动;

17、第一气管的一端与压钉针的抽真空口连通,另一端与抽真空装置连通,抽真空装置适用于抽走压钉针内的空气;

18、第二气管的一端与压钉针的氦气注入口连通,另一端与回氦装置连通,回氦装置适用于向压钉针内注入氦气。

19、在其中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胶钉,其顶面开设有交叉线注液切孔,

20、在其中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胶钉的内部开设有通孔,形成注液流道,注液流道的轴向与胶钉本体的轴向平行设置。

2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压钉针通过设置集液部和针头,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池在封口时,采用负压回氦方式导致的电解液流失问题。针头能够插入电池的内部,集液部内部中空为电解液暂存腔,设有抽真空口和氦气注入口,当抽真空时,针头进入电芯内部抽出空气,此时被抽出的电解液顺着针头进入电解液暂存腔内;当回氦操作时,氦气首先进入集液部,将电解液暂存腔的电解液挤压回电芯内部,完成充氦操作,可防止电解液进入抽真空管,造成电池电解液流失的问题。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精妙,利用集液部内部中空形成的电解液暂存腔,存放电芯内部抽出的电解液,经回氦操作后再将原电解液注入电芯,避免了电解液的流失,从而防止电解液进入抽真空管,造成胶钉封口设备腐蚀。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钉针,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钉针,其中,所述氦气注入口设置于所述集液部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钉针,其中,所述集液部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钉针,其中,所述集液部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钉针,其中,所述集液杯上部的轴向截面为正梯形结构,下部的轴向截面为倒梯形结构,能够与所述集液杯的上部组合,内部形成电解液暂存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钉针,其中,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钉针,其中,还包括:

8.一种电解液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挤压装置、第一气管、抽真空装置、第二气管、回氦装置及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压钉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解液回流装置,其中,还包括胶钉,其顶面开设有交叉线注液切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解液回流装置,其中,所述胶钉的内部开设有通孔,形成注液流道,所述注液流道的轴向与所述胶钉本体的轴向平行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钉针,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钉针,其中,所述氦气注入口设置于所述集液部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钉针,其中,所述集液部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钉针,其中,所述集液部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钉针,其中,所述集液杯上部的轴向截面为正梯形结构,下部的轴向截面为倒梯形结构,能够与所述集液杯的上部组合,内部形成电解液暂存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仰望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