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入针角度可调节的柔性针穿刺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5500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1: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入针角度可调节的柔性针穿刺机构,其组成包括:机架、高度调整机构、偏摆角调整机构、穿刺机构、光杠;其特征在于高度调整机构由丝杠螺母机构组成,安装在机架的左侧,光杠安装在机架的右侧,偏摆角调整机构右侧与光杠转动连接,左侧与高度调整机构转动连接,穿刺机构安装在偏摆角调整机构上,完成穿刺动作;本发明专利技术在进行穿刺前,可以进行柔性针入针角度的调节;通过高度调整机构带动调整杆上下移动,进而带动偏摆角调整机构上方的穿刺机构上下俯仰,通过偏摆电机带动滚轮在弧形轨道上滚动,进而带动穿刺机构在调整板上偏摆,实现了入针角度的调节;穿刺机构中丝杠滑台的滑台前后移动,实现了柔性针的进给和回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入针角度可调节的柔性针穿刺机构,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技术介绍

1、随着医疗科学技术的进步,微创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与传统治疗相比,微创治疗不仅显著减少了创伤,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大大缩短了康复时间,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其中针穿刺技术在微创治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穿刺针在医学影像和其他传感器的引导下,刺入患者的病变组织,准确的到达病灶点,完成取样、活检、局部麻醉、组织消融和近距离放射治疗等任务。起初,在穿刺治疗的过程中使用传统刚性针进行穿刺,并且由医生手动操作,由于在穿刺的过程中组织会发生漂移和变形,患者也会因为某些原因产生异动,使得传统刚性针难以准确的到达目标位置,且刚性针的弯曲能力很差,无法在穿刺的过程中绕过骨骼、神经、动脉等障碍物和重要组织,因此提出使用带有斜尖的柔性针进行穿刺,利用斜尖受力的非对称性使针轴产生弯曲,从而绕过障碍物,实现精确穿刺。在实际应用中,不同的入针角度往往会影响柔性针穿刺路径规划和穿刺的准确性,这就需要医生在手术过程中不断调整最优的入针角度,这会消耗大量的精力,增加穿刺损伤,影响穿刺精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入针角度可调节的柔性针穿刺机构,其组成包括:机架(1)、高度调整机构(2)、偏摆角调整机构(3)、穿刺机构(4)、光杠(5);其特征在于:高度调整机构(2)由丝杠螺母机构组成,安装在机架(1)的左侧,光杠(5)安装在机架(1)的右侧,偏摆角调整机构(3)右侧与光杠(5)转动连接,左侧与高度调整机构(2)转动连接,穿刺机构(4)安装在偏摆角调整机构(3)上;所述的偏摆角调整机构(3)其组成包括:调整板(3-1)、支撑板(3-2)、滚轮(3-3)、滚轮螺母(3-4)、调整杆(3-5)、偏摆电机座(3-6)、偏摆电机(3-7),调整板(3-1)整体呈弓形,左下方设有凸台一(3-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入针角度可调节的柔性针穿刺机构,其组成包括:机架(1)、高度调整机构(2)、偏摆角调整机构(3)、穿刺机构(4)、光杠(5);其特征在于:高度调整机构(2)由丝杠螺母机构组成,安装在机架(1)的左侧,光杠(5)安装在机架(1)的右侧,偏摆角调整机构(3)右侧与光杠(5)转动连接,左侧与高度调整机构(2)转动连接,穿刺机构(4)安装在偏摆角调整机构(3)上;所述的偏摆角调整机构(3)其组成包括:调整板(3-1)、支撑板(3-2)、滚轮(3-3)、滚轮螺母(3-4)、调整杆(3-5)、偏摆电机座(3-6)、偏摆电机(3-7),调整板(3-1)整体呈弓形,左下方设有凸台一(3-1-1),中间设有弧形轨道(3-1-2),右侧设有凸台二(3-1-3)和通孔一(3-1-4),所述的弧形轨道(3-1-2)上设有弧形齿条,凸台一(3-1-1)、凸台二(3-1-3)上设有通孔,支撑板(3-2)左侧设有通孔二(3-2-1)和四个螺纹孔,右侧设有矩形滑槽(3-2-2),右下方设有支撑轴(3-2-3),滚轮(3-3)上端设有轴段一(3-3-1),中间设有轴段二(3-3-2),下端设有轴段三(3-3-3),所述的轴段二(3-3-2)上设有轮齿,轴段三(3-3-3)上设有螺纹,滚轮螺母(3-4)中间设有螺纹孔,调整杆(3-5)整体呈y形,右侧设有连接轴(3-5-1),左侧设有连接叉(3-5-2),连接叉(3-5-2)左侧设有两个通孔,光杠(5)穿过凸台二(3-1-3)的通孔与调整板(3-1)的右侧转动连接,支撑板(3-2)的支撑轴(3-2-3)穿过通孔一(3-1-4)通过轴承与调整板(3-1)右侧转动连接,滚轮(3-3)的轴段二(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燕江李枝焱张永德刘文霖陈银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