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双管式柱对接节点结构的建筑物。
技术介绍
1、目前,装配式建筑具有绿色环保、施工周期短、经济等优势,随着装配程度不断提高,模块化建筑应运而生。模块化建筑作为新兴的建筑形式,可以提高建设效率,降低成本,而且由于加工生产全部在工厂内完成,可以减少现场施工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容易标准化,重复利用率高。现有的柱体大多由若干个小的柱体组成,在施工时,往往采用焊接的方式,但是由于高空作业条件较差、且受外部环境(例如:风、雨、雪、振动等)影响较大,现场焊接质量很难保证,由此带来的现场检验和返工/加固等问题,延长了建设周期,使得钢结构建筑的施工效率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双管式柱对接节点结构的建筑物,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钢结构建筑的施工效率低技术问题。本申请是专利号为2023111376084、名称为一种可拆卸循环使用的双管式柱对接节点结构及其建筑物、申请日为2023年9月5日的专利技术专利的分案申请。
2、为解决上述技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双管式柱对接节点结构的建筑物,其特征在于,双管式柱对接节点结构包括上钢柱、下钢柱、内芯管和外套管,内芯管的两端分别插接在上钢柱和下钢柱内,外套管套设在上钢柱和下钢柱的连接处;内芯管和外套管之间形成环形夹层;
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为承台、框架柱或地梁;所述连接管为竖直设置在承台、框架柱或地梁上的钢管段;或者,所述连接管为钢管桩。
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耗能板包括依次连接的上连接部、中间耗能部以及下连接部;
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双管式柱对接节点结构的建筑物,其特征在于,双管式柱对接节点结构包括上钢柱、下钢柱、内芯管和外套管,内芯管的两端分别插接在上钢柱和下钢柱内,外套管套设在上钢柱和下钢柱的连接处;内芯管和外套管之间形成环形夹层;
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为承台、框架柱或地梁;所述连接管为竖直设置在承台、框架柱或地梁上的钢管段;或者,所述连接管为钢管桩。
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耗能板包括依次连接的上连接部、中间耗能部以及下连接部;
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耗能部为耗能软钢板条,每个所述耗能板上包括若干个间隔布设的所述耗能软钢板条。
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艳霞,武丙龙,王旭东,李杨龙,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