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噪声屏蔽,具体是一种主动式室内噪声屏蔽系统。
技术介绍
1、噪音的规范用法是噪声,从生理学观点来看,凡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以及对人们所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即不需要的声音,统称为噪声,当噪声对人及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时,就形成噪声污染,因此需要降噪屏蔽系统辅助降噪,主动降噪屏蔽原理是是利用麦克风采样环境噪声,经过数据处理后发出与噪声相位相反的声波来抵消噪声。
2、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主动式室内噪声屏蔽系统,(公告号cn108086518a),该专利技术设有用于采集室内噪声的前馈麦克风单元、用于采集一次降噪后残余的噪声的反馈麦克风单元以及用于发出和噪声反相的音频的室外降噪扬声器,主动地发出反噪声信号来抵消噪声,减少噪声的传播范围,但是,安装时需要对建筑周围布线等操作,安装的便捷度较低,对建筑整体包围,装配成本较高,安装后对消声角度的调节不便,不利于使用的灵活度。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主动式室内噪声屏蔽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主动式室内噪声屏蔽系统,包括轨道(1)、传动构件(2)、调节构件(3)与主动式噪声屏蔽构件(4),所述传动构件(2)位于轨道(1)的上侧位置处,所述调节构件(3)位于传动构件(2)的上侧位置处,所述主动式噪声屏蔽构件(4)位于调节构件(3)的上侧位置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式噪声屏蔽构件(4)包括扩音罩(5),所述扩音罩(5)的内侧设置有第一丝杆(6),所述扩音罩(5)的内侧临近第一丝杆(6)的位置处设置有导滑杆(7),所述第一丝杆(6)的外侧安装有声音输出构件(8),所述扩音罩(5)的下端一侧位置处设置有第一支撑架(9),所述扩音罩(5)的下端另一侧位置处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动式室内噪声屏蔽系统,包括轨道(1)、传动构件(2)、调节构件(3)与主动式噪声屏蔽构件(4),所述传动构件(2)位于轨道(1)的上侧位置处,所述调节构件(3)位于传动构件(2)的上侧位置处,所述主动式噪声屏蔽构件(4)位于调节构件(3)的上侧位置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式噪声屏蔽构件(4)包括扩音罩(5),所述扩音罩(5)的内侧设置有第一丝杆(6),所述扩音罩(5)的内侧临近第一丝杆(6)的位置处设置有导滑杆(7),所述第一丝杆(6)的外侧安装有声音输出构件(8),所述扩音罩(5)的下端一侧位置处设置有第一支撑架(9),所述扩音罩(5)的下端另一侧位置处设置有第一连接板(12),所述第一支撑架(9)的一侧安装有噪声采集器(10),所述扩音罩(5)的前侧对应第一丝杆(6)的位置处安装有第一电机(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动式室内噪声屏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声音输出构件(8)包括网壳(13),所述网壳(13)的内侧安装有滑块(15),所述网壳(13)的内侧设置有隔板(14),所述滑块(15)的两侧位置处均安装有喇叭(16),所述滑块(15)的一侧安装有位置传感器(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动式室内噪声屏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构件(3)包括第二连接板(18),所述第二连接板(18)的上侧设置有第二支撑架(19),所述第二支撑架(19)的内侧两端位置处均安装有丝杆电机(20),所述丝杆电机(20)的内部安装有第二丝杆(21),所述第二丝杆(21)的上侧设置有第一铰接板(22),所述第一铰接板(22)的外侧安装有第二铰接板(23),所述第二铰接板(23)的内侧安装有倾角传感器(24),所述第二铰接板(23)的前侧安装有第二电机(25),所述传动构件(2)包括第一传动架(26),所述第一传动架(26)的两端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殿刚,李雪芹,陆平,臧守帅,王天宇,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金世晟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