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角度可调的内置高增益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5225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1:23
本技术提供一种角度可调的内置高增益天线,包括天线,第一壳体的底部设置有角度调节组件,角度调节组件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螺杆、转钮和抵触块,转钮固定安装于螺杆的一端,螺杆与角度调节组件的内部转动连接,且螺杆的另一端与抵触块的外侧内部居中处转动连接,抵触块的内侧壁设置于角度调节组件的外侧,本实用通过在角度调节组件上设置有对天线位置进行固定的固定组件,实现在对天线装置调节至合适角度后,保持其位置固定不变,避免天线受到外部的碰撞导致其的角度位置发生变化,可能会导致信号质量下降,甚至无法正常接收信号,提高天线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天线,具体为一种角度可调的内置高增益天线


技术介绍

1、近年来,天线的研发主要朝着小尺寸、高增益、宽频带的方向发展,对于今天的天线产品,如对数周期偶极天线、等角螺旋天线、加脊喇叭天线等,其体积庞大,难以与现代化的高集成系统设备相结合。目前,天线的种类繁多,用于uhf频段信号发射或接收的高增益天线结构复杂,体积大,从而有必要开发一种结构简单的高增益带宽天线。

2、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角度可调的内置高增益天线(公开号:cn218385704u),该实用通过转向座的设计,通过第一转向座、旋转块、第二转向座以及转轴的相互配合,可以在使用时移动或者旋转第一转向头来达到使用者想要的效果,不需要就可以不用转,提高了灵活性。

3、但是上述技术方案以及现有技术中还存在以下缺陷:

4、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利用第一转向座、旋转块、第二转向座以及转轴的相互配合实现对天线的角度进行调节,然而,该装置在对天线的角度位置进行调节后,缺少调节位置后的固定结构,使得天线较易受到外界的碰撞导致第一转向座和第二转向座的转动使得天线的角度位置发生移动,从而改变天线的位置,可能会导致信号质量下降,甚至无法正常接收信号,从而影响天线的信号接收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角度可调的内置高增益天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角度可调的内置高增益天线,包括天线,所述天线的外围设置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三壳体和第四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第三壳体和第四壳体之间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部设置有角度调节组件,所述角度调节组件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螺杆、转钮和抵触块,所述转钮固定安装于螺杆的一端,所述螺杆与角度调节组件的内部转动连接,且螺杆的另一端与抵触块的外侧内部居中处转动连接,所述抵触块的内侧壁设置于角度调节组件的外侧。

4、优选的,所述螺杆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盘,所述限位盘与螺杆的另一端侧壁与设置于抵触块外侧内部居中处的t形转动槽转动连接。

5、优选的,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调节球、转动座和半球形槽,所述调节球的顶端居中处设置有螺纹柱,螺纹柱与第一壳体的底端内部居中处的内螺纹螺纹连接,且调节球的侧壁与设置于转动座顶端内部居中处的半球形槽转动连接。

6、优选的,所述半球形槽的顶部开口处高于调节球中心。

7、优选的,所述转动座的顶端一侧内部开设有螺纹槽和第一限位滑槽,所述螺纹槽与螺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滑槽与抵触块的侧壁滑动连接,所述抵触块设置于第一限位滑槽中。

8、优选的,所述螺纹槽、第一限位滑槽和半球形槽相连通。

9、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内腔,所述第二壳体的内腔与第三壳体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三壳体的内腔与第四壳体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三壳体和第四壳体的底端两侧对称设置有限位滑块,所述限位滑块与开设与内腔两侧的第二限位滑槽滑动连接。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1、1、本实用通过在角度调节组件上设置有对天线位置进行固定的固定组件,实现在对天线装置调节至合适角度后,保持其位置固定不变,避免天线受到外部的碰撞导致其的角度位置发生变化,可能会导致信号质量下降,甚至无法正常接收信号,提高天线的稳定性,利用螺杆螺纹槽中进行不同方向的转动,可带动抵触块在第一限位滑槽中进行左右移动,当抵触块的内侧壁与调节球的侧壁相抵触后并拧紧转钮,使得抵触块的内侧壁与调节球的侧壁充分抵触,利用调节球与抵触块以及半球形槽内壁之间的摩擦力,可实现将调节球固定在半球形槽中,从而保证调节球顶部的天线的位置稳定不易发生移动,从而可保持良好的信号接收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角度可调的内置高增益天线,包括天线(1),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1)的外围设置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11)、第三壳体(12)和第四壳体(13),所述第二壳体(11)、第三壳体(12)和第四壳体(13)之间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壳体(10)的底部设置有角度调节组件,所述角度调节组件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组件(5),所述固定组件(5)包括螺杆(501)、转钮(502)和抵触块(503),所述转钮(502)固定安装于螺杆(501)的一端,所述螺杆(501)与角度调节组件的内部转动连接,且螺杆(501)的另一端与抵触块(503)的外侧内部居中处转动连接,所述抵触块(503)的内侧壁设置于角度调节组件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角度可调的内置高增益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501)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盘(8),所述限位盘(8)与螺杆(501)的另一端侧壁与设置于抵触块(503)外侧内部居中处的T形转动槽(9)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角度可调的内置高增益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调节球(2)、转动座(3)和半球形槽(4),调节球(2)的顶端居中处设置有螺纹柱,螺纹柱与第一壳体(10)的底端内部居中处的内螺纹螺纹连接,且调节球(2)的侧壁与设置于转动座(3)顶端内部居中处的半球形槽(4)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角度可调的内置高增益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球形槽(4)的顶部开口处高于调节球(2)中心。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角度可调的内置高增益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座(3)的顶端一侧内部开设有螺纹槽(6)和第一限位滑槽(7),所述螺纹槽(6)与螺杆(501)螺纹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滑槽(7)与抵触块(503)的侧壁滑动连接,所述抵触块(503)设置于第一限位滑槽(7)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角度可调的内置高增益天线,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角度可调的内置高增益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11)和第三壳体(12)的内部设置有内腔(14),所述第二壳体(11)的内腔(14)与第三壳体(12)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三壳体(12)的内腔(14)与第四壳体(13)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三壳体(12)和第四壳体(13)的底端两侧对称设置有限位滑块(15),所述限位滑块(15)与开设与内腔(14)两侧的第二限位滑槽(16)滑动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角度可调的内置高增益天线,包括天线(1),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1)的外围设置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11)、第三壳体(12)和第四壳体(13),所述第二壳体(11)、第三壳体(12)和第四壳体(13)之间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壳体(10)的底部设置有角度调节组件,所述角度调节组件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组件(5),所述固定组件(5)包括螺杆(501)、转钮(502)和抵触块(503),所述转钮(502)固定安装于螺杆(501)的一端,所述螺杆(501)与角度调节组件的内部转动连接,且螺杆(501)的另一端与抵触块(503)的外侧内部居中处转动连接,所述抵触块(503)的内侧壁设置于角度调节组件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角度可调的内置高增益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501)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盘(8),所述限位盘(8)与螺杆(501)的另一端侧壁与设置于抵触块(503)外侧内部居中处的t形转动槽(9)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角度可调的内置高增益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调节球(2)、转动座(3)和半球形槽(4),调节球(2)的顶端居中处设置有螺纹柱,螺纹柱与第一壳体(10)的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鸿峻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易通中原科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