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电池热管理性能试验工装、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电池热管理性能试验工装、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05162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1:17
本申请属于电池包性能测试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电池热管理性能试验工装、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主要包括支撑架和挡风罩,所述支撑架包括供电池包放置的放置平面,所述放置平面上设置有若干镂空孔,所述放置平面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支撑杆;所述挡风罩设置于所述支撑架;所述挡风罩包括顶板、设置在所述顶板同一侧面上的若干侧板,所述若干侧板与所述顶板之间围成可供电池包伸入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开口朝向所述支撑架设置。本申请方案可以更为真实地模拟电池包在整车上的安装状态,避免传统的模拟试验中气流对电池包进行直吹而导致的试验误差大的问题,从而便于提高模拟试验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电池包性能测试,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热管理性能试验工装、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汽车概念的不断推广,以电力驱动作为动力输出方式的汽车越来越多,电池包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电池包内通常集成有许多的电芯,而根据实际行车工况的不同,电池包在充放电的过程中会出现发热,因此为了避免电池包局部散热不均而诱发热失控现象的发生,需要对电池包进行热管理,使得电芯可以处于相对较好的温度环境下。

2、因此,在热管理系统研发阶段,需要对热管理效果进行试验。而目前的试验方式中,直接将电池包放在环境仓中,通过环境仓模拟电池包在整车上的应用环境,但是这种方式与电池包的实际应用状态存在出入,容易导致试验效果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至少其中一个缺点,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热管理性能试验工装、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

2、本申请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是:

3、其一方面,本申请方案中提供一种电池热管理性能试验工装,包括:

4、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供电池包放置的放置平面,所述放置平面上设置有若干镂空孔,所述放置平面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支撑杆;

5、挡风罩,所述挡风罩设置于所述支撑架;所述挡风罩包括顶板、设置在所述顶板同一侧面上的若干侧板,所述若干侧板与所述顶板之间围成可供电池包伸入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开口朝向所述支撑架设置。

6、上述申请方案中,通过设置的所述支撑架,可以便于待试验的电池包的放置,然后通过设置的所述挡风罩,可以在除所述电池包的底部外,从所述电池包的侧部和顶部对所述电池包进行围蔽,所述电池包的底部则可以通过所述镂空孔与外界连通,从而可以更为真实地模拟电池包在整车上的安装状态,避免传统的模拟试验中气流对电池包进行直吹而导致的试验误差大的问题,从而便于提高模拟试验的准确性。

7、另一方面,本申请方案中提供有一种电池热管理性能试验系统,包括:

8、动力电池系统,所述动力电池系统包括所述试验工装和电池包,所述电池包上集成设置有电池管理系统;

9、环境模拟装置,用于模拟汽车的工作环境,所述动力电池系统设置在所述环境模拟装置中;

10、液冷循环系统,所述液冷循环系统与所述电池包连通,用于模拟电池包的热管理条件;

11、充放电装置,所述充放电装置与所述电池包连通,用于对所述电池包进行充放电并进行数据记录;

12、上位机,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充放电装置与所述上位机连通。

13、上述申请方案中,通过设置的所述动力电池系统,可以提供试验对象,同时集成设置的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可以便于进行试验参数调整以及数据的记录及反馈;通过设置的所述环境模拟装置,则可以模拟电池包在汽车中的运行工况;通过设置的所述液冷循环系统,可以用于模拟电池包的热管理条件,以便于获得不同工况试验下的性能参数;通过设置的所述充放电装置,则可以实现对所述电池包进行充放电操作;而通过设置的所述上位机,则可以对整个模拟试验进行控制,并便于数据的记录和分析。

14、在一些申请方案中,还包括直流电源供应装置,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与所述直流电源供应装置连通。

15、上述申请方案中,通过设置的所述直流电源供应装置,可以便于实现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电能供应。

16、此外,本申请方案中还提供一种电池热管理性能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7、s10、搭载如上所述的试验系统;

18、s20、基于不同的整车应用需求进行性能试验;其中,所述性能试验包括整车保温性能试验、整车加热性能试验、整车冷却性能试验;

19、s30、对试验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以判断获得的数据是否能达到整车在实际应用中的要求。

20、进一步地,步骤s20中进行所述整车保温性能试验时,包括如下步骤:

21、s21、进行高温静置试验;

22、s211、将所述环境模拟装置的温度设置为35-45℃,驱动所述液冷循环系统运作,使得所述电池包的温度维持在25±5℃之间;

23、s212、当所述环境模拟装置的内温度达到设定值后,停止所述液冷循环系统的运作,并对所述电池包进行静置观察;

24、s213、对试验过程中所述电池包的性能数据进行记录,包括所述电池包的温升速率和温升过程中的温差变化。

25、进一步地,步骤s20中进行所述整车保温性能试验时,还包括如下步骤:

26、s22、进行低温静置试验;

27、s221、将所述环境模拟装置的温度设置为零下15-25℃,驱动所述液冷循环系统运作,使得所述电池包的温度维持在25±5℃之间;

28、s222、当所述环境模拟装置的内温度达到设定值后,停止所述液冷循环系统的运作,并对所述电池包进行静置观察;

29、s223、对试验过程中所述电池包的性能数据进行记录,包括所述电池包的降温速率和降温过程中的温差变化。

30、进一步地,步骤s20中进行所述整车加热性能试验时,还包括如下步骤:

31、s23、模拟整车加热过程;

32、s231、将所述环境模拟装置的温度设置为零下15-25℃,驱动所述液冷循环系统运作,使得所述电池包的温度维持在零下20±5℃之间;

33、s232、维持所述环境模拟装置的温度不变,根据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加热请求对所述电池包进行加热,直至所述电池包温度提升到目标温度;

34、s233、对试验过程中所述电池包的性能数据进行记录,包括所述电池包的温升速率和温升过程中的温差变化。

35、进一步地,步骤s20中进行所述整车冷却性能试验时,还包括如下步骤:

36、s24、进行静车冷却试验;

37、s241、将所述环境模拟装置的温度设置为35-45℃,驱动所述液冷循环系统运作,使得所述电池包的温度维持在40±5℃之间;

38、s242、维持所述环境模拟装置的温度不变,根据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冷却请求对所述电池包进行冷却,直至所述电池包温度降低到目标温度;

39、s243、对试验过程中所述电池包的性能数据进行记录,包括所述电池包的降温速率和降温过程中的温差变化。

40、进一步地,步骤s20中进行所述整车冷却性能试验时,还包括如下步骤:

41、s25、进行高温快充冷却试验;

42、s251、对所述电池包进行电能放空操作;

43、s252、将所述环境模拟装置的温度设置在40±5℃之间,驱动所述液冷循环系统运作,使得所述电池包的温度维持在35±5℃之间;

44、s253、驱动所述充放电装置对所述电池包进行充电,充电过程中所述液冷循环系统按整车冷却需求对所述电池包进行冷却;

45、s254、对试验过程中所述电池包的性能数据进行记录,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热管理性能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2.一种电池热管理性能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热管理性能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直流电源供应装置,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与所述直流电源供应装置连通。

4.一种电池热管理性能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热管理性能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0中进行所述整车保温性能试验时,包括如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热管理性能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0中进行所述整车保温性能试验时,还包括如下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电池热管理性能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0中进行所述整车加热性能试验时,还包括如下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热管理性能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0中进行所述整车冷却性能试验时,还包括如下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热管理性能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0中进行所述整车冷却性能试验时,还包括如下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电池热管理性能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0中进行所述整车冷却性能试验时,还包括如下步骤: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热管理性能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0中进行所述整车冷却性能试验时,还包括如下步骤: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热管理性能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0中进行所述整车冷却性能试验时,还包括如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热管理性能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2.一种电池热管理性能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热管理性能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直流电源供应装置,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与所述直流电源供应装置连通。

4.一种电池热管理性能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热管理性能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0中进行所述整车保温性能试验时,包括如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热管理性能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0中进行所述整车保温性能试验时,还包括如下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电池热管理性能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0中进行所述整车加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榕郭连杰蔡俊李惠恒苏小清
申请(专利权)人: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