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流夹和手术辅助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4913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0:55
本申请涉及一种止流夹,包括:环形本体,具有沿周向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环形本体的内径大小可调节,以使所述环形本体具有夹持状态和非夹持状态;第一弹性臂,所述第一弹性臂的一端连接所述环形本体,所述第一弹性臂具有远离所述环形本体的第三端;以及,第二弹性臂,所述第二弹性臂的一端连接所述环形本体,所述第二弹性臂具有远离所述环形本体设置的第四端;其中,所述第三端和所述第四端能够相互靠近或远离,以改变所述环形本体的内径,并且,所述第三端和所述第四端还能够相互固定,以将所述环形本体维持在所述夹持状态。该止流夹的形态稳定,且具有较好的夹持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人工心脏,特别是涉及一种止流夹。


技术介绍

1、在人工心脏手术过程中,需要配合使用人造血管和穿刺鞘,人造血管的一端连接患者的血管,人造血管的另一端显露在患者体外,穿刺鞘从人造血管的另一端插入,以在后续对人工心脏进行导引。通常在穿刺鞘与人工血管的连接处需设置止流夹将两者之间紧固密封,避免血液从穿刺鞘和人造血管之间渗透,然而,传统的止流夹容易松脱,导致夹持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止流夹不能单手调节夹紧力的问题,提供一种形态稳定,且具有较好夹持效果的止流夹和手术辅助组件

2、一种止流夹,包括:

3、环形本体,具有沿周向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环形本体的内径大小可调节,以使所述环形本体具有夹持状态和非夹持状态;

4、第一弹性臂,所述第一弹性臂的一端连接所述环形本体,所述第一弹性臂具有远离所述环形本体的第三端;以及,

5、第二弹性臂,所述第二弹性臂的一端连接所述环形本体,所述第二弹性臂具有远离所述环形本体设置的第四端;

6、其中,所述第三端和所述第四端能够相互靠近或远离,以改变所述环形本体的内径,并且,所述第三端和所述第四端还能够相互固定,以将所述环形本体维持在所述夹持状态。

7、可选地,所述第二弹性臂包括相背离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环形本体的外周壁相切,所述第二侧面连接至所述第二端的端面;在所述夹持状态下,所述第一端能够重叠在所述第二端的内侧,且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重叠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

8、可选地,所述第二弹性臂的靠近所述环形本体的一端的厚度大于所述第四端的厚度,所述厚度为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的距离。

9、可选地,所述第二侧面为朝所述第一侧面凹陷的弧形凹面。

10、可选地,所述环形本体的内周壁设置有让位缺口,所述让位缺口贯穿所述第二端的端面,在所述夹持状态下,所述第一端能够位于所述让位缺口内而与所述第二端重叠。

11、可选地,所述让位缺口位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

12、可选地,所述让位缺口的沿所述环形本体径向的深度等于所述第一端的沿所述环形本体径向的厚度。

13、可选地,所述第一弹性臂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远离所述第二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环形本体,所述第二段远离所述第一段的一端为所述第三端;所述第二段与所述第一段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二段朝靠近所述第二弹性臂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弹性臂设置在所述第二段和所述环形本体之间。

14、可选地,所述第三端和所述第四端其中一者设有第一卡接部,另一者设有多个第二卡接部,当所述第一卡接部卡接至不同的所述第二卡接部时,所述环形本体具有不同的内径。

15、可选地,所述第三端设置有操作部,所述操作部相对所述第二段朝远离所述环形本体的方向凸出。

16、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一种手术辅助组件,包括:

17、人造血管,所述人造血管能够连接至患者血管;

18、穿刺鞘,包括鞘管以及设置在所述鞘管内且密封所述鞘管的止血阀,所述鞘管插设于所述人造血管内;以及,

19、止流夹,所述止流夹的环形本体环绕在所述人造血管外,所述环形本体处于所述夹持状态时,能够将所述人造血管与所述鞘管夹紧。

20、本申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在第一弹性臂和第二弹性臂上施加作用力后,第一弹性臂和第二弹性臂能够产生弹性变形,从而使得第三端和第四端能够相互靠近或远离,进而使得环形本体的内径能够被改变。因此,当将环形本体套设在人造血管上时,通过调整环形本体的内径的大小,可以将环形本体夹紧在人造血管的外周壁,使得人造血管紧密贴合到位于人造血管内的穿刺鞘上,实现人造血管的内周壁和穿刺鞘的外周壁之间的密封贴合,从而防止出现渗血现象。

21、同时,当处于夹持状态时,第一弹性臂的自由端(即第三端)和第二弹性臂的自由端(即第四端)是相互固定的,即意味着第一弹性臂和第二弹性臂的自由端相互聚拢在一起。一方面,两端相互聚拢在一起使得整体体积较小后,可以降低被外界物体或者人接触碰撞的可能性,从而降低两端脱离的风险。另一方面,相对于两端相互远离而未接触的传统方式而言,两端相互固定聚拢在一起后起到叠加的效果,因此形态更加稳定,保持夹持的效果更好。再一方面,可以减小对周围空间的占用,例如可以方便运输。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止流夹,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流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臂包括相背离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环形本体的外周壁相切,所述第二侧面连接至所述第二端的端面;在所述夹持状态下,所述第一端能够重叠在所述第二端的内侧,且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重叠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止流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臂的靠近所述环形本体的一端的厚度大于所述第四端的厚度,所述厚度为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止流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面为朝所述第一侧面凹陷的弧形凹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止流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本体的内周壁设置有让位缺口,所述让位缺口贯穿所述第二端的端面,在所述夹持状态下,所述第一端能够位于所述让位缺口内而与所述第二端重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止流夹,其特征在于,所述让位缺口位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和/或,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止流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臂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远离所述第二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环形本体,所述第二段远离所述第一段的一端为所述第三端;所述第二段与所述第一段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二段朝靠近所述第二弹性臂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弹性臂设置在所述第二段和所述环形本体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止流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端和所述第四端其中一者设有第一卡接部,另一者设有多个第二卡接部,当所述第一卡接部卡接至不同的所述第二卡接部时,所述环形本体具有不同的内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止流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端设置有操作部,所述操作部相对所述第二段朝远离所述环形本体的方向凸出。

10.一种手术辅助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止流夹,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流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臂包括相背离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环形本体的外周壁相切,所述第二侧面连接至所述第二端的端面;在所述夹持状态下,所述第一端能够重叠在所述第二端的内侧,且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重叠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止流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臂的靠近所述环形本体的一端的厚度大于所述第四端的厚度,所述厚度为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止流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面为朝所述第一侧面凹陷的弧形凹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止流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本体的内周壁设置有让位缺口,所述让位缺口贯穿所述第二端的端面,在所述夹持状态下,所述第一端能够位于所述让位缺口内而与所述第二端重叠。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军强余顺周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核心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