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长薄型简易加热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46023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0:28
本技术涉及加热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长薄型简易加热板。其包括加热板本体、设置在所述加热板本体内的若干循环流道模组,所述循环流道模组包括设置在所述加热板本体左侧的若干左横流槽、设置在所述加热板本体右侧的若干右横流槽、以及依次将相邻两组左横流槽和右横流槽首位相互接通的若干流道,所述左横流槽设置在首端,且首端的左横流槽还接通有第一流道,尾端的右横流槽还接通有第二流道。本技术的有益之处:技术方案通过设计简单的流道,使得油液能够最快流通,快速实现加热,且配合大幅面板使用,每组循环流道模组均单独控温,实现多个温控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加热板,尤其涉及一种超长薄型简易加热板


技术介绍

1、采用平压式连续压机对板体或橡胶产品的热压过程中,热压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热压板对产品传递均匀的热量和适当的压力,尤其在热压板的中心位置,传递热量的均匀程度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好坏。

2、现有技术中,热压板内的加热介质在热压板的流动走向,使得热压板内线路复杂,中部热量过于集中,无法达到均匀温度,且能耗的成本高,因此加热板本体会出现生锈腐蚀的情况。

3、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超长薄型简易加热板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长薄型简易加热板,以克服目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超长薄型简易加热板,其包括加热板本体、设置在所述加热板本体内的若干循环流道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流道模组包括设置在所述加热板本体左侧的若干左横流槽、设置在所述加热板本体右侧的若干右横流槽、以及依次将相邻两组左横流槽和右横流槽首位相互接通的若干流道,所述左横流槽设置在首端,且首端的左横流槽还接通有第一流道,尾端的右横流槽还接通有第二流道,相邻两组左横流槽和右横流槽交错设置,且所述左横流槽末端与所述右横流槽首端相互对应设置。

4、优选的,所述第一流道为进口流道,所述第二流道为出口流道,或者所述第一流道为出口流道,第二流道为进口流道。

5、优选的,在靠近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的口端处均开设有进出油口

6、优选的,在所述加热板本体上还开设有安装孔。

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方案通过设计简单的流道,使得油液能够最快流通,快速实现加热,且配合大幅面板使用,每组循环流道模组均单独控温,实现多个温控区,通过在测温安装孔的测温探头温度反馈,控制整个板面的温度均匀性,从而保证升温效率快,且能够实现局部控温。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长薄型简易加热板,其包括加热板本体、设置在所述加热板本体内的若干循环流道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流道模组包括设置在所述加热板本体左侧的若干左横流槽、设置在所述加热板本体右侧的若干右横流槽、以及依次将相邻两组左横流槽和右横流槽首位相互接通的若干流道,所述左横流槽设置在首端,且首端的左横流槽还接通有第一流道,尾端的右横流槽还接通有第二流道,相邻两组左横流槽和右横流槽交错设置,且所述左横流槽末端与所述右横流槽首端相互对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长薄型简易加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为进口流道,所述第二流道为出口流道,或者所述第一流道为出口流道,第二流道为进口流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长薄型简易加热板,其特征在于:在靠近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的口端处均开设有进出油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长薄型简易加热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热板本体上还开设有安装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长薄型简易加热板,其包括加热板本体、设置在所述加热板本体内的若干循环流道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流道模组包括设置在所述加热板本体左侧的若干左横流槽、设置在所述加热板本体右侧的若干右横流槽、以及依次将相邻两组左横流槽和右横流槽首位相互接通的若干流道,所述左横流槽设置在首端,且首端的左横流槽还接通有第一流道,尾端的右横流槽还接通有第二流道,相邻两组左横流槽和右横流槽交错设置,且所述左横流槽末端与所述右横流槽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逢文
申请(专利权)人:奥瑞凯机械制造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