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共注系统热流道喷嘴技术方案_技高网

共注系统热流道喷嘴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045862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共注系统热流道喷嘴,其通过内本体和外本体组合单独注塑不同的熔体,形成独立的通道,再通过阀针的开合顺序,可有效控制熔体的流动顺序,缩小了喷嘴的外径,使得喷嘴的通用性好。其包括:阀针,其包括上部驱动段、中部导向段、底部堵头段;本体垫块,其包括有两熔体入口孔、中心贯穿孔,两所述熔体入口孔为第一熔体入口孔、第二熔体入口孔;内本体,其包括第一中心贯穿出料孔,所述第一中心贯穿出料孔的底部区域设置有仿形于底部堵头段的堵头孔径设置的小径出料孔;外本体,其包括有第二中心贯穿出料孔;以及嘴芯,其包括上部连接端、中心贯穿的混合出料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产品注塑模具的,具体为共注系统热流道喷嘴


技术介绍

1、共注成型,又称夹芯注射或共注塑成型,是多组分注射中的一种典型情况,现有的注射设备具有两个以上注射料筒,可以分步或同时注射不同颜色或不同的材料,从而得到具有多层结构、芯壳结构或不同颜色间或透明度不同的制品。伴随着共注成型技术的发展,逐渐出现有单个流道喷嘴完成共注成型的技术,但是单个流道喷嘴所对应的外侧熔体通道需要通过深孔钻加工三条或多条流道孔,以达到尽量均匀进胶的目的,其缺点是喷嘴外径偏大,占据模具空间大,无法适用于小的点位,且熔体流动会出现不一致,导致成品的连接线会有高低起伏落差,无法做到同一水平线的美观性;故急需研发一种新型的共注系统热流道喷嘴。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共注系统热流道喷嘴,其通过内本体和外本体组合单独注塑不同的熔体,形成独立的通道,再通过阀针的开合顺序,可有效控制熔体的流动顺序,缩小了喷嘴的外径,使得喷嘴的通用性好。

2、共注系统热流道喷嘴,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3、阀针,其包括上部驱动段、中部导向段、底部堵头段;

4、本体垫块,其包括有两熔体入口孔、中心贯穿孔,两所述熔体入口孔为第一熔体入口孔、第二熔体入口孔;

5、内本体,其包括第一中心贯穿出料孔,所述第一中心贯穿出料孔的底部区域设置有仿形于底部堵头段的堵头孔径设置的小径出料孔;

6、外本体,其包括有第二中心贯穿出料孔;

7、以及嘴芯,其包括上部连接端、中心贯穿的混合出料孔;

8、所述外本体的底部外围固接有所述嘴芯的上部连接端,所述外本体插装于所述中心贯穿孔后下凸,所述外本体的第二中心贯穿出料孔和嘴芯的混合出料孔所形成的混合孔内插装有内本体,所述内本体的小径出料孔连通混合出料孔的出料口,所述阀芯插装于所述第一中心贯穿出料孔,所述阀芯通过驱动上部驱动端沿着第一中心贯穿出料孔的轴向位置移动设置;

9、所述外本体对应于第一熔体入口孔的出口位置处开设有第一旁通孔,所述内本体对应于第一熔体入口孔的出口位置处开设有第二旁通孔,所述第一熔体入口孔通过所述第一旁通孔、第二旁通孔连通至第一中心贯穿出料孔的上部一侧位置,所述外本体对应于第二熔体入口孔的出口位置处开设有第三旁通孔,所述第二熔体入口孔通过所述第三旁通孔连通至第二中心贯穿出料孔的上部一侧位置;

10、所述阀针的整体长度大于所述本体垫块、外本体、及嘴芯组装后的整体高度,所述阀针沿着第一中心贯穿出料孔轴向移动,切换第一状态、第二状态、第三状态;第一状态下所述阀针堵住所述混合出料孔的出料口;第二状态下阀针仅堵住小径出料孔;第三状态下,阀针轴向升起、小径出料孔连通混合出料孔的出料口。

11、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12、其还包括加热体,所述加热体包覆于所述外本体、嘴芯组合形成外环周布置;

13、所述加热体包括加热体座体、加热丝,所述加热体座体的外表面开设有螺旋设置的第一内凹槽,所述加热丝嵌装于第一内凹槽内,确保加热丝根据实际需求合理排布和快速更换;

14、其还包括定位块,所述本体垫块的底部外周连接于所述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用于将整个流道稳固设置;

15、其还包括嘴头、隔热帽,所述嘴芯的底端通过嘴头连接有隔热帽,所述隔热帽对应于混合出料孔的出料口设置有第二出料口,所述隔热帽的内部仿形紧贴所述嘴芯的下部出口外环壁;

16、所述本体垫块的形状为法兰盘结构,所述第一熔体入口孔、第二熔体入口孔的进料口分别设置有上表面布置,确保入料可靠,且保证整个喷嘴方便组装;

17、所述第一熔体入口孔、第二熔体入口孔的进料口分别位于同一直径的长度方向两端区域位置布置,确保后续送料存在较大的空间区域;

18、所述内本体的对应于第二熔体入口孔的出料口位置设置有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起到调节和缓流熔体流动的作用,使产品成型后两股不同材料的接线在同一水平线,防止出现高低起伏的落差;

19、所述阀针的中部导向段由上部大径段逐级圆锥台过渡直至底部堵头段,其确保熔体流入后逐级缓冲下落;

20、所述本体垫块的外环周设置有若干第二内凹槽,所述第二内凹槽用于嵌装加热丝,其根据实际温度需求放置对应的加热丝,保证后续注塑的可靠进行。

2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其通过内本体和外本体组合单独注塑不同的熔体,形成独立的通道,再通过阀针的开合顺序,可有效控制熔体的流动顺序,其喷嘴外径可以做到直径22mm,远小于目前市场中的共注技术的喷嘴外径(约33mm),其缩小了喷嘴的外径,使得喷嘴的通用性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共注系统热流道喷嘴,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注系统热流道喷嘴,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加热体,所述加热体包覆于所述外本体、嘴芯组合形成外环周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共注系统热流道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体包括加热体座体、加热丝,所述加热体座体的外表面开设有螺旋设置的第一内凹槽,所述加热丝嵌装于第一内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注系统热流道喷嘴,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定位块,所述本体垫块的底部外周连接于所述定位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注系统热流道喷嘴,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嘴头、隔热帽,所述嘴芯的底端通过嘴头连接有隔热帽,所述隔热帽对应于混合出料孔的出料口设置有第二出料口,所述隔热帽的内部仿形紧贴所述嘴芯的下部出口外环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注系统热流道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垫块的形状为法兰盘结构,所述第一熔体入口孔、第二熔体入口孔的进料口分别设置有上表面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共注系统热流道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熔体入口孔、第二熔体入口孔的进料口分别位于同一直径的长度方向两端区域位置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注系统热流道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本体的对应于第二熔体入口孔的出料口位置设置有导向斜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注系统热流道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针的中部导向段由上部大径段逐级圆锥台过渡直至底部堵头段。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注系统热流道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垫块的外环周设置有若干第二内凹槽,所述第二内凹槽用于嵌装加热丝。

...

【技术特征摘要】

1.共注系统热流道喷嘴,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注系统热流道喷嘴,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加热体,所述加热体包覆于所述外本体、嘴芯组合形成外环周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共注系统热流道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体包括加热体座体、加热丝,所述加热体座体的外表面开设有螺旋设置的第一内凹槽,所述加热丝嵌装于第一内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注系统热流道喷嘴,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定位块,所述本体垫块的底部外周连接于所述定位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注系统热流道喷嘴,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嘴头、隔热帽,所述嘴芯的底端通过嘴头连接有隔热帽,所述隔热帽对应于混合出料孔的出料口设置有第二出料口,所述隔热帽的内部仿形紧贴所述嘴芯的下部出口外环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东宏徐家龙吴春江刘洪丹王培良张焱亭方兆全麻吉祥刘宜城
申请(专利权)人:凯普特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