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连接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4523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具有轴向收容空间的圆管状金属盖体、印刷电路板、对接体、与印刷电路板相连的LED模组及与LED模组紧密配合以将其发出的光线传导至外部的导光件,所述对接体包括绝缘本体、位于绝缘本体内侧的电源端子、及位于外围的接地端子,所述电源端子、绝缘本体及接地端子依次同轴排列,所述金属盖体还设有沿侧向设置的收容通道,所述收容通道延伸穿过金属盖体的上部并与收容空间相连通,所述印刷电路板沿轴向插入收容空间内,所述对接体延伸穿过收容通道并与印刷电路板机械及电性连接且垂直于金属盖体。该线缆连接器组件通过改进的金属盖体结构,使对接体与金属盖体的长度方向垂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有关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尤指一种用于传输电源信号的线缆连接器组 件。
技术介绍
电性连接通常产生于两个连接器之间,例如一个插头连接器与一个插座连接器之 间。通常,插座连接器安装于一电子设备,而插头连接器末端连接有线缆。直流电源插头连接器是一种用于为电子设备提供直流电源的电连接器。请参照图 1所示,一种现有的直流电源连接器组件100’设置有一发光二极管(LE D),该直流电源连 接器组件100’包括插头连接器4’、绝缘本体1’、线缆6’、一些其它的电性元件(未图示) 及LED指示灯511’,上述其它的电性元件设置于绝缘本体1’内以将线缆6’与插头连接器 4’电性连接。然而,传统的直流电源线缆连接器组件并不适合与一些需要用到直角弯折型 连接器的电子设备插接。而且,由于本体是用绝缘材料制成的,以致不利于减少电磁干扰 (Electro Magnetic Interference, EMI)及静电释方文(Electrostatic Discharge, ESD)。因此,确有必要对线缆连接器组件进行改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直角弯折型盖体的线缆连接器组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具有 轴向收容空间的圆管状金属盖体、印刷电路板、对接体、与印刷电路板相连的LED模组及与 LED模组紧密配合以将其发出的光线传导至外部的导光件,所述对接体包括绝缘本体、位于 绝缘本体内侧的电源端子、及位于外围的接地端子,所述电源端子、绝缘本体及接地端子依 次同轴排列,所述金属盖体还设有沿侧向设置的收容通道,所述收容通道延伸穿过金属盖 体的上部并与收容空间相连通,所述印刷电路板沿轴向插入收容空间内,所述对接体延伸 穿过收容通道并与印刷电路板机械及电性连接且垂直于金属盖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线缆连接器组件通过改进的金属盖 体结构,使对接体与金属盖体的长度方向垂直。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立体组装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立体组装图。图3是图2所示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图3所示线缆连接器组件另一视角的视图。图5是沿图1中线A-A的剖视示意图。图6是沿图1中线B-B的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线缆连接器组件100用以与对接连接器(未图示) 对接来传输电源信号。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100包括本体1、位于本体1中央位置以传输信 号的第一端子2、收容于本体1内且环绕第一端子2以传输电源的第二端子3、设置于本体 1外的接地件4、与接地件4电性相连的金属盖体5、收容于金属盖体5内的导光件6、位于 接地件4内的印刷电路板7、收容于金属盖体5内的发光二极管(LED)模组8、线缆11、增加 线缆应力释放部的固持力的卷曲部9,及填充于金属盖体5内的绝缘内模10。所述接地件 4为本专利技术线缆连接器组件100的第三端子,且所述本体1、第一端子2、第二端子3及第三 端子4构成线缆连接器组件100的对接体。请参照图2至图6所示,本体1由绝缘材料制成,且包括第一收容槽101及围绕第 一收容槽101的第二收容槽103。第一端子2为信号端子,且为插针状结构,其包括主体20 及自主体20朝向印刷电路板7且沿垂直于印刷电路板7的方向延伸的第一连接部21,其中 所述主体20收容于本体1的第一收容槽101。第二端子3为电源端子,其将第一端子2包 围且包括圆柱状基础部30及一对第二连接部31,其中第二连接部31自基础部30朝向印刷 电路板7且沿垂直于印刷电路板7的方向延伸。第二端子3的基础部30收容于第二收容 槽103,且第一端子2的主体20与第二端子3的基础部30之间留有间隔。接地件4为接地 端子,其围设于本体1外且包括主体部40及自主体部40朝向印刷电路板7且沿垂直于印 刷电路板7的方向延伸的第三连接部41。所述第一端子2、第二端子3、本体1及第三端子 4从内向外依次同轴排列。金属盖体5为圆柱状结构,其具有环形壁50及由环形壁50围绕形成的收容空间 56。金属盖体5包括侧向设置的收容通道52、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导引槽54及设置于环形 壁50的两个收容孔58,其中所述收容孔58与收容通道52相对设置且将收容空间56与外 部空间连通。收容通道52用于使本体1、接地件4及第一,第二端子2,3沿垂直于金属盖 体5长度方向的方向干涉穿过金属盖体5的外壁以方便组装于印刷电路板7。印刷电路板 7沿导引槽54插入金属盖体5并收容于收容空间56内。印刷电路板7具有第一表面701及第二表面702。本体1与第一、第二、第三端子 2、3、4安装于印刷电路板7的第一表面701。印刷电路板7包括若干位于其一端的连接孔 71、72、73,所述连接孔71、72、73分别与第一、第二、第三端子2、3、4的第一、第二、第三连接 部21、31、41相对应,第一、第二、第三连接部21、31、41分别固定于对应连接孔71、72、73内 并与印刷电路板7上的电路(未图示)电性导通。印刷电路板7的另一端具有若干导电片, 这些导电片与连接孔71、72、73相对设置且包括第一、第二、第三导电片77、79、78。其中,第 一导电片77设置于印刷电路板7的第一表面701上,第二导电片79位于印刷电路板7的 第一表面701且与第一导电片77之间留有间隔,第三导电片78位于印刷电路板7的第二 表面702。在连接孔71、72、73与导电片77、78、79之间设置有若干安装孔75。LED模组8 具有若干与所述安装孔75相对应的固定柱81,所述固定柱81分别穿入对应的安装孔75内 以将LED模组安装于印刷电路板7上。导光件6具有与LED模组8相连的传导部61及一 对自传导部61延伸的导光柱63,所述导光柱63收容于金属盖体5的收容孔58内。线缆11包括与第一导电片77相连以传输信号的第一导线110、与第三导电片79 相连以传输电源的第二导线112、与第二导电片78相连以用于接地的第三导线114、与导线110、112、114对应并分别将其包裹的若干内绝缘皮116及将导线110、112、114及内绝缘皮 116包围的外绝缘皮118。在本实施例中,导线110、112、114焊接于印刷电路板7 ;卷曲部9 为环形结构,且将线缆11的外绝缘皮118包裹,以增加应力释放部的保持力且防止外绝缘 皮118变松。 绝缘内模10成型并填充于金属盖体5内以将印刷电路板7及导线110、112、114覆盖。权利要求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具有轴向收容空间的圆管状金属盖体、印刷电路板、对接体、与印刷电路板相连的LED模组及与LED模组紧密配合以将其发出的光线传导至外部的导光件,所述对接体包括绝缘本体、位于绝缘本体内侧的电源端子、及位于外围的接地端子,所述电源端子、绝缘本体及接地端子依次同轴排列,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盖体还设有沿侧向设置的收容通道,所述收容通道延伸穿过金属盖体的上部并与收容空间相连通,所述印刷电路板沿轴向插入收容空间内,所述对接体延伸穿过收容通道并与印刷电路板机械及电性连接且垂直于金属盖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件具有突伸入金属盖 体的导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具有轴向收容空间的圆管状金属盖体、印刷电路板、对接体、与印刷电路板相连的LED模组及与LED模组紧密配合以将其发出的光线传导至外部的导光件,所述对接体包括绝缘本体、位于绝缘本体内侧的电源端子、及位于外围的接地端子,所述电源端子、绝缘本体及接地端子依次同轴排列,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盖体还设有沿侧向设置的收容通道,所述收容通道延伸穿过金属盖体的上部并与收容空间相连通,所述印刷电路板沿轴向插入收容空间内,所述对接体延伸穿过收容通道并与印刷电路板机械及电性连接且垂直于金属盖体。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杰利吴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