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04428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滑盖装置,包括一第一滑动件、一滑动装设于所述第一滑动件的第二滑动件、一弹性组件装设于所述第一滑动件与所述第二滑动件之间、一固定盖、一滑盖及若干卡榫,所述滑盖设有若干铆合柱,所述第二滑动件开设有若干铆接孔与所述滑盖的铆合柱进行固定,所述固定盖设有若干通孔,所述第一滑动件开设有若干卡孔,每一卡榫包括一卡部及一抵部,卡榫的卡部穿过固定盖的通孔后卡入所述第一滑动件的对应卡孔内将所述第一滑动件及所述固定盖卡固于卡榫的卡部与抵部之间。相较现有技术,上述滑盖装置的滑盖滑动通过该第一滑动件与该第二滑动件滑动装设于该固定盖,使用方便。(*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滑盖装置
技术介绍
相机等电子装置的镜头外多设置一盖体以防尘及保护镜头免受损坏。现有技术 中,该盖体一般与电子装置单独设置,不需要使用电子装置时盖于电子装置镜头的表面,需 使用该电子装置时,再将盖体取下,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方便使用的滑盖装置。一种滑盖装置,包括一第一滑动件、一滑动装设于所述第一滑动件的第二滑动件、 一弹性组件装设于所述第一滑动件与所述第二滑动件之间、一固定盖、一滑盖及若干卡榫, 所述滑盖设有若干铆合柱,所述第二滑动件开设有若干铆接孔与所述滑盖的铆合柱进行固 定,所述固定盖设有若干通孔,所述第一滑动件开设有若干卡孔,每一卡榫包括一卡部及一 抵部,卡榫的卡部穿过固定盖的通孔后卡入所述第一滑动件的对应卡孔内将所述第一滑动 件及所述固定盖卡固于卡榫的卡部与抵部之间。优选地,所述固定盖包括一 U形的容置槽,所述滑盖滑动装设于所述容置槽内并 将所述第一滑动件及所述第二滑动件盖设于所述容置槽内。优选地,每一卡榫包括一底部及自所述底部一侧表面垂直延伸形成的若干卡扣 部,卡扣部围成一圆柱筒状,所述卡部凸设于卡扣部的外表面顶部,所述抵部凸设于卡扣部 的外表面中部。优选地,所述第一滑动件包括一主体部及安装于主体部两侧的两滑动部,滑动部 的两端分别凸设一卡止块,滑盖的两侧分别弯折形成一侧缘,所述两侧缘可分别抵挡于卡 止块对滑盖进行限位。优选地,所述滑动部沿纵长方向开设一截面呈U形的滑槽,所述第二滑动件两侧 向同侧弯折分别形成的两滑轨,所述两滑轨分别滑动装设于滑槽内。优选地,所述弹性组件包括一位于中部的卷曲形成的卷簧、位于卷簧的两侧的两 卡杆以及形成于卡杆末端的呈C形的卡环,两卡杆呈V形设置,两卡环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 滑动件及所述第二滑动件。优选地,所述滑盖的铆合柱由热熔性塑料制成,置入第二滑动件的铆接孔后进行 热熔即可与第二滑动件进行固定。相较现有技术,上述滑盖装置的滑盖通过该第一滑动件与该第二滑动件滑动装设 于该固定盖,使用方便。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0013图1是本技术滑盖装置的较佳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图。[0014图2是本技术滑盖装置的较佳实施方式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0015图3是本技术滑盖装置的较佳实施方式的卡榫的立体放大图。[0016图4与图5是本技术滑盖装置的较佳实施方式的部分组件组装图。[0017图6是本技术滑盖装置的较佳实施方式的立体组装图。[0018图7是本技术滑盖装置的较佳实施方式中滑盖滑开时部分组件位置关系图。[0019主要元件符号说明[0020第一滑动件10[0021主体部11[0022容置部111[0023卡孔113[0024固定孔115,213[0025滑动部13[0026卡止块131[0027滑槽133[0028第二滑动件20[0029主体板21[0030滑轨23[0031铆接孔211[0032固定件30[0033弹性组件40[0034卷簧41[0035卡杆43[0036卡环45[0037固定盖50[0038容置槽51[0039通孔53[0040滑盖60[0041底壁61[0042铆合柱611[0043侧缘63[0044卡榫70[0045底部71[0046卡扣部73[0047抵部731[0048卡部73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与图2,本技术滑盖装置的较佳实施方式包括一第一滑动件10、一滑动装设于该第一滑动件10的第二滑动件20、两固定件30、一弹性组件40、一固定盖50、 一滑盖60及若干卡榫70。该固定盖50是一电子装置(如相机等)的面板,其上开设一 U形的容置槽51用 于容置滑盖60。该容置槽51底部开设有若干通孔53。该滑盖60大致呈U形,其包括一底壁61及沿底壁61的两侧弯折形成的两侧缘 63。该底壁61设有若干铆合柱611。该第一滑动件10包括一主体部11及安装于主体部11两侧的两滑动部13。主体 部11呈一片体,其两侧弯折分别形成一 C形的容置部111,每一容置部111与主体部11之 间设有一开口。该主体部11的中央开设有若干卡孔113及一固定孔115。滑动部13的两 端分别凸设一卡止块131。滑动部13沿纵长方向开设一截面呈U形的滑槽133。滑动部13 可沿容置部111与主体部11之间的开口装入容置部111。滑动部13两端的卡止块131分 别卡挡于对应容置部111的两端。该第二滑动件20呈一片状,其包括一主体板21及沿主体板21两侧向同侧弯折分 别形成的两滑轨23。该主体板21上开设有若干铆接孔211及一固定孔213。固定件30在本实施方式中为铆钉。弹性组件40包括一位于中部的卷曲形成的卷簧41、位于卷簧41的两侧的两卡杆 43以及形成于卡杆43末端的呈C形的卡环45。两卡杆43呈V形设置。请一并参阅图3,卡榫70包括一底部71及自该底部71 一侧表面垂直延伸形成的 若干卡扣部73。卡扣部73围成一圆柱筒状。每一卡扣部73外表面中部凸设一抵部731。 每一卡扣部73外表面顶部向外凸设一卡部733。请一并参阅图4,组装时,将第一滑动件10的两滑动部13分别安装于其主体部11 两侧的容置部111内。该第二滑动件20的两滑轨23分别滑动装入该第一滑动件10的两 滑动部13的滑槽133。两固定件30分别铆合于该第一滑动件10的固定孔115及该第二滑 动件20的固定孔213。弹性组件40置于该第一滑动件10与该第二滑动件20之间,弹性组 件40的两卡环45分别套设固定于两固定件30上。请一并参阅图5,将滑盖60的铆合柱611分别对应置入该第二滑动件20的铆接孔 211内并进行铆接以将第二滑动件20固定于该滑盖60。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滑盖60的铆 合柱611由热熔性塑料制成,置入铆接孔211后进行热熔即可进行铆接。在其它的实施方 式中也可以进行金属铆接。将滑盖60连同第一滑动件10及第二滑动件20置入固定盖50的容置槽51内,挤 压卡榫70的卡扣部73,使卡榫70的卡部733分别自固定盖50的背离该容置槽51的一侧 穿过固定盖50的通孔53与该第一滑动件10的卡孔113,卡榫70的卡扣部73弹性回复将 第一滑动件10及固定盖50卡固于该卡榫70的卡部733与抵部731之间,组装之后如图6 所示,此时滑盖60容置于该固定盖50的容置槽51内并将该第一滑动件10与第二滑动件 20盖设于容置槽51内。滑盖60的一侧缘63抵挡于该第一滑动件10—侧的卡止块131进 行限位,如图5所示。使用时,拨动滑盖60,滑盖60带动第二滑动件20相对该第一滑动件10滑动,至滑 盖60的另一侧缘63抵挡于该第一滑动件10另一侧的卡止块131进行限位,如图7所示。权利要求一种滑盖装置,包括一第一滑动件、一滑动装设于所述第一滑动件的第二滑动件、一弹性组件装设于所述第一滑动件与所述第二滑动件之间、一固定盖、一滑盖及若干卡榫,所述滑盖设有若干铆合柱,所述第二滑动件开设有若干铆接孔与所述滑盖的铆合柱进行固定,所述固定盖设有若干通孔,所述第一滑动件开设有若干卡孔,每一卡榫包括一卡部及一抵部,卡榫的卡部穿过固定盖的通孔后卡入所述第一滑动件的对应卡孔内将所述第一滑动件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滑盖装置,包括一第一滑动件、一滑动装设于所述第一滑动件的第二滑动件、一弹性组件装设于所述第一滑动件与所述第二滑动件之间、一固定盖、一滑盖及若干卡榫,所述滑盖设有若干铆合柱,所述第二滑动件开设有若干铆接孔与所述滑盖的铆合柱进行固定,所述固定盖设有若干通孔,所述第一滑动件开设有若干卡孔,每一卡榫包括一卡部及一抵部,卡榫的卡部穿过固定盖的通孔后卡入所述第一滑动件的对应卡孔内将所述第一滑动件及所述固定盖卡固于卡榫的卡部与抵部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文斌
申请(专利权)人:康准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