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行李箱遮物板、行李箱总成及汽车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行李箱遮物板、行李箱总成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4413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行李箱遮物板、行李箱总成及汽车,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行李箱遮物板包括前段遮物板、后段遮物板、连接组件和第一固定座,前段遮物板的前端用于铰接于行李箱侧板处,第一固定座包括第一座本体和第一定位件,第一座本体安装于前段遮物板上,第一定位件用于相对第一座本体沿汽车宽度方向移动,以与行李箱侧板处的定位结构连接或分离,后段遮物板的前端铰接于前段遮物板的后端,连接组件用于分别与前段遮物板以及后段遮物板连接,以使后段遮物板与前段遮物板之间的角度保持在设定角度。该行李箱遮物板可以设计较长的长度,可以经过两次折叠,进而将该行李箱遮物板收纳在后排座椅靠背的后侧,占用空间少,操作简单,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行李箱遮物板、行李箱总成及汽车


技术介绍

1、汽车行李箱遮物板的主要作用是用来遮挡行李箱内部的物品的,它通常水平安装在行李箱的上部,可以防止行李箱内的物品被外界看到,保护隐私。但是,当行李箱内部需要放置高度较高的物品时,通常需要将行李箱遮物板完全拆卸,不仅拆卸复杂,而且,其拆卸后收纳不便,或者会占用较多的行李箱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行李箱遮物板,包括前段遮物板、后段遮物板、连接组件和第一固定座,所述前段遮物板的前端用于铰接于行李箱侧板处,所述第一固定座包括第一座本体和第一定位件,所述第一座本体安装于所述前段遮物板上,所述第一定位件用于相对所述第一座本体沿汽车宽度方向移动,以与所述行李箱侧板处的定位结构连接或分离,所述后段遮物板的前端铰接于所述前段遮物板的后端,所述连接组件用于分别与所述前段遮物板以及所述后段遮物板连接,以使所述后段遮物板与所述前段遮物板之间的角度保持在设定角度。

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行李箱遮物板,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但不局限于以下技术效果:

4、在需要使用该行李箱遮物板时,可以使前段遮物板相对其前端转动至呈水平状态,并使第一固定座中的第一定位件沿汽车宽度方向移动,并与行李箱侧板处的定位结构连接,进而可以使前段遮物板保持在水平状态下使用。之后可以将连接组件分别与前段遮物板以及后段遮物板连接,以使两者之间的角度保持在设定角度,例如保持在180°,这时,后段遮物板与前段遮物板一起对下方存放的物品进行遮盖。当例如需要在行李箱中放置高度较高的物品时,可以对该行李箱遮物板进行折叠收纳,即,可以先将连接组件与后段遮物板分离,这时,后段遮物板可以相对前段遮物板向下转动,以折叠在前段遮物板的下侧,即完成第一次折叠;然后可以将第一定位件沿汽车宽度方向移动,以与行李箱侧板的定位结构分离,进而可以将折叠后的后段遮物板随前段遮物板一起向下转动,并折叠至贴近后排座椅靠背的位置处,即完成第二次折叠。该行李箱遮物板可以经过两次折叠而收纳在贴近后排座椅靠背的位置处,不需要拆卸掉整个行李箱遮物板,操作简单,成本低,而且经过两次折叠后的李箱遮物板也不会占用行李箱内部较多空间。尤其是该行李箱遮物板可以设计较长的长度,经过第一折叠后,具有较长长度的行李箱遮物板的长度实现了变短,可以保证二次折叠时不会被行李箱底部盖板干涉。

5、进一步地,所述行李箱遮物板还包括铰接组件,所述铰接组件包括第一支座、第二支座、轴件和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支座安装于所述前段遮物板底面靠近其后端的位置,所述轴件连接于所述第二支座上,所述轴件的轴向与所述汽车宽度方向相匹配,所述第一支座安装于所述后段遮物板的底面靠近其前端的位置,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座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活动套设于所述轴件上。

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座包括中间板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支板,所述轴件的两端分别安装于对应的所述第二支板上,所述中间板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二支板之间,所述中间板后侧面与底侧面之间形成有限位斜面,当所述后段遮物板相对所述前段遮物板向上转动至第一设定角度时,所述第一连接件抵接于所述限位斜面。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为内部设置有包括通槽的第一连接板,且所述通槽沿所述汽车宽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外轮廓与内轮廓的截面尺寸从靠近所述第一支座的一端到另一端的方向均逐渐增大,所述第一连接板通过通槽远离所述第一支座的一端活动套设于所述轴件上。

8、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紧固件、第二紧固件和用于折弯变形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位于所述前段遮物板与所述后段遮物板的上侧,所述第二连接板从前至后依次设置有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和第三定位孔,所述后段遮物板从前至后依次设置有第四定位孔和第五定位孔;

9、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设于所述第一定位孔与所述前段遮物板,以将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前部固定于所述前段遮物板,当所述后段遮物板与所述前段遮物板之间的角度为第二设定角度时,呈平直状态的所述第二连接板上的所述第三定位孔与所述第五定位孔对齐,当所述后段遮物板向上转动至第一设定角度时,呈折弯状态的所述第二连接板上的所述第二定位孔与所述第四定位孔对齐,其中,所述第二紧固件用于穿设于所述第三定位孔与所述第五定位孔,或者,所述第二紧固件用于穿设于所述第二定位孔与所述第四定位孔。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设定角度范围为175°-185°,和/或,所述第一设定角度范围为125°-135°。

11、进一步地,所述行李箱遮物板还包括拉带,所述前段遮物板的顶面凹陷形成有凹陷槽,所述拉带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凹陷槽的一端,所述拉带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凹陷槽的另一端。

1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行李箱总成,包括行李箱侧板和如前所述的行李箱遮物板。

13、由于所述行李箱总成的技术改进和技术效果与所述行李箱遮物板一样,因此不再对所述行李箱总成进行赘述。

14、进一步地,所述行李箱遮物板还包括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包括相连接的第二座本体与铰接轴,所述第二座本体安装于所述行李箱遮物板的前段遮物板的底面靠近其前端的位置,所述行李箱侧板内侧面的前部设置有凸起座,所述凸起座朝向所述前段遮物板的一侧设置有侧板圆孔,且所述凸起座设置有弧形过渡槽,所述弧形过渡槽的一端与所述侧板圆孔连通,所述弧形过渡槽的另一端贯穿至所述凸起座的顶部,所述铰接轴用于沿所述弧形过渡槽装配至所述侧板圆孔中;

15、和/或,所述行李箱侧板内侧面设置有位于所述凸起座后方的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朝向所述前段遮物板的一侧设置有后定位孔,且所述后定位孔的顶部敞口设置。

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如前所述的行李箱遮物板,或者,包括如权前所述的行李箱总成。

17、由于所述汽车的技术改进和技术效果与所述行李箱遮物板或行李箱总成一样,因此不再对所述汽车进行赘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行李箱遮物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段遮物板(1)、后段遮物板(2)、连接组件(3)和第一固定座(4),所述前段遮物板(1)的前端用于铰接于行李箱侧板(5)处,所述第一固定座(4)包括第一座本体(41)和第一定位件(42),所述第一座本体(41)安装于所述前段遮物板(1)上,所述第一定位件(42)用于相对所述第一座本体(41)沿汽车宽度方向移动,以与所述行李箱侧板(5)处的定位结构(51)连接或分离,所述后段遮物板(2)的前端铰接于所述前段遮物板(1)的后端,所述连接组件(3)用于分别与所述前段遮物板(1)以及所述后段遮物板(2)连接,以使所述后段遮物板(2)与所述前段遮物板(1)之间的角度保持在设定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遮物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铰接组件(6),所述铰接组件(6)包括第一支座(61)、第二支座(62)、轴件(63)和第一连接件(64),所述第二支座(62)安装于所述前段遮物板(1)底面靠近其后端的位置,所述轴件(63)连接于所述第二支座(62)上,所述轴件(63)的轴向与所述汽车宽度方向相匹配,所述第一支座(61)安装于所述后段遮物板(2)的底面靠近其前端的位置,所述第一连接件(6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座(61)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64)的另一端活动套设于所述轴件(6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李箱遮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座(62)包括中间板(621)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支板(622),所述轴件(63)的两端分别安装于对应的所述第二支板(622)上,所述中间板(621)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二支板(622)之间,所述中间板(621)后侧面与底侧面之间形成有限位斜面(6211),当所述后段遮物板(2)相对所述前段遮物板(1)向上转动至第一设定角度时,所述第一连接件(64)抵接于所述限位斜面(621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李箱遮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64)为内部设置有包括通槽(641)的第一连接板,且所述通槽(641)沿所述汽车宽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外轮廓与内轮廓的截面尺寸从靠近所述第一支座(61)的一端到另一端的方向均逐渐增大,所述第一连接板通过所述通槽(641)远离所述第一支座(61)的一端活动套设于所述轴件(63)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李箱遮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3)包括第一紧固件(31)、第二紧固件(32)和用于折弯变形的第二连接板(33),所述第二连接板(33)位于所述前段遮物板(1)与所述后段遮物板(2)的上侧,所述第二连接板(33)从前至后依次设置有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332)和第三定位孔(333),所述后段遮物板(2)从前至后依次设置有第四定位孔和第五定位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行李箱遮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定角度的范围为175°-185°,和/或,所述第一设定角度的范围为125°-135°。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行李箱遮物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拉带(7),所述前段遮物板(1)的顶面凹陷形成有凹陷槽(11),所述拉带(7)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凹陷槽(11)的一端,所述拉带(7)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凹陷槽(11)的另一端。

8.一种行李箱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行李箱侧板(5)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行李箱遮物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行李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李箱遮物板还包括第二固定座(8),所述第二固定座(8)包括相连接的第二座本体(81)与铰接轴(82),所述第二座本体(81)安装于所述行李箱遮物板的前段遮物板(1)的底面靠近其前端的位置,所述行李箱侧板(5)内侧面的前部设置有凸起座(52),所述凸起座(52)朝向所述前段遮物板(1)的一侧设置有侧板圆孔(521),且所述凸起座(52)设置有弧形过渡槽(522),所述弧形过渡槽(522)的一端与所述侧板圆孔(521)连通,所述弧形过渡槽(522)的另一端贯穿至所述凸起座(52)的顶部,所述铰接轴(82)用于沿所述弧形过渡槽(522)装配至所述侧板圆孔(521)中;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行李箱遮物板,或者,包括如权利要求8-9任一项所述的行李箱总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李箱遮物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段遮物板(1)、后段遮物板(2)、连接组件(3)和第一固定座(4),所述前段遮物板(1)的前端用于铰接于行李箱侧板(5)处,所述第一固定座(4)包括第一座本体(41)和第一定位件(42),所述第一座本体(41)安装于所述前段遮物板(1)上,所述第一定位件(42)用于相对所述第一座本体(41)沿汽车宽度方向移动,以与所述行李箱侧板(5)处的定位结构(51)连接或分离,所述后段遮物板(2)的前端铰接于所述前段遮物板(1)的后端,所述连接组件(3)用于分别与所述前段遮物板(1)以及所述后段遮物板(2)连接,以使所述后段遮物板(2)与所述前段遮物板(1)之间的角度保持在设定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遮物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铰接组件(6),所述铰接组件(6)包括第一支座(61)、第二支座(62)、轴件(63)和第一连接件(64),所述第二支座(62)安装于所述前段遮物板(1)底面靠近其后端的位置,所述轴件(63)连接于所述第二支座(62)上,所述轴件(63)的轴向与所述汽车宽度方向相匹配,所述第一支座(61)安装于所述后段遮物板(2)的底面靠近其前端的位置,所述第一连接件(6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座(61)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64)的另一端活动套设于所述轴件(6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李箱遮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座(62)包括中间板(621)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支板(622),所述轴件(63)的两端分别安装于对应的所述第二支板(622)上,所述中间板(621)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二支板(622)之间,所述中间板(621)后侧面与底侧面之间形成有限位斜面(6211),当所述后段遮物板(2)相对所述前段遮物板(1)向上转动至第一设定角度时,所述第一连接件(64)抵接于所述限位斜面(621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李箱遮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64)为内部设置有包括通槽(641)的第一连接板,且所述通槽(641)沿所述汽车宽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外轮廓与内轮廓的截面尺寸从靠近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璐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