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雀花碱的提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04200 阅读:436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雀花碱的提取方法,方法是以牧马豆种子为原料,粉碎40-60目,CO2做溶剂,超临界提取3-5小时,解析物酸性水溶液溶解,滤过加入大孔树脂吸附,水洗中性,60-90%乙醇洗脱有效成分,减压浓缩流浸膏,丙酮回流溶解结晶2-3次,低温干燥得高含量金雀花碱。采用本方法生产金雀花碱,提取效率高,有毒试剂用量少,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尤其是一种采用超临界C02萃取和大孔树脂提取金雀花碱的方法。
技术介绍
金雀花碱分子式C11H140N2;分子量190.24物理性质斜方棱柱结晶(丙酮),熔点152 153°C。易溶于水、乙醇、氯仿、苯, 不溶于石油醚、乙醚。金雀花碱异名野靛碱,具有止咳祛痰之功效,运用于抢救因手术和各种创伤引起 的反射性呼吸暂停、休克和新生儿窒息等。近期研究表明,可用于生产戒烟药、急救药、止咳 药。牧马豆为双子叶植物豆科披针叶黄华的种籽,主要成分有金雀花碱、黄华碱、合模 黄华碱、臭豆碱、甲基金雀花碱、鹰爪豆碱;还含羽扇豆碱、菱叶黄华碱、黄华胺.叶含少量 黄酮类化合物。种子含生物碱达5%,主要成分为金雀花碱含量2%左右。现有对金雀花碱提取纯化工艺多是传统工艺,有机试剂提取,酸化萃取,碱化萃 取,氧化铝柱或硅胶柱层析,丙酮结晶等工序。如吴勇等发表的“高纯度金雀花碱的提取方 法研究”和赵宝玉等发表的“牧马豆中生物碱的提取分离及鉴定”,所公开的方法即是传统 工艺。专利(申请号200910023485) “一种从披针叶黄华种籽中提取金雀花碱和黄华碱的 方法”,该专利技术也是有机试剂提取,酸化处理萃取,碱化萃取,乙醚萃取,丙酮结晶等工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金雀花碱的提取新方法。该方法采用超临界 萃取和大孔树脂分离,能够提高金雀花碱的收率,减少有机试剂的用量。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取技术方案如下,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1)超临界C02萃取将牧马豆种子粉碎40-60目,投入萃取釜中,调试萃取釜,分 离釜、加温装置和制冷装置正常工作,打开压缩泵加压为21-22Mpa,泵入液体C02提取金雀 花碱,从分离釜中解析萃取物,得金雀花碱粗品;2)大孔树脂分离将上述金雀花碱粗品用10-20倍量配合1-3酸性水溶解,滤过 不溶物,调节Ph至7. 5-8. 5,加入大孔树脂柱吸附,水洗中性,再用4-7倍量60-90%乙醇溶 液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浓缩,得流浸膏;3)结晶上述流浸膏加入丙酮加热回流溶解结晶2-3次,滤出结晶物低温干燥即 得金雀花碱。所述超临界C02萃取条件C02流量控制为30-35kg/h,提取温度40_45°C,动态提取时间3-5小时,解析压力为4-5Map,解析温度50_55°C。所述步骤2)酸性水为盐酸、硫酸、磷酸、硝酸的水溶液。所述步骤2)中大孔树脂可选AB-8、NKA-12, X_5、HZ806中的一种。本专利技术存在以下优点C02无毒而且性质稳定,低温萃取金雀花碱,提取效率高, 杂质少;大孔树脂富集,替代萃取,减少了毒性试剂用量。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但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 于下列实施方式。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取牧马豆种子,粉碎60目,称量1kg,装入萃取釜,密封,将提取温度调至45°C,分 离塔温度调至55°C,提取压力21Mpa,解析压力为5Mpa,C02气体从钢瓶放出,经过气体净化 器后在液化罐中,液化,进入储罐用高压计量泵将C02送入净化器,通过预热器到指定温度 和压力,流速30kg/h,打开调压阀,通过调压阀控制上述参数,动态提取3小时。停机后放出 萃取物,收集萃取物105g,加入2Lph3的盐酸水溶液溶解,滤过调节ph7. 5,加入200mlAB_8 树脂柱吸附,水洗中性,取800ml90%乙醇溶液洗脱有效成分,洗脱液减压浓缩成浸膏,加入 丙酮加热回流溶解,滤过,放置结晶,滤出结晶(母液浓缩原体积的1/3,继续结晶),结晶物 结晶3次,等温干燥得金雀花碱15g,含量99%。实施例2 取牧马豆种子,粉碎40目,称量1kg,装入萃取釜,密封,将提取温度调至40°C,分 离塔温度调至50°C,提取压力22Mpa,解析压力为4Mpa,C02气体从钢瓶放出,经过气体净 化器后在液化罐中,液化,进入储罐用高压计量泵将C02送入净化器,通过预热器到指定温 度和压力,流速35kg/h,打开调压阀,通过调压阀控制上述参数,动态提取5小时。停机后 放出萃取物,收集萃取物98g,加入IOOOmlphl的硫酸水溶液溶解,滤过调节ph8. 5,加入 200mlNKA-12树脂柱吸附,水洗中性,取1400ml60%乙醇溶液洗脱有效成分,洗脱液减压浓 缩成浸膏,加入丙酮加热回流溶解,滤过,放置结晶,滤出结晶(母液浓缩原体积的1/4,继 续结晶),结晶物结晶2次,等温干燥得金雀花碱13g,含量98. 5%。实施例3 取牧马豆种子,粉碎40目,称量1kg,装入萃取釜,密封,将提取温度调至45°C,分 离塔温度调至50°C,提取压力22Mpa,解析压力为5Mpa,C02气体从钢瓶放出,经过气体净化 器后在液化罐中,液化,进入储罐用高压计量泵将C02送入净化器,通过预热器到指定温度 和压力,流速33kg/h,打开调压阀,通过调压阀控制上述参数,动态提取4小时。停机后放出 萃取物,收集萃取物110g,加入ILphl的磷酸水溶液溶解,滤过调节ph8,加入200mlAB-8树 脂柱吸附,水洗中性,取1200ml70 %乙醇溶液洗脱有效成分,洗脱液减压浓缩成浸膏,加入 丙酮加热回流溶解,滤过,放置结晶,滤出结晶(母液浓缩原体积的1/4,继续结晶),结晶物 结晶3次,等温干燥得金雀花碱15g,含量99%。实施例4 取牧马豆种子,粉碎60目,称量5kg,装入萃取釜,密封,将提取温度调至45°C,分 离塔温度调至50°C,提取压力22Mpa,解析压力为5Mpa,C02气体从钢瓶放出,经过气体净化器后在液化罐中,液化,进入储罐用高压计量泵将C02送入净化器,通过预热器到指定温度 和压力,流速32kg/h,打开调压阀,通过调压阀控制上述参数,动态提取4小时。停机后放出 萃取物,收集萃取物597g,加入9Lph2的硝酸水溶液溶解,滤过调节ph8,加入IOOOml HZ806 树脂柱吸附,水洗中性,取6L75 %乙醇溶液洗脱有效成分,洗脱液减压浓缩成浸膏, 加入丙 酮加热回流溶解,滤过,放置结晶,滤出结晶(母液浓缩原体积的1/4,继续结晶),结晶物结 晶3次,等温干燥得金雀花碱78g,含量99. 2%。权利要求,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1)超临界CO2萃取将牧马豆种子粉碎40-60目,投入萃取釜中,调试萃取釜,分离釜、加温装置和制冷装置正常工作,打开压缩泵加压为21-22Mpa,泵入液体CO2提取金雀花碱,从分离釜中解析萃取物,得金雀花碱粗品;2)大孔树脂分离将上述金雀花碱粗品用10-20倍量ph1-3酸性水溶解,滤过不溶物,调节ph至7.5-8.5,加入大孔树脂柱吸附,水洗中性,再用4-7倍量60-90%乙醇溶液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浓缩,得流浸膏。3)结晶上述流浸膏加入丙酮加热回流溶解结晶2-3次,滤出结晶物低温干燥即得金雀花碱。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雀花碱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临界C02萃取条 件C02流量控制为30-35kg/h,提取温度40-45 °C,动态提取时间3_5小时,解析压力为 4-5Mpa,解析温度 50-55 °C。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雀花碱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酸性水为盐酸、 硫酸、磷酸、硝酸的水溶液。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雀花碱的提取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雀花碱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1)超临界CO2萃取:将牧马豆种子粉碎40-60目,投入萃取釜中,调试萃取釜,分离釜、加温装置和制冷装置正常工作,打开压缩泵加压为21-22Mpa,泵入液体CO2提取金雀花碱,从分离釜中解析萃取物,得金雀花碱粗品;  2)大孔树脂分离:将上述金雀花碱粗品用10-20倍量ph1-3酸性水溶解,滤过不溶物,调节ph至7.5-8.5,加入大孔树脂柱吸附,水洗中性,再用4-7倍量60-90%乙醇溶液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浓缩,得流浸膏。  3)结晶:上述流浸膏加入丙酮加热回流溶解结晶2-3次,滤出结晶物低温干燥即得金雀花碱。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刘花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泽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县山景市谷歌公司] 2014年12月16日 03:14
    金雀花拉丁文名Parochetuscommunis又名紫雀花为豆科紫雀花属匍匐草本高10-20厘米被稀疏柔毛根茎丝状节上生根有根瘤瓣端稍尖旁分两瓣势如飞雀色金黄故名"金雀花"生于林缘草地山坡路旁荒地海拔2000-3000米产四川云南西藏印度尼泊尔不丹斯里兰卡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和非洲东部也有分布
    0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