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压延加工用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03777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9:14
本技术公开了压延装置领域的钢铁压延加工用下料装置。钢铁压延加工用下料装置包括桌体,桌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压延机,第一压延机是由多个第一长柱、多个第一短柱、多个第一轧辊和第一电机组成,桌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入料传送带,桌体远离入料传送带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压延机,第二压延机是由多个第二长柱、多个第二短柱、第二轧辊和多个第二电机组成,第二压延机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出料槽。通过第一压延机的第一长柱与第一短柱的距离差,对压延金属进行初压延。通过第二压延机的第二长柱与第二短柱的距离差,对压延金属进行再次的压延。通过入料传送带可以对多个需要压延金属进行快速传输,提高了金属压延的效率,提高企业的生产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压延装置领域,具体是钢铁压延加工用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现代化工、农业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金属在人类发展中的地位愈来愈重要,它不仅是重要的生产资料,而且也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消费资料的重要材料,金属压延加工,是钢铁行业的工艺之一。

2、无法进行调节或无法准确的进行调节上下两个转动辊之间的距离,当使用者需要对不同厚度的金属材质进行压延时,因为现有技术的缺点无法快速对大量的金属进行压延,从而耽误了加工效率,影响企业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钢铁压延加工用下料装置,以解决上述提出的无法进行调节或无法准确的进行调节上下两个转动辊之间的距离,当使用者需要对不同厚度的金属材质进行压延时,因为现有技术的缺点无法快速对大量的金属进行压延,从而耽误了加工效率,影响企业生产效率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钢铁压延加工用下料装置,包括桌体,所述桌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压延机,所述第一压延机是由多个第一长柱、多个第一短柱、多个第一轧辊和第一电机组成,所述桌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入料传送带,所述桌体远离入料传送带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压延机,所述第二压延机是由多个第二长柱、多个第二短柱、第二轧辊和多个第二电机组成,所述第二压延机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出料槽。

3、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多个所述第一短柱和第一长柱在第一压延机上对应交替固定安装,所述第一短柱之间通过第一轧辊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长柱之间通过第一轧辊活动连接。

4、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一轧辊活动安装。

5、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多个所述第二短柱和第二长柱在第二压延机上对应交替固定安装,所述第二短柱之间通过第二轧辊活动连接,所述第二长柱之间通过第二轧辊活动连接。

6、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电机与第二轧辊活动安装。

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入料传送带的入料口与第一短柱上的第一轧辊处于同一水平高度,所述出料槽内部固定安装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与第二短柱上的第二轧辊处于同一垂直面。

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压延机与第二压延机的交口固定安装有两个斜柱,两个所述斜柱之间活动安装有限位轮。

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桌体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支撑柱,多个所述支撑柱均固定安装于桌体的底部,多个所述支撑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1、1、本技术中,通过第一压延机的第一长柱与第一短柱的距离差,对压延金属进行初压延。

12、2、本技术中,通过第二压延机的第二长柱与第二短柱的距离差,对压延金属进行再次的压延。

13、3、本技术中,通过入料传送带可以对多个需要压延金属进行快速传输,提高了金属压延的效率,提高企业的生产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钢铁压延加工用下料装置,包括桌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桌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压延机(5),所述第一压延机(5)是由多个第一长柱(502)、多个第一短柱(501)、多个第一轧辊(503)和第一电机(504)组成,所述桌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入料传送带(4),所述桌体(1)远离入料传送带(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压延机(6),所述第二压延机(6)是由多个第二长柱(602)、多个第二短柱(601)、第二轧辊(603)和多个第二电机(604)组成,所述第二压延机(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出料槽(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铁压延加工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短柱(501)和第一长柱(502)在第一压延机(5)上对应交替固定安装,所述第一短柱(501)之间通过第一轧辊(503)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长柱(502)之间通过第一轧辊(503)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铁压延加工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504)与第一轧辊(503)活动安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铁压延加工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二短柱(601)和第二长柱(602)在第二压延机(6)上对应交替固定安装,所述第二短柱(601)之间通过第二轧辊(603)活动连接,所述第二长柱(602)之间通过第二轧辊(603)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铁压延加工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机(604)与第二轧辊(603)活动安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铁压延加工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传送带(4)的入料口与第一短柱(501)上的第一轧辊(503)处于同一水平高度,所述出料槽(9)内部固定安装有出料口(10),所述出料口(10)与第二短柱(601)上的第二轧辊(603)处于同一垂直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铁压延加工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延机(5)与第二压延机(6)的交口固定安装有两个斜柱(7),两个所述斜柱(7)之间活动安装有限位轮(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铁压延加工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桌体(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支撑柱(2),多个所述支撑柱(2)均固定安装于桌体(1)的底部,多个所述支撑柱(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3)。

...

【技术特征摘要】

1.钢铁压延加工用下料装置,包括桌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桌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压延机(5),所述第一压延机(5)是由多个第一长柱(502)、多个第一短柱(501)、多个第一轧辊(503)和第一电机(504)组成,所述桌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入料传送带(4),所述桌体(1)远离入料传送带(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压延机(6),所述第二压延机(6)是由多个第二长柱(602)、多个第二短柱(601)、第二轧辊(603)和多个第二电机(604)组成,所述第二压延机(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出料槽(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铁压延加工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短柱(501)和第一长柱(502)在第一压延机(5)上对应交替固定安装,所述第一短柱(501)之间通过第一轧辊(503)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长柱(502)之间通过第一轧辊(503)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铁压延加工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504)与第一轧辊(503)活动安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铁压延加工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二短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诗煌
申请(专利权)人:莆田市远信钢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